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多少人只是因為頭腦發熱而進了支付(POS機)行業?

支付行業發展到現在,從業者進進出出,有人帶著賺到的錢轉行,有人帶著其他行業賺到的錢進入,有人虧得房子車子搭進去繼續死撐,有人虧著虧著放棄了離開,有人得過且過繼續耗下去,還有人賺的彭滿缽滿換車換房。而回顧我們當初做支付,到底是如何進入這個行業的呢?

今日小編在七嘴八舌交流7群中看到有幾個代理在聊這個話題,到底大家是如何開始進入這個行業的?是被支付行業的人忽悠這個是管道收益可以躺賺而進入,還是說自己研究很久做出的決策,或是本身從事相關支付金融行業順帶做起,亦或者參加了個某個產品的發佈會稀裡糊塗就做了呢……相信每一個支付人都有一段“動人”的故事。


有多少人只是因為頭腦發熱而進了支付(POS機)行業?


而今天小編不講故事,就跟大家聊一聊,有多少人只是因為當時頭腦發熱而做了支付行業。

前幾年發佈會模式還不怎麼火的時候,代理商簽約一代動輒就要10萬-30萬不等的代理費或者保證金,很多人都會深思熟慮後才會確定是否簽約,而就不做了,有些可以全退,有些可以退一部分,還有後路可走。比較出名的就是樂富了,省代就要30萬。而活下來的現在多數都是大佬,或者地方上小有名氣,離開的也基本已經賺到了錢而離開。整個行業也算是繁榮,賣機器賺錢,再拿點分潤,堪稱支付行業的黃金期。

而這兩年簽約代理,既不要保證金也不要代理費了,換成提貨即可做代理,無論做一代還是做二代都得提貨,而提貨提得越多就政策越好,所以很多人在招商經理或者發佈會現場的“忽悠”下,毅然簽約,提貨多少多少臺,成了某個產品或者某個支付公司的代理商。

而提貨後,除了本行業中早已掌握方法開始創業的從業者來說,都做的順風順水,而對於新入行的代理商來說各種問題接踵而至。比如剛準備招業務員裝機,發現貨沒有想象中的好推,發現市場幾近飽和,發現產品沒有招商經理介紹的那麼好,發現政策拿低了少賺了很多錢,發現業務員推著推著就辭職了,還發現連自己都裝不出去幾臺……

可是95%以上的情況下,這個貨是退不掉的,不要問小編為什麼不能退,這個你得跟你的上級溝通,當然了外面吹噓的再好,最後真不會有超過5%的代理商或者支付公司願意給你退貨。

既然退不了,那隻能硬著頭皮接著干支付行業,要麼就把貨賤賣了或者就當這筆錢打水漂了,當然了這種剛入行就直接退出的基本幹啥都虧,畢竟太容易信任別人,也太容易放棄,當然了除非產品確實沒法推廣,純粹被騙,那放棄也是無奈之舉,但是自己沒有毅力又摸不著門道的,只能怪自己了。

既然貨已經在公司了,那麼當務之急先把貨鋪出去吧,可是機器太多了,自己做不完啊,那就找個下家來接盤吧,能回本也好,總比虧掉強吧。然後也開啟“忽悠”之術,拉一個又一個小代理入行。當然了在這個過程中,也有代理找到了方法把貨鋪出去了,也有代理商覺得虧點錢就當買個教訓,總之,順利把貨出去了大部分以後也算真正的進入了支付行業,沒虧多少錢,也沒賺多少錢。

正式進入這個行業以後,一般人不會輕易退出,畢竟原來的行業已經很難做了,而支付行業也不是特別難做。繼而開始做下一個產品,這個時候一般代理商都能明白提貨多少不是最重要,“輕”庫存才是重點,出不掉的貨都是成本,賺到手的才是利潤,分潤多萬1少萬1 都不是真正的利潤,庫存出不掉成本也搭進去。最終,這些人雖然入行不易,但是在支付的道路上越走越有感覺,最終成為了行業的翹楚。

但是同樣,也有人頭腦一熱,貨提回來以後,各種方法用盡想還是出不掉,然後開始平放政策,甚至虧結算價高返現出貨。可是就算這樣,結果還是不盡如人意,最後開始給下面代理商壓貨,玩套路,不發分潤,犧牲了一個又一個代理商,口碑一塌糊塗,員工也不願意再幹,最後使自己也離這個行業漸行漸遠。

最後小編想說,支付行業雖然看似不易,其實多數情況下是世界太大,誘惑太多,自己太貪心,為了得到更多而後虧得一塌糊塗。而真正在這個行業混的好的,月入十萬二十萬的甚至上百上千萬的大佬們,也都是從一點一滴積累起來的。

縱觀這幾年每家支付公司手刷產品的激活率,也就30%-40%,不會出入太大,也就是說50%的手刷都成了電子垃圾,有些慢慢壞掉,有些回爐鍊金,還有些三塊五塊白白便宜了那些倒賣二手機的。而代理商無論一級還是二級三級都是全款買的機器,最終都浪費了。因此還要談起那句老話,提貨量不是重點,激活率才是王道,別讓你的庫存躺在家裡睡大覺。

做支付頭腦發熱只可以有一次,但每次都頭腦發熱,註定是賺不到錢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