在《三國演義》中有什麼細思恐極的細節?

藍彌貓深巷


在《三國演義》中,暗藏著很多細思極恐的細節。比如魏國大司徒王允,就是被諸葛亮罵死於陣前的那個厚顏無恥的王司徒。他在小說演義中,早年居然也是個單挑猛將。



在演義小說中的第十五回,即『太史慈酣鬥小霸王,孫伯符大戰嚴白虎』一章中,是這樣描述王朗的:

兩陣對圓,孫策出馬,謂王朗曰:“吾興仁義之兵,來安浙江,汝何故助賊?”

朗罵曰:“汝童心不足!既得吳郡,而又強並吾界!今日特與嚴氏雪仇!”

孫策大怒,正待交戰,太史慈早出。王朗拍馬舞刀,與慈戰不數合,朗將周聽,殺出助戰;

孫策陣中黃蓋,飛馬接住周聽交鋒。兩下鼓聲大震,互相鏖戰。忽王朗陣後先亂,一彪軍從背後抄來。朗大驚,急回馬來迎:原來是周瑜與程普引軍刺斜殺來,前後夾攻,王朗寡不敵眾,與白虎、周聽殺條血路,走入城中,拽起吊橋,堅閉城門。



在面對小霸王孫策和東吳三大猛將之一的太史慈(另外兩個是甘寧、周泰)時,我們的司徒王大人,居然毫無膽怯,估計內心裡還覺得好笑,哪裡來的小毛孩,竟然如此不知死活?於是王朗拍馬舞刀,大戰太史慈,這可是貨真價實的單挑。


而且還“互相鏖戰”,那是打了一會兒的。最後是在周瑜與程普夾擊下,王朗才寡不敵眾退兵而去。可見當年王司徒的武藝,縱然是勇猛過人的太史慈,也無法把他怎麼地。

三十年後,祁山戰場。若不是王朗已是垂垂老矣,兼之諸葛亮有主角光環。脾氣火爆的王司徒哪能容忍當諸葛村夫當眾罵他是:我從未見過有如此厚顏無恥之人!?

換作是年輕的王朗,必然是:郎大怒,拍馬舞刀殺出陣中,諸葛亮撥馬欲走,王朗馬快,早已趕至,手起刀落,將亮斬做兩段!

驚哉!真是替武侯捏了把汗……

同樣是第十五回,羅貫中居然在演義中暗藏了一個武功高手。這個高手沒有名字,他出場於孫策收服太史慈之前,演義中是這樣描述的:

(孫策)遂披掛綽槍上馬,引程普、黃蓋、韓當、蔣欽、周泰等共十三騎,出寨上嶺,到廟焚香。早有伏路小軍飛報劉繇。繇曰:“此必是孫策誘敵之計,不可追之。”

太史慈踴躍曰:“此時不捉孫策,更待何時?”遂不候劉繇將令,竟自披掛上馬,綽槍出營,大叫曰:“有膽氣者,都跟我來。”諸將不動。惟有一小將曰:“太史慈真猛將也,吾可助之。”拍馬同行。眾將皆笑。

卻說孫策看了半晌,方始回馬。正行過嶺,只聽得嶺上叫:“孫策休走!”策回頭視之,見兩匹馬飛下嶺來。策將十三騎一齊擺開,策橫槍立馬於嶺下待之。

太史慈高叫曰:“那個是孫策?”策曰:“你是何人?”答曰:“我便是東萊太史慈也,特來捉孫策。”

策笑曰:“只我便是。你兩個一齊來並我一個,我不懼你。我若怕你,非孫伯符也。

”慈曰:“你便眾人都來,我亦不怕。”縱馬橫槍,直取孫策;策挺槍來迎。兩馬相交,戰五十合,不分勝負。程普等暗暗稱奇。

慈見孫策槍法無半點兒滲漏,乃佯輸詐敗,引孫策趕來。慈卻不由舊路上嶺,竟轉過山背後。策趕來,大喝曰:“走的不算好漢!”

慈心中自忖:“這廝有十二從人,我只一個,便活捉了他,也吃眾人奪去。再引一程,教這廝沒尋處,方好下手。”於是且戰且走。策那裡肯舍,一直趕到平川之地。



按照羅貫中的描述,當時孫策帶了黃蓋等十二員大將在外地遊蕩。太史慈只帶了一個不知名的小將前去戰他。結果我勒個擦,孫策與太史慈在一偏僻之處單打獨鬥百於回合時,他的江東十二大將竟然全程打醬油,沒有跟隨他們的主公

這個匪夷所思的情況,從演義設定來講,我只能給出一種解釋:黃蓋、程普、周泰等十二虎將,應該是被與太史慈一同來的無名小將給擋住了!

驚呼!一無名小將力敵東吳十二大將!


仍然是第十五回,羅貫中在演義中暗藏了一個驚天的伏筆。這個故事發生在孫策與太史慈單挑之前,也就是孫策為何只帶十二猛將單獨出去遊蕩。演義中是這樣描述的:

策問土人曰:“近山有漢光武廟否?

土人曰:“有廟在神亭嶺上。”

策曰:“吾夜夢光武召我相見,當往祈之。”

長史張昭曰:“不可。嶺南乃劉繇寨,倘有伏兵,奈何?”策曰:“神人佑我,吾何懼焉!”遂披掛綽槍上馬,引程普、黃蓋、韓當、蔣欽、周泰等共十三騎,出寨上嶺,到廟焚香。

下馬參拜已畢,策向前跪祝曰:“若孫策能於江東立業,復興故父之基,即當重修廟宇,四時祭祀。”祝畢,出廟上馬,回顧眾將曰:“吾欲過嶺,探看劉繇寨柵。”




這個故事簡單點說,就是孫策說他晚上做了個夢。在夢裡,光武帝劉秀託夢給他,讓他去光武神廟拜祭自己

這個故事乍一看好像沒什麼,可是仔細一想簡直細思極恐。

首先,光武帝託夢給孫策?匪夷所思啊!漢家的後裔子孫,自身都難保,老祖宗居然還託夢給一個八竿子打不著的外姓子弟?

第二,在演義中,孫策不信鬼神。這點從他後來殺于吉可以看出。他乃不信神之人,為什麼光武帝給他託夢,他就信了?並且還死活都要去廟裡祭拜?

第三,皇帝的廟,尤其是劉秀這種開國皇帝地位廟,一般都在首都。孫策與劉繇大戰於江東曲阿,這種鳥不拉屎的小地方怎麼會有光武帝劉秀的神廟?

這麼多莫名其妙的因素夾雜在一起,讓人不得不深思,羅貫中是不是有意這麼編?否則他沒必要平白無故加了這個細節。

要想弄清這三個問題,有必要先去看看是劉秀的發跡史。眾所周知,劉秀有個哥哥,也就是劉演。相比於劉秀,他哥哥劉演是個經常自比高祖劉邦的豪傑。而劉秀跟他哥哥比起來,就是個志氣、野心都差了一個檔次的小跟班。

後來赤眉軍起義,劉演起兵造王莽的反,劉秀是因為他哥哥造反,也才順勢走上了造反的道路。可是劉演後來被害死了,這下把劉秀推到了風口浪尖,最終在他的奮鬥下,成就了一番帝業。試想如果劉演沒死,那麼後來當皇帝還是劉秀嗎?我想肯定不會!



如果拿劉演、劉秀兄弟與孫策、孫權兄弟進行對比。可以發現,這兩對兄弟的命運是驚人的相似!

當年劉秀跟著哥哥劉演打天下,後來的孫權也是跟著哥哥孫策打天下。

當年劉演死了,劉秀稱帝了。後來的孫策也是創業未半,中道崩除,所有的勝利果實讓孫權摘了桃子。

劉秀稱帝后,追諡劉演為齊武王,沒有追封為皇帝。孫權稱帝后,也是隻給孫策追諡了一個長沙桓王,沒有追封皇帝。

總結了這幾點之後,再來看孫策的這個莫名其妙的夢,就很有意思了。我覺得,羅貫中在描寫這一段時,肯定是有心機的。

光武帝為啥召喚孫策?召喚他去死!

因為孫策的對手劉繇是什麼身份?漢高祖劉邦的直系後裔!孫策一個亂臣賊子,居然敢打皇室宗親?光武帝都看不下去了,直接託了一個夢給他,讓他快點去死。

怎奈劉繇這廝不給力,硬是浪費了一個消滅孫策的絕佳機會(孫策拜祭光武帝的神廟位於劉繇的地盤,所以他不敢率大軍,只帶了十二個大將偷偷摸摸去的)。

我甚至還懷疑,上一段提到的那個無名小將是不是就是光武帝真身附體?劉繇這廝不給力,劉秀只能親自出馬了。無奈孫策確有帝王氣,連真身附體的光武帝也奈他不何。


一個簡簡單單的夢,不但暗示了孫策、孫權兩人的命運,還映射出江東政權的命運。這一段細思恐極的不是孫策的這個夢,而是作者埋的伏筆實在是毒辣!

當然了,有可能羅貫中沒有想那麼多,只是我們後人在過度解讀吧。


Mer86


曹操當年殺了呂伯奢一家,到底是不是“殺錯了”呢?

既然題主問的是《三國演義》,咱們就不去深扒史料,純粹娛樂一下吧。

首先看看背景,曹操行刺董卓失敗,逃離洛陽。中途被陳宮搭救,兩人繼續逃走,順路來到了呂伯奢家。

此時曹操是通緝犯的身份,隨時可能被抓,命就沒了。按《三國演義》所說,曹操和陳宮來到成皋的時候,天色已經晚了

於是兩人就來到了曹操十分信任的呂伯奢家裡,住一晚上。

呂伯奢見到兩人之後就說:“我聞朝廷遍行文書,捉汝甚急……”說明呂伯奢已經知道曹操的處境,是非常危險的,這時候應該低調隱藏最好。

三個人說了兩句話,呂伯奢“起身入內,良久乃出”。然後告訴陳宮:“老夫家無好酒,容往西村沽一樽來相待。”說完,就急匆匆的騎驢走了。


讀到這裡,有沒有發現問題?

呂伯奢和兩人沒說幾句話,就進了內室,過了很久才出來,他進去說什麼了?難道僅僅是交待做一頓好飯?

然後呢,出來就說要去買酒,騎上驢就走了。

曹操正在逃命途中,呂伯奢還專門出去買酒給他喝?自己家的酒也差不到哪去吧?更何況,這麼晚了,還跑去買酒,難道不怕附近的人疑心?

那個時代大晚上買酒,可不是什麼很普遍的事情。

再還有,正常來想,呂伯奢確實好客,確實想招待兩人,為什麼不能讓家人去買?非要撂下客人,自己跑出去?


下面的事情就是曹操和陳宮聽到磨刀聲,於是跑去偷聽人家說“縛而殺之,何如?”曹操一生氣,進去一頓殺,殺完才發現廚房裡綁著一頭豬。於是,覺得自己殺錯了。

這一段也有疑點。

首先是殺豬,不知道有沒有人見過農村殺豬,那個慘叫聲,不絕於耳。這個時候殺豬,豈不是鬧出了大動靜,太可怕了吧。

而且,殺個豬還要討論要不要綁起來——關鍵是,曹操聽完這話就直接進去殺人啊,殺完發現豬已經綁起來了!劃重點,豬已經綁起來了!那為什麼還要問

“縛而殺之,何如?”


殺完之後,兩人覺得殺錯了,於是就騎馬跑了。半路遇上呂伯奢,騎著驢,帶著酒菜回來了。

看到曹操和陳宮要走,於是趕緊說:“吾已吩咐家人宰一豬相款,賢侄、使君何憎一宿?速請轉騎。”

之前出門買酒的時候,不說明準備殺豬,看到曹操要走才說,有點晚了吧。而且,之後曹操沒回話,騎馬就走,剛騎了幾步路(行不數步),就拔劍回來了。叫了呂伯奢一聲,“伯奢回頭看時,操揮劍砍伯奢於驢下。”

我們從正常的心理去想,呂伯奢知道曹操現在很危險,費勁心思的要招待他,可人家就這麼走了,難道不覺得奇怪?難道不該想辦法挽留?

就算騎驢追不上馬,也不會立刻就掉頭往家走吧?

除非是呂伯奢意識到什麼問題了,急匆匆的回家看看咋回事。


咱們再看看呂伯奢的身份,按照曹操說的,呂伯奢是曹操父親的結義兄弟,那就是非常非常親近了。曹操犯了這麼大事情,難道官府不會找呂伯奢瞭解一下情況?甚至是監視呂伯奢,派人潛伏在呂伯奢家附近?

所以,呂伯奢的行動是很可疑的。正常的舉動,應該是看到曹操來,立馬把他安排到別處居住。就算是在自己家,也要儘量低調才行。而呂伯奢的行為恰恰相反,不僅大張旗鼓的殺豬,還大晚上自己跑出去買酒……

是不是覺得怪怪的。


不過,《三國演義》畢竟是小說,上面的推論只是娛樂,別當真。在各種記載當中,呂伯奢一家被殺,也是眾說紛紜,難以探究真相。


七追風


下面開始答題。

有個段子,劉禪到底是不是劉備親生的?

三國裡的細節是:

1.關羽曾帶劉備二位夫人在曹操那做過一段時間客。期間發生了什麼,不曉得,但從此後曹操成為一名關吹。

2.長坂坡趙雲帶著阿斗七進七出,曹操卻說要抓活的。青鋼丟了,還一個勁抓活的。你為啥知道趙雲一定降?

3.蜀漢精銳還在,劉禪都沒反抗下,就在成都直接投降了。身為一個直接投降的皇帝,歷史不多見。

4.劉禪投降後在魏國生活待遇還不錯,相當不錯。

另外,一個小彩蛋:L(羅)G(貫)Z(中)=L(劉)G(關)Z(張)=L(亮)G(葛)Z(諸)


雲舒讀書


“臥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

說這句話的是徐庶,當時徐庶受到了新野劉備的招募,後又藉口老母在曹營為質,不能侍奉使君,而推辭了劉備,轉而投奔曹操。

說這句話的時候,徐庶已經決意投奔曹操,但是,從後面的發展走向,大家都知道了,其實鳳雛並沒有安天下之能,而是中計死在了落鳳坡,龐統面對的並非魏和吳的大將,相反對手只是益州牧劉璋,由此可見,鳳雛之名並不像徐庶口中說的那樣玄。

而臥龍是否就有安天下之能呢?臥龍出山之時就為劉備定了方略,三分天下!也就是說統一這件事你想都不要想,我們偏居一偶就可以了,這一點倒是和鳳雛的策略不謀而合。

徐庶為什麼先投劉備又投曹操,接著獻上臥龍鳳雛之計?轉而劉備勢力進駐巴蜀?

徐庶在曹丕稱帝的魏文帝時期,官居御史中丞、右中郎將,試問,如果真如他自己所說,身在曹營心在漢,一言不發毫無作為,又怎麼能身居此位呢?

得一可安天下為人們津津樂道,殊不知已被把玩於股掌之中也。


綾小路義行


作為四大名著之一《三國演義》,它的魅力絕不僅僅只在兩軍對壘,橫刀大馬之上,其中也有不少關於陰謀詭計,兒女情長在裡面。

羅貫中在這本鉅著裡其實埋下了不少的暗線,等著後世慢慢地挖掘出來。


關羽,張飛的真實身份

書自“黃巾起義”開始,劉備只是一個“販屨織蓆”的小販,關羽是“逃難江湖五六年矣”的罪犯,張飛也不過是“頗有莊田,賣酒屠豬”的屠夫而已。可這樣三人卻能破黃巾,戰呂布,討董卓,難道不覺得奇怪嗎?

關羽威震華夏,張飛喝斷長坂坡都可以證明他們兩人出身極不一般,而且劉備遇見兩人的時間太巧了吧!和張飛在路上碰見,和關羽在酒吧碰見後就結了異姓兄弟,然後大商人張世平就販馬而來,一言不合就“將良馬五十匹,金銀五百兩,鑌鐵一千斤”送給了三兄弟。

我認為東漢末年漢室衰弱,一些手握重權的皇室就開始在民間收集有能之士來發展勢力,以求匡扶漢室,劉備就是他們所收集的人才之一。關羽或許本來就是禁宮侍衛,所以才會對漢室一直都忠心耿耿,張飛則是民間黑社會堂口老大,也是皇宮和涿郡地區的中間聯絡人。而且同時把張世平安排在劉備身邊,以便隨時可以接應;盧植則充當著“老師”的角色,負責監視好劉備。



劉琦之死可能是劉備一手策劃的

劉備是漢室放在地方的一顆釘子,所以他不管去到哪裡都很受歡迎。而且陶謙和劉表也是參與了漢室這一計劃的,所以兩人一見劉備到來就立馬讓出根據地,一次不行就兩次,兩次不行就三次,讓到劉備接受為止。

可是計劃趕不上變化,在這計劃之外的變化就是劉表的兒子劉琦,他知道了這個計劃,也並不想把荊州白白讓給劉備,所以假惺惺地和諸葛亮求計,跑去江夏躲了起來。

就是表明我不想摻和你們的陰謀,但我也不想讓父親的基業就這樣沒了。所以我只要一塊江夏就可以,其他的你們分。

但劉備會輕易放過他嗎?不可能的,萬一他洩露了計劃,被江東或者曹操知道了,就可能會對獻帝下手,因為劉備自己也不知道這張網鋪了多久,鋪了多大,裡面到底牽扯了多少人?萬一計劃暴露又會造成多大的影響?劉備不敢賭,也只好對不起他這個小侄子了。劉琦從跑到江夏之後就“沉迷酒色”,魯肅看過他後認為“不過半年,此人必死”。

這就尷尬了,劉備這時候是在劉琦身邊的,劉琦的事劉備會不知道?知道了會不勸?勸不聽不能以長輩的身份直接吊起來打?我認為劉備是採取了放縱的方法來除掉劉琦,“無形刀殺人,不留一滴血”。

諸葛亮夜觀星象,看出有一位皇族去世,話音未落就傳來了劉琦的死訊。巧吧!諸葛亮說著話的目的無非是暗示劉備:“事成了”。讓劉備可以放心了。

更滲人的是後面諸葛亮也預言過關羽,張飛兩人的死,還全都說中了,細思極恐啊!


那隻胖狐狸


我正在城樓觀山景,耳聽得城外亂紛紛,軍旗招展空翻影,卻原來是司馬發來的兵,西岐本是座空城,能征慣戰的將士都被孔明派出了,城內只留下老弱殘兵屈指可數,離城最近的也有幾百裡,回來解圍也來不及了怎麼辦?孔明分析時局與對手後,大膽一博,城頭扶琴,只有二童分立兩旁,城門大開,幾名老兵若無旁人的打掃街道,仲達到此一看,不免心中生疑,孔明一生用兵嚴謹,從不打無把握之仗,今日卻為何,細聽孔明扶琴,雖音流暢,瀟灑

自如,若無其事一般,但琴中似有千軍萬馬,殺氣十足,讓司馬不敢冒然殺進城去,此時二人各自都把心提到嗓子眼裡了,稍有差次,歷史將會改寫,這段空城計是孔明與仲達鬥智鬥勇,將憑生所學發揮的最完美的一次,最後司馬心中言道,諸葛亮啊,諸葛亮總算你定下了千般計,你我心照不宣,神交已往,為了自身大計,吾放你一馬,來呀眾將官,傳吾大令,收兵!






隨心隨緣丶


答 l super

《三國演義》之所以為大眾所欣賞,就在於它將三國這段歷史用誇張藝術的手法寫了出來,把這段歷史呈現得淋漓盡致。但是,小說畢竟是小說,肯定有很多太浮誇的事情,畢竟是羅貫中老師基於歷史進行改編的嘛!接下來就說幾個細思極恐的細節吧,太過於誇張的事情其實想想都挺恐怖的。

細思極恐

其一,趙雲單騎救主,穿越曹軍萬人部隊,竟能順利逃脫,還輕鬆殺掉了五十多員將領。想想都覺得嚇人,雖說歷史上趙子龍的武功確實高超,但是一個人殺掉了五十多員部將,而且他懷裡還抱著個阿斗呢,幾千個人總不至於連個孩子都不敢傷吧?曹操說要活的,可以射趙雲的馬呀!只能說主角光環太可怕了。


趙雲

第二,長坂坡一聲怒吼,竟然嚇死了一個將領,想想就覺得可怕。誠然,張飛的武藝很強,但是也不至於吼了一下,就把一個將領從馬上摔下來致死吧。莫非張飛會內功?要不就是那個將領本身就患有心臟病吧?

張飛

第三,關羽死後,呂蒙被附身而暴病。書中明確記載呂蒙在慶功宴會上,突然罵死了孫權,說他是碧眼小兒!紫髯鼠輩!著實把孫權嚇了一跳,哎呀媽呀,太嚇人了。

呂蒙

第四,空城計簡直太奇異了,當時司馬懿幾萬人,諸葛亮就在一座小城上彈琴,司馬懿竟然退軍了?這未免也太蠢了吧,派一股兵馬探探虛實不就知道了嗎?難道司馬懿是故意放過諸葛亮的?畢竟鳥盡弓藏,兔死狗烹,諸葛亮早早去世,不利於司馬懿奪權呀。這麼一想,司馬懿這心機太可怕了。

司馬懿

就簡單說這麼多吧,其實有很多細節都挺嚇人的,畢竟之前還是很相信鬼神之說的,什麼占卜之事史書中也有記載,到現在看起來都有點匪夷所思。

碼字不容易,求贊求關注。


小刀文史


劉備手下有五虎上將,關張二人已逝。趙雲對劉備情誼不下於關張二人,為什麼託孤要趙雲伴駕?如果諸葛亮同意了取而代之的話,趙雲會有什麼樣的舉動?是劉備無意為之?還是有心震懾?還有劉備深知其子,不能勝以重任。何不傳位於其他漢室後裔?為何還要傳於諸葛呢?難道這不是試探嗎?


天缺子


《三國演義》裡有幾個很低調的高手,一個是司馬懿,上方谷時魏延和司馬懿交戰,“懿挺槍接戰。不上三合,延撥回馬便走,懿隨後趕來。”雖然魏延是誘敵,但是司馬懿又不是傻子,有信心衝上去,三個回合魏延逃跑都不懷疑,起碼也是有相當的武藝才行。

還有一個是被諸葛亮罵死的王朗,孫策攻打吳群時,和王朗交兵。“孫策大怒,正待交戰,太史慈早出。王朗拍馬舞刀,與慈戰不數合,朗將周聽,殺出助戰;孫策陣中黃蓋,飛馬接住周聽交鋒。兩下鼓聲大震,互相鏖戰。”能和太史慈這樣的高手“鏖戰”,起碼也是差不多檔次的才行。





不沉的經遠


細思極恐?那就是徐庶走馬薦孔明,徐庶中計北走,當天夜裡是去找了孔明的,怕孔明不答應出山。要知道徐庶走了,水鏡先生一聽直接說中計了,他都看出來了,難道多謀似妖的諸葛亮會不知道?他如果不想出山,不想做徐庶的犧牲,他直接告訴徐庶不就行了?徐庶不用走,他不用出山,徐母不用死,皆大歡喜。

然而他,沒說,然後,徐庶離開,徐母自盡,劉備三顧茅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