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怒江州:獨龍族民風淳樸熱情好客 至今路不拾遺 夜不閉戶


獨龍族是我國人口最少的民族之一,截至目前,獨龍族同胞口僅七千餘人,大多生活在中緬邊境的雲南省怒江州貢山縣獨龍江流域的河谷地帶。 獨龍江發源於西藏察隅,在雲南由北向南蜿蜒150公里,這是一個遙遠而神秘的河谷,境內最高海拔4963米,最低海拔1000米。

獨龍江的交通曾非常閉塞,是一個“土地掛在牆上”的地方,溝壑縱橫,森林覆蓋率達97%,坡度在30度以上的耕地佔90%,“籃球場大小的平地都很難見”。 儘管自然條件惡劣,獨龍族同胞從沒有動過搬出大山的念頭。 若不是獨龍族同胞的世代固守,腳下這1997平方公里的崇山峻嶺,115公里的邊境線,也許就成了無主之地。 離開獨龍江,獨龍族同胞就將失去根。失去了根,獨龍族同胞也就消失了。

在歷史上,獨龍族曾被稱作“俅人”、“俅子”、“曲人”、“洛”、“俅帕”、“曲洛”等,新中國成立後,被正式定名為獨龍族。 在新中國成立前,獨龍族同胞處於“刀耕火種,狩獵為生”、“刻木記事,結繩計日”的原始狀態,過著採集野菜、捕魚和狩獵的生活,鮮與外界接觸,絕大多數獨龍族同胞終老於獨龍江畔。 有些獨龍族同胞一生僅有一條獨龍毯,白天是衣服,夜晚當被子。


1950年,第一支部隊徒步來到這裡。 他們在中緬邊境修建了哨所,還送給不少裸身只披一條麻布毯的獨龍族成年人軍衣軍褲。1999年9月,簡易而曲折的獨龍江公路通車,但受雪雨阻隔,這裡一年中仍有大半年的時間與世隔絕。 2010年,“整鄉推進、整族幫扶”的扶貧計劃在獨龍江鄉啟動。 2014年12月20日,長達6.68公里的高黎貢山隧道通車,獨龍族同胞和外界聯繫的“橋樑”搭建成功。

近些年,高黎貢山成立了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禁止盜獵,獨龍族上山狩獵,下江捕魚的傳統生活隨之改變。 退耕還林後,獨龍族同胞在山地間種植草果,這是老縣長高德榮引入的經濟作物種植項目。草果是一種調味料,貼地生長,喜陰,適合在林下種植,易成活,少病害,好管理。收購價每公斤10元左右,群眾可在房前屋後、河邊山上、草間樹下大規模種植。

人們還可上山挖蟲樓。 蟲樓,屬百合科,生長於深山溝中潮溼處,根莖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之效,是雲南白藥的主要原料。獨龍江鄉的蟲樓,大都生長在海拔4000米以上的山上。獨龍江人採挖時特別小心,特注重對環境的保護。蟲樓的收購價約為每公斤150元左右。


政府為獨龍族同胞們,在獨龍江畔陸續修建起整齊劃一的土黃色安居房。 這些貌似木頭實為水泥的1068座獨具民族特色的新居一直從臨近西藏的上游,蜿蜒至接壤緬甸的下游,免費供族人使用。

在上海市援建的民族文化旅遊特色村-普卡旺村,13戶獨龍族同胞,每戶都分到價值近30萬元的一棟住房和一棟接待房。 接待房由當地引進酒店企業,統一設計、統一裝修、統一經營,村民可獲得可觀的報酬。 有著十三幢接待客房的碧廬.秘境獨龍江酒店,是貢山縣最好的酒店,隱藏在密林深處。 每間客房都配有一個大大的陽臺,站在陽臺上可看到奔騰不息的如同翡翠般的獨龍江。

草果、重樓、獨龍雞、獨龍蜂、獨龍牛、漆樹、蔬菜等一批特色生態種植養殖項目在獨龍江邊發展壯大。 各種技能培訓在年輕人中火熱展開,越來越多的獨龍族同胞能夠走出山林,同外面的世界一起生活。 戶戶通電,手機4G信號全覆蓋,女孩們不用再感受老一輩紋面的疼痛,年輕人的生活越來越精彩。有的家庭一年收入達十幾萬元,祖祖輩輩沒見過這麼多錢。


儘管獨龍江鄉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但獨龍族“路不拾遺,夜不閉戶”的社會風尚仍世代相傳。 由於高山積雪,經常和外界隔絕,人們遠行時攜帶的食品用具,往往為了避免往返負重之苦而暫掛在樹枝上或放在巖洞和哨棚裡,回來時才逐袋取用。過路人無論怎樣飢餓也絕不會擅自取食。 即便是遺失了物品,獨龍族同胞也不會擅自拿走據為己有,他們視偷盜為最可恥的行徑。

獨龍族同胞尊老愛幼,生活雖然窮苦,卻沒有乞討之人,鰥寡孤獨、老弱病殘都能得到全村的無私幫助。他們歷來團結互助,不管哪家起房蓋屋,全村都會主動登門無償相幫。他們非常好客,如遇獵獲野獸或某家殺豬宰牛,便形成一種遠親近鄰共聚盛餐的宴會。此外,他們還有招待素不相識過路人的習俗,對過路和投宿的客人,只要來到家中都熱情款待。他們認為有飯不給客人吃,天黑不留客人住,是一種很丟臉的事。 文/圖 納蘭小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