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斯曼帝國為什麼和沙俄的戰爭從來沒贏過?

軍史吐槽君


應該指的是俄土戰爭吧 17-19世紀,俄羅斯帝國和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圍繞克里米亞地區、高加索地區、巴爾幹地區以及黑海沿岸展開的長達241年的系列戰爭,共進行了十二次戰爭(第十一次是一戰、第十二次是土耳其干涉俄國內戰,真正具有意義的是前十次)除了第三次和第九次(英法出兵才贏得,之前被打成了狗)之外,全部都是沙俄獲勝。俄羅斯通過一系列的戰爭將領土擴大到了比薩拉比亞以及高加索山脈以南。

沙俄和凹凸曼都是地區性強權國家,都擁有廣袤的領土和龐大的人口基數。按理說雙方的戰爭應該互有勝負,而前三次戰爭也說明了這點,甚至凹凸曼沒準還能高出一點,因為當時凹凸曼的主攻方向是向西(奧地利那面),但是在第三次戰爭失敗之後,彼得大帝帶領俄羅斯進行改革,這場改革涉及軍事、經濟、文化、行政等各個方面,導致沙俄在整體實力上開始取得對凹凸曼的優勢,從而贏得了其餘戰爭的勝利(第九次輸給了英法,沒有輸給凹凸曼)。

在這裡吐槽一句,巴爾幹地區真不是什麼好地方……誰佔誰倒黴……凹凸曼、奧匈、後來的南斯拉夫、解體了之後分裂的國家之間還天天互相吐口水……


十方隨筆


贏過的,俄土戰爭一共打了十二次,嚴格算的話其實是十一次,因為第十二次是十月革命後歐洲圍攻蘇聯,土耳其只是作為殖民地國家提供了些後勤保障。十一次戰爭從1676年綿延至1917年,打了快250年,比英法的百年戰爭還漫長。如果奧斯曼一次都沒贏的話,早早就被打崩潰了,根本堅持不到1917年。

但奧斯曼確實輸多贏少,我統計了一下,他們只贏了三次,第一、三和十一次可以認為是奧斯曼獲勝。平了兩次,分別為第四和第九次。其他六次全輸了,一路讓俄羅斯推進到黑海,完成了最重要的擴張。

由上面的統計我們可以發現,奧斯曼帝國的勝利是間斷性的,沒有完成連勝,所以其實擴張的領土非常有限。而沙皇俄國是在第五、六、七、八次俄土戰爭中取得了一波連勝。正是這波連勝在漫長的戰爭中起了決定性作用,也就是重要的領土擴張,沙俄獲得了烏克蘭這樣的糧食基地,黑海的出海口,並突破了高加索山的阻隔。

至於奧斯曼帝國為什麼打不過沙俄,甚至最後弄到徹底崩潰,變成現在的土耳其,其實是和他們的國家屬性有關的。奧斯曼帝國從建立開始就是有遊牧文明屬性的國家,在生產方面相對滯後,需要靠戰爭掠奪來維持統治需求。所以他們必須不停的發起戰爭,在軍事力量強大的時候它可以稱霸西亞到東歐廣大區域,打的四方臣服。同時也可以認為是四面樹敵,其實俄土戰爭有好幾次是奧斯曼正和沙俄死拼,後面被希臘之類的國家捅刀子輸掉的。

我們說戰爭是政治的延續,在政治上奧斯曼的失敗決定了戰爭的不順利。而國家特性也決定了奧斯曼在戰爭中一旦沒有收穫就會越來越衰弱。當衰弱到極限時,戰爭也解決不了問題了。第十一次俄土戰爭奧斯曼大獲全勝,完全攻佔高加索地區,並進軍南部平原,再打下去沙俄很可能要滅國的。可是奧斯曼帝國卻崩潰了,最終淪為法國的殖民地。

其實老朽認為奧斯曼的崩潰與滿清的衰弱,最終變成亞洲一西一東的病夫,正印證了《司馬法》中的一句話:國雖大,好戰必亡,天下雖安,忘戰必危。


奉天老朽


你所說的從來沒贏過,指的是最終的結果。

這些戰爭時間很長區域廣泛,涉及的國家地區很多。奧斯曼和沙俄打仗的時候別的國家也沒閒著,互相找機會下手,那叫一個穩準狠。

看現在的國家就美國比較好上下兩個弱國根本不是對手,和歐亞隔著大洋都拿他沒有辦法。

再看奧斯曼,四周都有曾經的強國,那個也不服他,都伺機下手把他往死裡搞,結果呢,也確實是把他搞死了,再也恢復不起來了。

別看現在的土耳其咋呼的很,也就在區域能發揮點作用,和美俄歐沒法比的。在敘利亞的表現差勁的很。


北國風雲2


把克里木忘了嗎?


貓爪鋒利


伊斯蘭的奧斯曼帝國幾乎是不可戰勝的,在鼎盛時期,它控制了巴爾幹的基督徒地區。後來奧斯曼帝國逐步淪為了基督教西方的殖民地、半殖民地或保護領地,喪失了政治獨立和民族尊嚴。


軍工19


彼得大帝時期還向土耳其割地賠款過。


北漂叔叔


請能贏戰鬥民族,大清大明都贏不了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