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暴發了嚴重的社會經濟危機是窮人慘還是富人慘?屆時會是什麼樣的景象?

牧羊人38241019


如果爆發了嚴重的社會經濟危機,無論窮人還是富人,都一樣悲慘。

首先,我們要界定“嚴重”。“嚴重”是有歷史級別的,如果說此前最嚴重的一次——二戰前的1929~1933年的大危機是“原子彈”級別的話,可能再發生嚴重的經濟危機就會至少相當於“氫彈”級別了。因為80年前的世界比現在要封閉得多,現在已經是“地球村”了,如果一發生嚴重的經濟危機,無論是信息還是危機的直接影響,都會迅速波及全世界的每個角落,幾乎無處能夠倖免。

1929~1933年的經濟危機引發了第二次世界大戰,而如果再發生嚴重的經濟危機,可能新的世界大戰也難以避免,這個嚴重危機所帶來的影響毫不誇張地說:已經不是一損俱損,而是一毀俱毀,這是真正意義上的前所未有的“嚴重”。

其次,我們要界定“慘”。悲慘也有很多層面,缺衣少食是個慘、流離失所是個慘、命在旦夕是個慘、一命嗚呼是個慘。如果說此前的經濟危機引發的世界大戰尚可以躲避一時的話(那時的戰爭武器槍炮還不至於毀滅性殺戮),那麼現在世界的戰爭武器已經普遍具有毀滅性的能力,所帶來的“慘”數可以已經不是過去的那種慢慢來的衣少食、流離失所,而是直奔危在旦夕和一命嗚呼,或者僥倖存留卻生不如死,那才叫一個更慘!二戰的廣島和長崎已經實驗過了。當然,你會認為這太過危言聳聽了,說的是嚴重的經濟危機,怎麼扯到世界大戰啦?沒有扯,現代世界,凡發生的局部經濟危機都不叫嚴重,一旦嚴重必然會引發世界大戰。不要說人類在毀滅性的武器使用上是制約和理性的,希特勒之後就沒有戰爭狂人啦?看看不斷髮動的局部戰爭就明白啦,只是還沒到時候。

再次,我們來分析窮人和富人。如果再次發生嚴重的經濟危機,那將是瞬間覆蓋蔓延的,幾十年前是隔天財富變成廢紙,而現在則是瞬間財富化成符號——輕鬆歸零,還減去了跑出去兌換的幻想和麻煩,蒸發了。那麼窮人與富人重新劃上等號。當然非常有錢的富人會黃金儲備,但是黃金已經買不到生活資源,如同糞土;特級有錢的富豪會提前打造深洞避難所,不過諾亞的方舟所能留下的,已經是上蒼的旨意——就不是普通意義上的窮人和富人了。

最後,看看是什麼“景象”。這個就不要再看了吧


一夫之


所謂經濟危機,就是資產縮水,銀行倒閉,通貨膨脹,失業嚴重等情況。要輪誰會最慘,那肯定是富人,因為富人名下有房產、有股票,有事業,經濟危機一來,資產大幅縮水,甚至成為負翁,那你說富人慘不慘?但問題是,富人儘管輸得很慘,但是多數人只是可支配收入減少了,吃個飽飯,看個疾病,還是沒啥問題的。

但是遇到窮人面對經濟危機了,當然可能資產沒那麼多,也縮不了多少水,但是窮人要養家餬口,要急等著錢用時,這才發現,富人遇到經濟危機,瘦死的駱駝比馬大,而窮人一旦失業,沒了收入來源,存款再因通脹而縮水,那全家老小該怎麼活。最近,委內瑞拉發生了經濟危機,就是政府靠印鈔票來解決經濟問題,結果危機爆發,委內瑞拉國內物價爆漲,超市商品被搶購一空,老百姓一天就算打三份工,也難以養活自己的家庭,如果碰巧遇到生了疾病就只能放棄治療了。

遇到經濟危機爆發,富人階層還有幾個朋友圈,大家攜手互幫度過難關,一人有難,大家支援,在這種情況下富人就算在經濟危機之下資產縮水,事業敗落,但總有復興的那一天。而窮人生活在生活的底層,只能通過打工度日,就算有朋友圈子,也是窮朋友,能幫助你走出困境的人基本沒人,而且也少有團結精神。在這種情況下,富人比窮人輸得更慘,但窮人根本就沒資格輸。


不執著財經


好問題!

首先,要指出的是:中國不太可能發生經濟危機。

其次,我先簡單回答,萬一爆發經濟危機,那肯定中產階層最慘。

看之前爆發過經濟危機的國家的狀況就知道了,一般而言:

1、 窮人本來就已經在社會最底層,維持著最基本的生存條件了,哪怕危機狀況再嚴重,也總得給窮人一口飯吃,否則將會不堪設想;

2、 而富人,由於掌握了大量資源,經濟危機之時,政府往往會寬鬆貨幣救市,他們往往反而能獲得低利率甚至零利率的資本,大肆收購大跌之後的資產,發國難財,回顧一下十年前美國的次貸危機引發的金融海嘯,就顯而易見了;

3、 至於中產階層,特別是那些在高位接手資產的人們,如高價買入的房產。一旦經濟危機,房價大跌,股市大跌,各種資產大跌,要是再倒黴的話,連工作都失去的話,那斷供的房產就將被銀行收走法拍,也請回顧一下十年前美國的金融危機中有多少中產階層失去家園,就很清楚了。

篇幅有限,點到為止。

你對這個問題有什麼更好的意見嗎?歡迎在下方留言討論!


陳思進


有句老話,叫“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而這句話放在現在社會,其實就是,當經濟好的時候,普通人其實並沒有能夠參與到,經濟發展的大浪潮中,更有甚者,他們其實被時代浪潮所拋棄,而成了窮人。

當金融危機來的時候,對於大部分窮人,其實他們並沒有,很多的收入來源,同時他們也缺乏事業與技能。這使得他們在金融危機的時候,遭受的打擊遠比其他人大很多。

所以在金融危機來的時候,往往是窮人受傷比富人更多。這其實背後不僅僅是財富的差異,而更多的是能力與視野的差異所造成的。

當然,金融危機來的時候,有一部分富人也會,受到很大的打擊,而這部分人就是利用了高槓杆的投機者。金融危機使整個信貸將會縮緊,同時資產價格下跌,所以,當一個人是高槓杆時,在金融危機將會遭受到巨大的打擊,無論他是富人還是窮人。


錢真理


題主這個問題有點意思,爆發嚴重的經濟危機,窮人慘還是富人慘?有一句老話說的好:覆巢之下,焉有完卵。如果爆發嚴重的經濟危機,社會的各個方面都會受到影響,至於說窮人與富人的差別,可能只是慘的程度不一樣,沒有最慘,只有更慘。那麼兩者如果一定要對比的話,個人認為:富人要比窮人慘一些。


社會發生嚴重的經濟危機,社會蕭條經濟衰敗,個人的收入水平下降,資金都嚴重的趨於緊張,百姓的生活水平都會受到極大的影響。那麼這個時候,對於窮人來說,其實影響並不那麼明顯。因為你本來就窮,日常生活也就是柴米油鹽醬醋茶,穿衣服也就是保暖而已,對於住宅的要求,只是遮風擋雨,穩定生活。你不會去要求豪華遊輪,法式大餐,旅遊觀光,高爾夫球等等奢侈的消費,雖然可能由於嚴重的經濟危機,在教育、醫療等方面,你的支出壓力會大一些,但其實對於你的影響並不大。本來你就掙50塊錢,現在讓你掙40塊錢,雖然少了10塊錢,但只要你勒緊了褲腰帶,相信也能過去。

但對於富人來說就不一樣了,本身他日常的消費就是用大量的金錢來支撐,名車豪宅、名錶名包、各種高檔聚會、旅遊、消遣等等,這些在普通人眼裡看似奢侈的事,其實是很多富人日常的生活狀態,已經成為他們的一種消費習慣。一旦發生嚴重的經濟危機,富人的投資會出現重大損失,很有可能導致他的收入鏈斷裂,而調整消費習慣是需要一段時間的。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這個時候對於富人來說,就是一個巨大的心理和生理上的衝擊,如果調整不好,很有可能就會導致悲慘事件的發生。所以如果經濟危機的時候,你聽到了什麼新聞:由於投資失敗,什麼董事長尋了短。見什麼總經理出家,請你不要詫異。如果一定要用一個理由來解釋的話:可能就是貧窮限制了我們的想象力。

如果發生嚴重的社會經濟危機,一定會造成經濟發展倒退,民生凋敝,市場處於一片沉寂狀態。至於窮人和富人的比慘,更多的是看自我的心態調節,有的時候這個跟財富多少一點關係都沒有。

最近點贊很少,希望各位朋友多多動動小手,你的點贊與評論就是最大的理解與支持。


小散李大鵬


毫無疑問,富人更慘,因為會死很多。你們都別從理論上吹牛逼了。

現在民智大開,還指望舊時代一樣窮人老實巴交的走投無路等著餓死或者去當乞丐討飯?

自己去想想,現在社會上窮人對富人是什麼心態?



SVIP大大


七十年前的中國,國名黨為了應對日益嚴峻的戰爭形勢和日漸崩潰的經濟,發佈了財政經濟緊急處分令:

國民政府準備發行金圓券,1元等於法幣300萬,2元兌換銀元1枚,4元兌換美金1元。限期收兌人民所有黃金、白銀、銀幣及外國幣券,逾期不得有任何人持有。

由於新幣政策準備倉促,大量的金圓券是直接在舊有鈔票上臨時改的。政府一共印了20億的金圓券。

因為是強制執行,所以條令下發後,小部分老百姓排隊開始把自己手裡的金銀鈔票全數兌換給了政府。蔣介石在1948年的日記中記載:自金圓券以來,中小級人民皆以其所藏金銀外鈔依法兌券表示其愛國。

這裡面有個很有意思的稱呼——中小級人民。何為中小級人民?

無非就是,中小資產階級人民。當老師的、做小買賣的,政府機構任職的。有點錢,但也不到肥得流油的地步。大富豪是大資本家,市場嗅覺敏銳,他們是萬萬不會蹚這趟渾水的,窮苦農民沒錢是無產階級,想兌也兌不了。當時,城鎮居民是金圓券的主要兌換群體。

之後,舉國譁然的經濟崩潰來臨了。物價成倍成倍上漲,金圓券大幅度貶值。3萬、5萬、一直到500萬的鉅額鈔票,最後造成錢無紙貴的混亂狀態。

經濟危機下,銀行每天湧著無數人。上海外灘人山人海,踩踏事件頻發,死傷多人。各所高校的老師,一個月的工資僅夠維持一家人兩三天的生活。不得已,教育行業開始罷課。因通貨膨脹又出現大片難民。國民黨軍事經濟雙向崩潰,之後,蔣介石下野。

以上就是很明顯的嚴重社會經濟危機帶來的慘劇。窮人代表的無產階級,無錢可換。大資本家,關係網複雜,硬通貨儲備厚實,財力驚人。那些跟隨國民黨退到臺灣的富商們,雖有打擊,但仍有能力東山再起。

所以,經濟一旦崩潰,最受損的既不是富翁也不是窮人,而是普通的中小資產階級老百姓。

命運一般不欺負極致的富有和悽慘,它只會欺負安逸。


王老四他大舅


民間流行這樣一句話“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就是富人遇到經濟危機或破產後的生活寫照。分享一個真實的案例:

2008年國際爆發金融危機,中國房地產也在這段時間經歷了深度調整,資產縮水、銀行收貸,我所在的城市就有一家房企因為金融危機而破產的。老闆的企業雖然破產了,可是個人過得還是挺滋潤的。老闆在當地的小鎮上圈了一塊農業用地,建了一套類似四合院的中式大宅,過起了閒雲野鶴的日子。

當然這裡要澄清的是,老闆可沒有轉移資產,只是適當運用了金融產品幫助自己合理避開了風險,例如,保險、家族信託等。“富人依舊是富人”。

但是窮人就會比較慘。因為金融產品尤其是規避風險的產品都需要一定的門檻,否則不能產生實質性的效益。窮人面對金融危機,可能會遭遇失業,通貨膨脹,沒有收入怎麼養家戶口,一連串的惡性循環由此引發。


財瑾微課堂


誰最受傷?

這個問題很有意思。

如果經濟真正最差是誰最受傷,我們不妨用現實來解釋。

解放前經濟非常落後。大家都一無所有,窮人只能吃樹皮,草根過生活,說明經濟最壞時窮人窮困潦倒。

說說中產階級,中產階級一般有房貸,有股票,企業投資槓桿等等,

經濟最壞時,肯定將會一無所有,有的甚至負債累累,快速變成窮人。

說說富人吧,解釋起來也容易,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即使經濟最差都生活無憂無慮。

以前地主階級就是無憂無慮,有田有地,現在真正的富人一樣啊,因為他們資產都不負債,即使經濟到了o度都不會出現大問題,一樣是上層社會人士,只不過水漲船高。

解釋這麼多,估計大家理解經濟最差時是誰最受傷了吧。




步步維盈


經濟危機是富人慘還是窮人慘?會答這個問題,要先弄明白什麼是經濟?

我個人認為,經濟實質上就是,資產用貨幣量化出來的價值,比喻說,我有一房按市場盤定為十萬,你想把它變成錢,就得找買家,如果成交,比喻說你原來買時才五萬,可是現在已經賣了十萬,你掙了五萬,這個過程叫經濟往來,多掙的錢叫經濟效益。

什麼是經濟危機?就是資產在貨幣變換過程中只有賣方市場,沒有買方市場,貨幣不在資產中流通,也就沒有了經濟效益,死水一罈,這就是經濟危機。

從以上分析,不難看出,富人資產多比窮人慘,而窮人本來我就什麼都沒有,無所謂。

如果按以上情況推理下去,社會就不在會向前發展,只能倒退,窮人就更沒法生存,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資產都是富人的,窮人什麼都沒有,窮好認為,我可以給富人打工,掙吃飯錢,如果是那樣,經濟就會又逐步恢復起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