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才上四年級,已經讀了八百多本書了,是不是讀太多了?

成之隆


您好,作為一名常年為中小學生閱讀做指導的兒童閱讀推廣人、閱讀興趣激發者和全國寫作閱讀培訓師,我將給您一些中小學生閱讀參考建議。

我見過一些孩子,小學和初中時,學習不是特別出色,作文也寫得很一般,到了高二高三,學習成績開始突飛猛進,學習能力驟然爆發,作文能力也急遽提升,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他們在小學和初中那將近10年時間的大量閱讀。

這些孩子不僅讀書多,且讀的多是優質書,閱讀範圍也很廣泛,所以在後期的綜合學習實力就非常強。

家長要用三個指標去衡量孩子的閱讀是否優質:閱讀質量、閱讀範圍和閱讀數量。

1.閱讀質量要足夠優。

要讀就讀最好的、最有營養的、1本頂10本的書,讀那些在語言表達、想象力、情感思想、知識層面都非常出色的書。

這一點一定要特別注重,有的孩子讀書破萬卷,但學習能力和寫作能力卻自始至終都沒有明顯的提高,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閱讀質量太差。

那些語言表達貧乏、缺乏想象、思想淺薄的書讀得再多也沒有什麼益處。

所以,讀書質量一定要放在第一位。

如果不會選書,可以多讀一些中外名著,這些千百年來流傳下來的、全世界兒童都在閱讀的名著名作,是經過全世界讀者的檢驗的,多讀一些總沒錯。

2.閱讀範圍要足夠廣。

中外名著、名家名作、名人傳記、天文地理、人文歷史、生物化學等各領域的書要廣泛涉獵。

這樣孩子才能形成綜合學習能力,各學科都會學習得輕鬆又出色,寫作能力、閱讀能力也會同步提高。

3.閱讀數量要足夠多。

在閱讀質量和閱讀範圍確保足夠優質、廣博的情況下,一定要多讀,因為量變產生質變。

孩子讀得是否優質,您可以看看那些最為著名的中外名著,孩子是否讀過。

中高年級的孩子具體應該讀些什麼書,您可以參考豐非繪製的閱讀地圖

以上列出的只是少量的一部分書籍,中小學生需要閱讀的圖書實在太多,林林總總,無法用一幅圖表涵蓋。想要更多書單,可以關注公眾號:寶貝讀書會

豐非將為0—15歲的孩子推薦3000本童書。


豐非說


“孩子才上四年級,已經讀了八百多本書了”

這個真心有點太厲害了!

才上四年級,那麼也就是說孩子基本上是9歲到10歲之間,那麼就算題主從孩子一、兩歲就給他讀書聽,那麼我們算一下,題主家的孩子每年至少要讀完將近100本書,也就是3天一本!

我絕對不信這些書都是繪本、漫畫等一些低幼的書,一定會包含很多大量文字的書!

佩服!佩服!

這種情況說明這個孩子對於讀書是“真愛”!

愛讀書的孩子都錯不了!

愛讀書的孩子背後也大都會有愛讀書的父母!


我覺得既然孩子如此喜歡讀書,那麼就不要在乎是不是

“太多了”,只要孩子願意看,並且沒有影響做其他的事情,那麼就讓孩子繼續看下去好了。

讀書這種事兒,哪有“多不多”一說啊,上不封頂!

只不過隨著孩子年級升高,特別是現在都已經上四年級了,那麼在如此強大的“輸入”保證下,完全可以讓孩子在“輸出”上進行一些練習了。

比如寫作,比如閱讀批註等等。

並且在一些比較好的書上可以嘗試進行“精讀”練習,可以通過一些參考資料、閱讀賞析、閱讀指導等讓孩子深一步的去享受閱讀。

比如同樣是讀一本《老人與海》,孩子看完就看完了是一種讀法;孩子讀完之後談談感受也是一種讀法;孩子讀完寫一篇讀後感也是一種讀法;孩子讀完之後又回過頭去精讀、批註一遍也是一種讀法;孩子讀完之後再看看那些資料,然後再思考思考、總結總結什麼的這也是一種讀法……

讀到什麼程度才算合格?

不好說,因為同樣一本書,根據一個人的年齡、閱歷、環境、心態、文化儲備等等再去讀的時候感受都是不一樣的。

總而言之,題主孩子真的很了不起,我相信孩子了不起的背後是因為父母的了不起!


隨便看看微笑不語


我是江蘇省全民閱讀推廣人、江蘇省中小學閱讀推廣專家委員會成員。同時也是有著20多年教齡的語文高級教師。

看到您的孩子才上四年級,就已經讀了800多本書。我首先要恭喜您,您有一個愛讀書的孩子!這是無比幸福的事情。這是一件大好事!希望能繼續保持。

那麼回到問題的本身,孩子讀了800多本書,多嗎?

我的回答是:不多!完全可以更多些!

我小時候就特別愛讀書,那時候條件艱苦,只要能找到的書,我一定如飢似渴的讀完。甚至只要有字,舊報紙我也會讀完他。

閱讀給我帶來的好處就是,我的學生時代語文成績特別好。而且,只要是侃大山,其他同學只有聽的份。完全插不上嘴。這種情況一直到大學、到工作單位。

直到現在,我依然保持著良好的閱讀習慣。每天不管多忙,一定要抽出1-2個小時的時間閱讀。

下面給您的孩子一些閱讀方面的建議:

1.要細心呵護孩子的閱讀興趣,不要輕易去打斷他。

2.不要規定孩子去看什麼書,青少年讀書要儘量雜一些。

我常和學生說,除了“黃賭毒”不能看,其餘的都能看。只是有些書,不需要過多的讀,瀏覽幾本就足夠了。

3.不要相信所謂專家的推薦,不要只讀名著。

有些專家自己不讀書,還煞有介事的給孩子們開書單。那些書,自己都不喜歡讀,卻讓孩子們去讀。真的不應該。

4.要大量的讀書。

說實話,雖然您的孩子比同齡人讀書多,但還不是很多。還有繼續上升的空間。希望您鼓勵孩子繼續多讀書。

總之,孩子多讀書,是一件受益終身的大好事。


姑蘇講堂


四年級的孩子大約10歲左右,能夠讀800多本書,說明孩子掌握了大量的文字,有了一定的閱讀能力,這是件好事,教師和家長都應該給予鼓勵和支持。

在孩子們成長的階段裡,應該提倡多讀書、讀好書、好讀書,讓他們在讀書中進步。

1、多讀書

兒童的閱讀量大,孩子對中國語言文字的掌握才能牢固,能夠提高語言表達和邏輯思維的能力。

2、讀好書

讀書要講求質量,尤其是少年兒童,他們的思想單純,鑑別能力不強,容易受到誘惑。所以家長和教師要為他們把好讀書的質量關。為孩子們提供思想內容健康有益的圖書,為他們樹立正解的人生觀打下基礎。

3、好讀書

這個“好”是愛好的意思。從最初孩子由家長和教師引領讀書,漸漸過渡到孩子們真正地愛上讀書,讓閱讀成為一生的習慣。不但能夠廣泛涉獵各種內容,更能夠自覺去粗取精,去偽存真,提取出書中思想的精華,為自己所用,在讀書中不斷取得進步。


遠方老師在美國


做為一個兒童學習能力訓練師,我確定一個四年級的孩子讀800多本書並不多。

我家小孩一歲開始陪伴閱讀,四歲開始獨立閱讀,現在小學三年級,家裡買的書大約700冊,再加上學期內每週去圖書館,寒暑假都有在圖書館一邊做志願者一邊讀書。粗略攏一攏,已經讀過不下1000本書了。

這個孩子的眼界明顯的寬廣,情商發展水平高,用老師的話說就是:“綜合素質高”。讀書瞭解科學,瞭解歷史,學習俗語,學習文化。

對他來說現在最感興趣的內容就是初中的物理和化學、歷史,在那些科學書上他能瞭解光怪陸離的世界,能瞭解繽紛多彩的歷史文化。

帶著出門去旅遊,在別的小孩子厭煩的人文景觀裡他玩不夠,跟著導遊一邊聽一邊問。他和每個年齡段的人都能做朋友,對每個現象每個職業每個人都保持接納和好奇。

孩子內在世界的豐盛,不是一天兩天積累起來的,也不是一天兩天看得出來的。懷才如懷孕嘛,時日久了,這個孩子的豐富內涵就會通過他的表現呈現出來了。(圖片為國慶節參觀山西省科技館)


黃衣心理


我個人認為本書是一方面,字數也是一方面。單純說本書,字數也要考慮。一天讀萬字我認為可以達到,但萬字有可能是5本書,也可能是50分之一書。這還不算重複閱讀率。別考慮度多少本,只要孩子能自覺去閱讀,自然差不了。

我家五歲半,每天都會自己讀,不管是新的還是舊的,她們喜歡就讀嘍。卡梅拉,童話,西遊記,十萬個為什麼等等。


雙胞胎之父


讀書多是好事,在閱讀這件事上,家長不必過於盲從量的積累。

就像學習英語一樣,拋開理解、深度思維去計算孩子到底背誦多少個單詞,是沒有任何意義的。

孩子讀的書是什麼類型的?是繪本,是小童書還是什麼?這一點家長是要有尺度來考量的。

另外,孩子讀書,是全部粗讀,還是有部分精讀,還是任何深度思維的學習過程都沒有,只是在刷量?


如果到四年級階段,還在刷一些量的閱讀,是沒有意義的,四年街應該進入深度的語言思維學習的過程了,那些一套故事就有十幾本的那種書,對孩子的有效意義在降低,應該調整方向。

但是,如果孩子在閱讀這件事上,深淺有分別,自己愛讀,閱讀習慣很好,寧願 不吃飯也要讀書,這就是好習慣。

家長要從孩子的習慣中,引導到更多元化的閱讀上。

當然,如果是一直在讀的是中文的圖書,自然是不夠的,要讀更多的英文,科普,章節書等等,都跟得上,孩子才能夠的穩,走的快,走的好,走的順暢!

請繼續和孩子一起加油!


九鬥學生心理


首先多讀書肯定是好事,但不能一味的貪圖數量。比如到了四年還在以一些笑貓日記之類的快餐類書籍為主,並沒有多大益處。現在書籍魚龍混雜,選擇書籍很重要。同時,孩子讀書會只注意故事情節,如果有人指點,逐步學會分析文章的架構也很重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