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建貧困戶檔案是按什麼標準執行的?

農村我的根


問題:農村建貧困戶檔案是按什麼標準執行的?

題主的問題有兩層意思,也可以說存在歧義,一方面指的是成為貧困戶然後建立檔案的標準是什麼?另一方面則主要是貧困戶檔案的標準是什麼?下面我從兩個方面和大家交流一下。

先從農村建檔立卡貧困戶的評定標準來說:農村建檔立卡貧困戶的認定標準是:一是上年度家庭年人均純收入低於當地的貧困線標準或者扶貧標準;二是農戶“兩不愁三保障”未得到有效解決的,兩不愁主要是吃、穿方面存在吃不上營養物質,比如肉、蛋類等,穿無換洗衣服及換季衣服。三保障主要是九年義務教育上學沒有保障、住房安全沒有保障、基本醫療保障,也就是新農合及大病保險存在繳納困難的。


再來說說農村建檔立卡貧困戶的檔案按什麼標準執行的?各個工作應該是屬於各包扶幹部及村、鎮、縣涉及扶貧工作部門的事情了,而且不同的地方對此的要求應該也存在差異,一般貧困戶的戶檔案裡面主要包括了貧困戶的識別資料、幫扶資料、脫貧資料三大部分。其實識別資料就有貧困戶的書面申請書、家庭成員戶口本複印件、相關的佐證資料,比如生病的要有診斷證明,殘疾的要有殘疾證複印件等;幫扶資料有的地方是需要定期填寫幫扶手冊的,同時還要有幫扶的佐證資料,比如相關影像資料等;脫貧資料包括收入調查表、脫貧申請書、脫貧告知書及其他佐證脫貧程序的資料等。


對於農村建檔立卡貧困的認定標準,在全國來說,可以說是統一的,因為有國家的扶貧標準線存在,或者是各個地方自己的扶貧標準線;對貧困戶的檔案整理標準每個地方的要求不一樣,有的地方比較看重實際的幫扶效果及群眾的滿意度,對資料整理要求不多,而有的地方則花大力氣在各項檔案資料的整理上,甚至力求做到完美。

我是【洞察三農萬象】頭條號優質三農領域創作者、扶貧達人團優秀成員,我希望與大家一起交流三農問題,歡迎大家的關注!


洞察三農萬象


農村建檔立卡貧困戶因為涉及到重大的公共資源和利益分配,在納入程序、標準上是很嚴格且公平的。而好的政策,嚴格的程序,離不開有力且公平的執行人……為了全面、翔實的記錄扶貧工作,就需要要寫一本書,這本書要分三章:

第一章,認定資料

建檔立卡貧困戶的第一個紐扣就是識別。識別主要標準是家庭人均年收入低於當地,所以資料必須體現完整收入印證資料。比如,家庭人口情況、健康狀況、就業就學情況、家庭經濟狀況、收入來源等於收入能力、實際收入情況相關的資料。

第二章,幫扶資料

幫扶資料部分最為重要,是整個扶貧工作的核心,說明幫扶幹部的工作狀況,也體現貧困戶的受益情況。對幫扶這件花衣服來說,裡子面子都要有,貧困戶要裡子的暖和,幫扶幹部要面子的好看。

第三章,脫貧資料

脫貧資料是體現幫扶成果的資料,需要記錄貧困戶享受的政策落實情況和發展狀況。這部分醫療要以“五七七”標準為中心,全面客觀反映貧困戶在“兩不愁三保障”及公共基礎設施方面的到的實惠。

最後,做好工作筆記,在資料的最後一頁寫上:“經過幫扶幹部和某某貧困戶的共同努力,某某(致貧原因)得到解決,該戶能夠實現“兩不愁三保障”,達到脫貧標準,現確認該戶為2019年脫貧戶。”




歡迎關注“四時農諺”,探討更多鄉村話題!


四時農諺


這個問題,廣大農民提起來就有氣,說起來就冷嘲熱諷——這也不怪大家,因為有很多地方的村官,私心忒重,辦事不公道,欺上瞞下,執行國家政策的時候摻水鑽空,把好好的一個政策,弄得不三不四。

其實,劃定貧困戶,國家都是有明確指標的,我就把知道的說一說。

首先,人均收入要遠低於本地的平均收入,低於最低工資收入——這是一個彈性指標,各地不同的。所以,你懂的。

其次:勞動力結構和家庭收入結構,由地方統計的。

第三:有嚴重殘疾、長期重危病患、多老多小等的困難家庭。

第四:讀書,因讀高中、大學(主要大學)等導致生活困難的家庭。

第五:因自然因素等其它原因致貧,生活嚴重困難的家庭。

……

這些條件,很多是有地方性、彈性的,所以啊,話語權就可以從多方面來說了。


茶斛人生


題主的問題有兩層意思,也可以說存在歧義,一方面指的是成為貧困戶然後建立檔案的標準是什麼?另一方面則主要是貧困戶檔案的標準是什麼?下面我從兩個方面和大家交流一下。

先從農村建檔立卡貧困戶的評定標準來說:農村建檔立卡貧困戶的認定標準是:一是上年度家庭年人均純收入低於當地的貧困線標準或者扶貧標準;二是農戶“兩不愁三保障”未得到有效解決的,兩不愁主要是吃、穿方面存在吃不上營養物質,比如肉、蛋類等,穿無換洗衣服及換季衣服。三保障主要是九年義務教育上學沒有保障、住房安全沒有保障、基本醫療保障,也就是新農合及大病保險存在繳納困難的。

再來說說農村建檔立卡貧困戶的檔案按什麼標準執行的?各個工作應該是屬於各包扶幹部及村、鎮、縣涉及扶貧工作部門的事情了,而且不同的地方對此的要求應該也存在差異,一般貧困戶的戶檔案裡面主要包括了貧困戶的識別資料、幫扶資料、脫貧資料三大部分。其實識別資料就有貧困戶的書面申請書、家庭成員戶口本複印件、相關的佐證資料,比如生病的要有診斷證明,殘疾的要有殘疾證複印件等;幫扶資料有的地方是需要定期填寫幫扶手冊的,同時還要有幫扶的佐證資料,比如相關影像資料等;脫貧資料包括收入調查表、脫貧申請書、脫貧告知書及其他佐證脫貧程序的資料等。

對於農村建檔立卡貧困的認定標準,在全國來說,可以說是統一的,因為有國家的扶貧標準線存在,或者是各個地方自己的扶貧標準線;對貧困戶的檔案整理標準每個地方的要求不一樣,有的地方比較看重實際的幫扶效果及群眾的滿意度,對資料整理要求不多,而有的地方則花大力氣在各項檔案資料的整理上,甚至力求做到完美。

我是【洞察三農萬象】頭條號優質三農領域創作者、扶貧達人團優秀成員,我希望與大家一起交流三農問題,歡迎大家的關注!



子軒閣


肯定是精準識別!拿我自己來說(本人建檔立卡貧困戶)首先自己提出申請,村民小組評議,全村黨員評議(這兩個評議必須票數過半),鄉,縣扶貧辦錄入數據公示方可進入全國扶貧數據庫(這個都是動態管理隨時更新),而且駐村扶貧工作隊的人員(貧困戶的扶貧幹部每個月會對自己扶貧對象入戶走訪)基本上都是一對一幫扶滴!扶貧幹部都是一年一換,2017年的扶貧幹是市政府辦公室的張愛國主任,2018年的扶貧幹部是市政府辦公室的程永康主任。他們都想方設法為我制定脫貧計劃!看到他們的工作態度,我就看到祖國的未來(他們從未在我家喝了一口水吃了一頓飯),祖國一定是有前途的!👍👍👏👏👏👏


潘華13692972


這個問題指向性不夠明確。農村建貧困戶檔案是按什麼標準執行的?是問貧困戶的建檔立卡資料檔案按什麼標準執行是嗎?好,回答你:貧困人口建檔之卡要嚴格按規定填寫好《人戶調查登記表》、《黨員評議登記表》、《村(組)會評議登記表》丶《村“兩委”貧困戶擬定會議記錄》、《貧困戶初選名單公示》丶《貧困戶幫扶卡》。做到“一戶一檔一卡"。經過按照程序識別,沒有納入建檔立卡的農戶相關資料,也要一併建立檔案備查。要問如何才能達到建檔立卡貧困戶的標準,回答如下。按我地區的情況實際是:2017年納入建檔立卡貧困戶的標準是,人均純收入底於2952元。經過政策幫扶,建檔立卡貧困戶的人均純收入必須達到3500元以上方能認定脫貧。也許地區認定的標準不同。貧困戶脫貧退出標準及程序。一、實現兩不愁:吃不愁,穿不愁。二、三保障:住房保障,就學保障,醫療保障。一些地方外加了養老保障。


李法融每天笑著過


貧困戶的評定標準:

1.未成年的孤兒;

2.已扎二女戶困難家庭;

3.身體殘疾,沒有勞動能力的;

4.發生重大災難,失去生活保障的;

5.發生重大疾病,喪失勞動能力,導致因病致貧的;


獨舞150492370


在農村這是近年最敏感的話題,國家對貧困戶評定標準是:一家庭人均收入在當地平均線以下,二達不到”兩不愁三保障”。農村一提扶貧群眾就有話說,甚至髒話罵聲厭聲一大堆,而站在風口浪尖上的就是村幹部,國家對扶貧是下足了決心的,這方面管理十分嚴格的,當然也確有少數幹部弄非作假的,開始評定建卡貧困戶時政策是人均收入在本地平均線以下,有些人總是”財不露白”把大部份錢存銀行買股票甚至在外地投資入股,家裡沒車沒新房,老顯窮相,而有些人總喜歡擺闊氣充硬漢,農村人說的”瘦豬婆拉硬屎“,借錢買車負債建房,一身名牌全是別人的。在評定貧困戶時,誰家多少錢一般人根本不清楚,只憑你家房子和車子評定,甚至有些人打工在外有車沒開回家也不知道,外地城裡買了房也不清楚,到2017年才推出房車可上網查,象我們村就這種查出幾戶全部清退了,後來又出臺了”七清四嚴”條文對照,其中有長期在外很少回家的不能評定,憑著這些雖然經過了黨員、幹部、社員代表評選,精整度還是不高。開始公示貧困戶名單時也沒人在呼,後來國家加大扶貧力度,醫保農保政府代繳,讀書補錢,建房自己不出錢,逢年過節幫扶幹部還送米送油,一些人才眼紅了,矛盾越來越多了,沒評上的總認為幹部不公平,評上貧困戶的總認為國家給很多錢,根本不用勞動的,大部份錢都被基層幹部剋扣了,本來比舊時種狀元、當大上皇還舒服了。


江西百合湯周山


要求

1.達不到兩不愁三保障的群體

2.收入低於脫貧標準的群體

3.家庭發生重大災難影響基本生活的群體

如何評選

1.群眾大會,參會人員有村三委會,群眾代表,黨員,普通村民。

2.評選後公示,公示期間無異議的上報上級部分審核,直到批覆結果出現。

14年建檔立卡以來,有脫貧有反貧的,脫貧路上很辛苦,但是路還很遠,不光脫貧,還得穩固,實現真正的脫貧才是目的,還是得以產業等提供穩定收入等。


鄉村小談


主要是兩不愁三保障得不到要求:穿衣愁,吃飯愁,無糧戶。住房無保證,人均不超13㎡,或危房,或無房。醫療無保障,無錢看病。教育無保障,有適齡兒童未上學。人均收入低於當地平均標準的農戶。程序:農戶申請,村民小組評議,村民代表大會評議,鎮政府一榜公示,縣政府二榜公示,無異議後,錄入國家扶貧開發系統,農戶正式被認定為貧困戶,貧困戶由村委會負責填寫扶貧手冊,建立幫扶措施等一系列檔案,並建立幫扶聯繫人,落實幫扶責任制和脫貧計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