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時,江蘇考生用江蘇卷和江蘇考生用全國卷對考上本科的人數有什麼影響嗎?

最強自然系斯摩格


在目前的實行的分省錄取制度下,用江蘇卷還是全國卷對錄取人數,錄取難度,錄取公平度,沒有任何影響。



高考制度是一個擇優選拔制度,跟你學到多少知識,以及知識運用能力沒有太大關係——上了大學就知道,中學那些方法知識基本上沒有用。高考,其實就是一個把高中生分類的方法,某種程度上,跟“八股取士”沒有區別:用處不大,禁錮了思維,弊病甚多,但是卻公平。

分省錄取制度下,全國每個大學每年在江蘇的招生人數是確定的,由教育部統一掌握。比如每年八萬一本學生已經確定,考卷難易程度只跟一本線有關,跟人數無關。比如今年考題容易,400分以上有十萬人,那麼一本線就可能是405分;考題難度大,300分以上只有八萬人,一本線就是300。所以,不要認為全國卷容易些對學生就有好處,其實一樣。



題目難度大,對最努力的方法最得當的學生有好處,能拉開分差;題目越容易,對中下游的學生越有利。

所以,當年罵葛軍的那批學生和家長們很沒有道理,全體都不及格又怎樣?59分的上北大,沒有什麼不公平,擇優,只要能擇出三六九等就行。

所以,不必糾纏於用什麼考卷,對高考錄取人數,錄取難度,沒有區別。


江蘇高考諮詢導師


江蘇高考改革回顧。2000年以前是“3+2”方案,即語數外+物理化學或歷史政治;2000年開始實行“3+小綜合”,即語數外+物理化學生物或歷史政治地理;2002年“3+大綜合”;2003年開始“3+1+1”,3是指語數外,“1+1”就是6選2,有15種組合,以原始分計入高考成績,“棄理從文”之風漸起。

2008年以來,江蘇高考還是“3+1+1”,但含義變了。3是指語數外為高考學科,理科數學200分語文160分(文科數學160分語文200分),外語120分,總分480分。一個“1”是在物理、歷史中選一科,另一個“1”是從化學生物政治地理中選1科,理論上有8種組合,實際上主要是物理化學、物理生物、歷史政治、歷史地理4種組合,選考科目參加學業水平等級考試,每科成績分為ABCD四等。比如考重點大學要求2個A,不同檔次的學校對2科等級要求不同,在滿足學考等級要求的條件下,高校根據語數外的總成績錄取新生。針對上述政策江蘇各地高中增加數學、語文、外語的課時,減少理化生史地政的課時,於是江蘇學生的理化生史地政整體大幅下滑,重點大學在江蘇錄取計劃逐年減少。如此奇葩的方案,遭到學生、家長、老師及社會各界的強烈反對,但由於教育廳廳長的堅持,加上主管部門的支持,從2008年執行到現在。我們不得不說我們的決策機制有問題,有關方面的公務員、專家也應該很好地反思。江蘇2008方案問題出在選考科目不計入總分,選考科目實行等級制,幾十萬考生只分4等,區分度極差;語數外總分480分,兩文一理區分度比較差,直接後果是:分分必爭。

為使學生重視學考學科,江蘇08方案將學業水平測試與高考掛鉤,最初是“6A加10分”, 但除此以外均不加分,即使5A也不加分;2010年改為“1A加1分,4A加5分”。學測與高考掛鉤的加分政策,造成學生的考試壓力提前至高二,與減負的初衷相悖,尤其對於尖子生門門是重點。根據蘇教考(2018)19號文件明年開始學測與高考脫鉤。

應該說江蘇作為高考改革的急先鋒做了艱辛的探索,教訓深刻!我們的學費不能白交,一定要吸取教訓!應該說江浙滬高中生出國的比例遠遠大於京津粵,是與高考改革有關的。

江蘇省委婁書記講:高考十年五改,教師無所適從,家長怨聲載道,我們追求標新立異,折騰過多,美其名曰改革,實質為折騰、亂折騰。現在問題到了非解決不可的程度,我們要全面認真反省。

江蘇省的新方案:統考語數外,語文、數學各150分,外語120分;理科物理、化學各120分,從生物、歷史、地理、政治4科中選1科90分;文科政治、歷史各120分,從地理、物理、化學、生物4科中選1科90分;總分750分。這個折中的方案好!

江蘇省委婁書記實事求是、有擔當、有情懷、懂教育、有勇氣、有魄力,為江蘇省委書記點贊。只有實事求是、調查研究、走群眾路線才能真正解決問題,江蘇省委為其它省市樹立了榜樣,各地都應該反思本輪高考改革。

這些年改革使江蘇教學質量大幅下滑,現在江蘇考全國卷並沒有優勢。當然考江蘇卷和全國卷對在江蘇錄取多少新生無關,招生計劃是確定的。


王學森高中物理


從考生的角度講是一樣的,因為本科入取數是高校決定的,而不是由考卷的最後得分決定的。

但是對於具體的考生來說是有區別的,因為每種考試都有些人適應,有些人不適應。

對於高考是否成功不在於能讓多少人考上大學,而在於能否最大程度的提現公平,最高質量的滿足高等院校生源需要。


恆澤22


有影響!江蘇考生用全國卷,考上本科大學的升學率,一定比用江蘇卷的高!因為江蘇卷比全國卷難!


竹林堂堂主


目前來看這是一個假設性問題。

江蘇作為高考自主命題的省份,且處在新高考週期,與其他施行舊高考考制的省份不可能共同同一套命題。


老閆說高考


沒什麼用。江蘇的制度 這麼多年來 造成輕理重文的後果 不可預估,名校減少江蘇名額的後果慘痛,大批潛在的理工人才被提前出局的危害更是巨大。


pandax1


培養出小孩生活能力也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