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次被問姓氏,常會說“免貴姓”,其實真能用“免貴”的有兩個姓

初次被問姓氏,常會說“免貴姓”,其實真能用“免貴”的有兩個姓

眾所周知,我國是禮儀之邦,上到皇親貴胄,下到黎民百姓都非常注重禮儀。不管是日常生活中、工作中還是人與人的交往中,都有許許多多的門道。今天小編就給大家講一個關於初次見面被問姓氏,該如何回答的問題。在當今社會,社交已經成為生活的一部分,因此我們在日常交往中經常會問道或被別人問到“您貴姓”?而回復大家也非常熟悉,一般會說“免貴姓…..”,這個回答是相對於大多數姓氏,其實有兩個姓氏是真的不用說“免貴”的。這兩個姓氏是什麼呢?相信很多人都好奇,因為中國的姓氏有很多。

初次被問姓氏,常會說“免貴姓”,其實真能用“免貴”的有兩個姓

說起姓氏,我們小時候就聽說過《百家姓》,是我國的姓氏大全。其實關於姓氏最開始記錄在冊的只有400多個,後來隨著發展和普及增加了100多個,但是即使這樣,仍舊有部分姓氏沒有記錄在內。說起百家姓我們眾所周知的是趙姓排在第一個,而這姓氏排名最開始也是有講究的,不同的姓氏,不同的排名當時在社會上的地位是不同的。因此在古代人們的生活中就形成了一個習慣,對於陌生人的交往過程中經常會用到“您貴姓”和“免貴…”作為交流方式。其實用到免貴的是“孔”和“貴”兩個姓氏,為什麼呢,相信很多人好奇,下面下邊一一道來。

初次被問姓氏,常會說“免貴姓”,其實真能用“免貴”的有兩個姓

說起孔姓,最具代表的就是孔子,因為他是儒家的代表人,在後來的好多朝代都推崇儒家思想,因此孔子在眾人的心理可以說是神一樣的人物存在著,也正因如此,孔子的後代也因此受益。孔子的很多後人都非常受當朝統治者其中,封官是在所難免的。連君王都重視的姓氏,百姓就更為尊重了,因此作為孔子的後人在介紹的時候不用回答“免貴”,如果說了就是對孔子的不尊敬了,可見當時孔子的社會地位之高。

初次被問姓氏,常會說“免貴姓”,其實真能用“免貴”的有兩個姓

“貴”這個姓氏,在日常生活中也是非常罕見的一個姓氏,貴姓有多種起源,其一為源於姬姓,出自顓頊帝的玄孫陸終之後,是以封邑名稱為氏;還有說源於姬姓,出自西周時期八天官之第六,屬於以官職稱謂為氏的說法等,總體來說,這個姓氏都是出身貴族。身為貴氏後人自然在回答的時候也不用回答“免貴”了,因為說“免貴姓貴”聽起來真的很奇怪,貴姓在古代的地位很高,而且姓氏尊貴無比,貴氏雖然如今在大陸的姓氏排行榜上未列入百家姓前五百位,但是在古代也出了不少名人,如著名漢朝廬江太守貴遷,晉朝中郎將貴霸等,所以以後遇到姓貴的人也不要大驚小怪了!

初次被問姓氏,常會說“免貴姓”,其實真能用“免貴”的有兩個姓

其實還有一些姓氏,在回答的時候可以說免貴,就是如果你當時所在的朝代帝王的姓氏,恰好也是你的姓氏。面對這種時候,你在回答自己的名字的時候,也不需要用免貴連個字,因為在皇權的社會,帝王的姓氏何其尊貴,如果和帝王同性還回答免貴,那將是對帝王的非常不尊重,甚至還會因此而飛來橫禍。

初次被問姓氏,常會說“免貴姓”,其實真能用“免貴”的有兩個姓

在當今社會,我們注重人人平等,沒有了三六九等高低貴賤之分,所以在回答的時候自然也就沒有了古代的講究。不過在當今社會,人們出於對別人的尊重,在回答的時候都會禮貌的回答“免貴”。這樣既可以體現我們的禮貌,還可以表現出我們為人低調有內涵。聽了小編的分析,你是不是對“免貴”這個回答有了新的認識。為身在禮儀之邦而感到自豪和驕傲,會發現生活中處處皆是文化,處處皆有內涵。為了做一個彬彬有禮的人,我們要從生活中的小事做起,注意細節和禮節。我們要做一個懂禮貌的人,做一個有內涵的人。站有站相、坐有坐相,就算平常的小事,也能體現出我們的禮儀,我們的氣質,我們對生活的尊重,對中華傳統文化的尊重,對別人和自己的尊重。不過小編覺得,禮無處不在,我們要先學會尊重自己,尊重身邊的人,讓我的優良傳統體現的淋漓盡致,無處不在。今天小編分享到這裡就結束了,如果你有更好的建議或話題,記得留言大家一起分享,一起學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