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一個製造手機的廠商為什麼要研發5G商用?

星空夢150616054


人和人的差距就體現在這裡,現在還有人認為手機是華為的“副業”,我一直在糾正這種看法,至少華為手機業務(消費者業務)已經成為華為重要收入來源之一,但你反而認為華為是手機廠商,為何在致力推動5G的商用,你難道不知道華為是“吃這碗飯”的麼?這還用問麼?

曾經華為是不打算做手機的,但“沒有手機別人就不合作”使得華為不得不涉及手機業務,但那裡的手機業務完全是累贅,手機外面不能貼華為logo,別人讓怎麼做就怎麼做,就掙些辛苦錢,儘管如此還會面臨運營商的砍價,這使得華為曾考慮把手機部門“打包賣出去”,但知名度不高誰願意買呢?

華為做得對的無非是三件事:1.沒有賣掉手機部門;2.不再為運營商生產定製“白牌”手機,成立自己的品牌;3.把海思芯片用於手機上。

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華為在手機上的成功並非動動嘴就可以了,華為選擇從芯片上自主研發目前除華為外也只有三星和蘋果取得成功,而它們三家恰好是世界“三強”,這可能也是還有人認為華為手機才是“主業”的原因吧。


書蟲數碼評


這個問題有一個很大的錯誤,必須先提出來。華為不僅僅是一個手機制造商,華為其實成為手機制造商的時間很短,只有幾年。

但是在過去的20多年,華為一直是一個電信設備的供應商。也就是說,我們今天使用的中國電信、中國聯通、中國移動的很多基站,都是使用的華為的設備。

因此,為啥華為不研發5G商用呢?

既然問題不專業,那我們就先要來介紹一下華為

現在的華為擁有四大主要的業務線,分別是:運營商業務、企業業務、消費者業務和無線業務。每條業務線當然都非常的重要。最新的業務線是消費者業務和企業業務,而華為最早的業務其實是運營商業務。

運營商業務是什麼呢?

其實就是我們開始介紹的,為電信運營商提供設備支持。可以說,華為現在已經是全球數一數二的電信設備提供商了。根據相關數據統計,2017年,華為擊敗愛立信成為了全球排名第一的電信設備提供商。

可以說,這才是華為真正的讓我們驕傲的地方,真正的世界第一。

企業業務是什麼呢?

其實就是生產銷售一些企業級的交換機、路由器、防火牆等等設備。以前,華為主要還是做的電信級的業務,因為有這方面的優勢,加上企業對於網絡需求的提高,所以就開始進入到企業業務這一塊。

消費者業務呢?

消費者業務的其中一塊就是這個問題中提到的手機了,其實就是一些面向於C端消費者的產品製造和銷售。當然,手機肯定是華為消費者業務中現在做得最好的。華為在這個領域其實進入比較晚,但是現在後來居上,通過華為和榮耀雙品牌戰略,現在已經擊敗蘋果,成為了全球銷量第二的手機品牌,僅次於三星。

最後就是無線業務

其實,華為的無線業務,就是從事新的無線技術的研發,5G的技術研發,其實就是無線業務中的一部分了。

華為為什麼要做5G呢?

在3G/4G時代,誰是霸主?高通。高通曾經被韓國罰了將近10億美元,又被中國罰了10億美元,原因都是因為壟斷。

但是又怎麼樣呢?罰完了,高通還不是繼續壟斷。要知道,幾乎所有的3G/4G通訊技術專利,都是高通的,雖然華為製造了電信通訊設備,但是每賣出去一個,還是需要給高通支付專利費的,手機也是一樣。

高通對含有3G CDMA/WCDMA 和4G FDD-LTE的移動終端按5%的費率計算授權費,對TD-LTE的終端收取3.5%的專利費。

這個專利費收得已經全世界痛恨高通,但是又不敢惹高通。蘋果就是因為曾經推動調查高通壟斷案,和高通撕破臉了,官司打了好幾年,現在高通在中國要求禁售iPhone的一系列型號的手機,並且已經勝訴。

華為做5G,也是因為在3G/4G時代被高通一直壓著,現在希望在5G時代能夠佔領一點主動權。當然,華為的表現也是非常棒的,華為的5G技術現在可以說和高通應該是勢均力敵,就看誰能夠笑到最後了。

華為如果能夠最終獲勝,也是為中國在全球的地位多築起了一個臺階。


會技術的葛大爺


一看你提的問題,就知道沒辦法和你解釋


窗外-雨滴


對頭條的提問越來越失望。感覺頭條是故意的,正常提問一般不會放上來,故意搞一些提問來捱罵的,吸引人氣,都快沒底線了。能不能搞點專業的問題放上來?


MartinQ123


你的問題問反了。

我教你問:

華為是一個全球最大的通信設備製造商,卻為什麼要去製造手機呢?

額……

這樣問好像也不妥,因為手機也屬於通信設備。

換一種:華為是一個全球最大的通信設備製造商,卻為什麼要去研究5G呢?

額……

這樣問好像也不妥,因為5G也是屬於通信領域,製造5G通信設備是必須要研究5G的。

額……

問題主一個問題:

題主你是一個黃種人,卻為什麼要像黑人一樣每天吃飯呢?



話不白說


這樣回答滿意吧



66599912


中石油一個開便利店的,居然開始賣油了


沒那麼多黑白


1,不發達的地方,或者信息比較閉塞的地方,或者偏農村的地方,很多人對華為確實不太瞭解,首先接觸到的是華為手機,所以認為華為是一家手機廠商,而正在使用的手機信號基站產自華為不知道,只知道移動、聯通、電信這些運營商,所以提出這樣的問題可以理解。

2、華為是全球最大的電信設備供應商,比如我們現在用的手機信號的基站,很大一部分產出自華為。

3、手機業務只是華為消費者BG的一個業務,雖然銷量已經達到全球第二,但是隻是華為業務之一。華為還有企業BG、運營商BG、華為雲BG,經營範圍涉及IT、無線電,微電子,通訊,路由,交換等。

4、全球有超18萬員工,如果加上合作方員工會更多。

5、華為2017年營收6036億。阿里巴巴2017全年收入為1582.73億元,約為華為的1/4。中興2017實現營收1088.2億元,即華為的1/6。小米在2017年營收突破千億元大關,同樣是華為的1/6。華為是中國納稅最多的民營企業,這些事實,都是沒得黑的。

6、無線業務是華為營收大頭,所以華為研發5G是理所當然的事情,也是目前研發投入最多的。


5G頭號


應邀回答本行業問題。

華為並不只是一個製造手機的廠家,華為是一家通信製造業公司。

華為是一家ICT(信息、通信)業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通信製造業公司。

華為的主要業務分為三塊,分別是消費者業務、企業業務,以及運營商業務。其中手機只是消費者業務的一部分,這塊不僅僅包括手機業務,還有很多面對消費者的產品。

華為公司一直致力於ICT基礎設施的研發和生產,經過多年努力,現在是世界上最大的通信製造業企業,就全世界的通信市場佔比在29%左右,排名第二的是新合併的諾基亞公司,佔比26%,愛立信24%排行第三,中興12%排行第四,三星以5%排行第五。

華為是世界上少見的通信業全產品線公司,產品種類基本涵蓋了通信業全部的設備,從數據、交換、傳輸、接入等各種設備,華為都有能力生產,並且華為也是通信業裡很少的可以完整的提出通信解決方案的公司。

華為公司一直投入資金進行通信業的相關研發,在移動通信這塊,從3G時代開始,到了4G就擁有大量的移動通信專利,並且部分專利被寫入4G的核心,到了5G時代,也是3GPP的5GNR中重要的頂級頭部玩家。

我國通信從3G時代開始,慢慢崛起,目前已經在通信業中形成了中、歐、美三足鼎立的局面。在3G到5G時代的這20年中,我國的通信業企業也投入了大量的資金、人力來進行移動通信領域的基礎研發,中國移動、中國電信、中國聯通、華為、中興、大唐等企業都投入了不少的精力進行研發,也形成了龐大的專利庫,以對抗歐美的通信業巨頭。

總而言之,華為其實先是通信製造業公司,後來才成為手機廠家的,只是通信設備都基本在機房中,普通人接觸不到,反而誤會了華為就是手機生產商,其實這都是因為不瞭解產生的誤會。

以上個人淺見,歡迎批評指正。喜歡的可以關注我,謝謝!

認同我的看法的請點個贊再走,再次感謝!


通信一小兵


應該是:一個研發5G電信設備商,為什麼要賣手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