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風美少年》有些尬,霍尊、鞠婧禕和張雲雷的導師團力有不逮?

近期,各大新聞頭條上被一個叫哈妮克孜的小姑娘刷屏了。

《國風美少年》有些尬,霍尊、鞠婧禕和張雲雷的導師團力有不逮?


因為在一檔叫做《國風美少年》的綜藝節目中跳了一段敦煌舞而迅速被人熟知。帶著這種 “吸睛效應”,也就跑去網站刷了刷第一期,結果收穫得只是滿滿的尷尬和失望。

真是正所謂 :“乘興而來敗興而歸”,是也。

首先,作為一檔旨在弘揚國風文化的綜藝節目,節目對國風的理解不清,定位不準,讓人看得摸不著頭腦。

這檔節目想要弘揚“國風”,對於國風的理解,在第一期節目中也做了解釋,認為“國風是中華歷史縱深和幅員遼闊裡的榮光和風骨,更應是始終跟隨的流行和時尚”,可以說這句話精煉的概括了節目的立意,也在某種程度上反映了節目組對國風的理解達只到“度娘”的水準。

我們看到,整期節目看下來,反而有種大型cosplay現場舞臺秀的既視感。另外,如果作為一檔弘揚國風文化的綜藝節目,那麼節目就應該有一定的專業水準。

但是從選手表現來說,顯然沒有達到這個目的,節目中無論是選手的表演還是表現的內容和形式都略顯業餘。如果是做一檔像《偶像練習生》《創造101》等偶像養成類綜藝節目,這又跟節目組的初衷相違。

《國風美少年》有些尬,霍尊、鞠婧禕和張雲雷的導師團力有不逮?


其次,由霍尊、鞠婧禕、張雲雷組成的導師團給人一種“力有所不逮”的感覺。

綜藝節目導師年輕化是大趨勢,從《這就是街舞》到《中國有嘻哈》再到《偶像練習生》等偶像養成類綜藝節目中,易烊千璽、吳亦凡、張藝興等年輕偶像擔任了導師。

但這些養成類綜藝節目的專業化程度較高,要麼是街舞,要麼是音樂,這些也是年輕導師相對擅長的地方,但像易烊千璽在《這就是街舞》中也曾飽受質疑。

而《國風美少年》則是以音樂、舞蹈等為主的來承載傳統文化,需要選手有較高的傳統文化修養,更需要導師對傳統文化有更專業的解讀來傳達節目的主旨。

可是從效果來看,三位導師的表現則是“在需要專業解讀的地方,給我們講感情;在需要傳遞情感的地方卻尬講專業”,許多應該點題破題的地方沒有講明白。

在選擇評定選手表現時,個人喜好取代專業評定,作為一檔專業的有淘汰賽制的綜藝節目,這也是讓人感覺不專業的地方。

《國風美少年》有些尬,霍尊、鞠婧禕和張雲雷的導師團力有不逮?


另外,節目中國風俠的設定也是比較尷尬的地方之一。“國風俠”的設定,這也是節目的敗筆之一。

在節目中,“國風俠”是擁有神秘特權的俠客,他具有改變導師選擇的權力,這也是最令人費解的地方。既然導師有決定權,為何卻設定這樣一個BUG一樣的角色呢。

在角色的設定時,國風俠被設定為國學的權威,這是節目中最弔詭的地方,“俠”在傳統文化中本就以“反主流、反權威”文化形象存在,而將其設為國學的權威、傳統的捍衛者,這樣就在無意中形成一個悖論,這是一個多麼可笑的設定。

《國風美少年》有些尬,霍尊、鞠婧禕和張雲雷的導師團力有不逮?


綜藝節目想要創新,傳統優秀文化可以說是可挖掘的豐富礦藏,尤其是近幾年對於傳統文化的重視無論是國家政策支持方面還是社會輿論導向以及大眾認知上,都為我們營造了寬鬆充滿活力的環境,也湧現出了一批優秀的文化類綜藝節目,像《中國詩詞大會》《國家寶藏》《上新了故宮》等,在對傳統優秀文化的傳播、解讀上都有精彩的表現。

但同時,我們也看到,傳統文化本身的豐富性和厚重性,又為傳承和弘揚造成了一定的阻礙,因此,恰當的切入點和解讀方式變得非常關鍵。

當下,對於傳統文化的理解,在綜藝節目中大多以漢服、傳統曲藝、民族舞蹈等來展現,這也是當下對傳統文化理解的誤區之一。

文化的傳承形式確實很重要,藉助極具意味形式的元素來傳達十分必要。但是,如果僅以漢服、傳統曲藝、民族舞蹈等代表傳統文化本身就是一種偏見。

也許《國風美少年》更應該好好理解一下節目中專家所說的傳統是流動,用當代人的方式去表達才是新國風吧!文/姜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