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什麼生活和學習上的建議給準高三的學生?

我們是湖南人


我在想,如果給當年高三的我,我會給什麼建議?

我認為有兩個學習方面的建議,這兩個建議讓我自己從一箇中下等學生考上了所謂的211。

有一位北大學子曾說,當他掌握了這兩個做成事情的底層方法後,他覺得自己考沒考上大學,其實都變得不重要了,因為他所獲得的東西不是像學歷一樣容易貶值的東西,而是足以讓一個人受用終生的東西。

建議1:搞清楚一個問題——“學習到底學什麼?”

搞清楚這個問題,讓很多人體驗過學習成績突飛猛進的神奇,包括我說的那位北大學子,他也是“悟”到了這個問題,才使得學習成績突飛猛進的。

我當時的答案是“有所獲”,學習的本質目的就是要取得“進步”,一旦你清晰地抓住這個點,你就能清晰地判斷哪些事情是有效的、哪些事情是無效的、哪些知識是自己沒有問題了、哪些知識自己還有問題等等。

很多人學習低效,很大的一個原因就是,他們把90%的時間花在了自己本來沒有問題的知識上,而對自己還存在問題的知識點總是識別不了、琢磨不透、輕易放過。

如果想要進一步深挖這個“心法”的威力,你還可以使用筆記本,這個筆記本只記錄一件事,就是自己每天的收穫和進步,這個筆記本讓進步變得可衡量,讓考多少分也變得可衡量,如果你每天都能切切實實記錄5-10頁進步的點滴,代表你正在經歷巨大的進步,如果你發現每天沒有東西可積累,那麼你的學習方法可能出了問題,你可以找到出問題的原因,獲得進步。

建議2:100%把握一個知識點。

一旦你用100%把握一個知識點的態度去學習和考試,你慢慢的就會讓自己對知識點的理解、記憶和自己的思維過程變得清晰起來,很多時候,我們之所以做錯題,就是因為思維太模糊了。

100%把握一個知識點=思維足夠清晰+找到足夠牢靠的依據。

很多時候,我們學東西學得吃力,就是因為我們對基本的知識點沒有深刻的理解,所謂深刻的理解,其實就是要保證足夠的清晰度和可靠度,但很多時候我們學一個東西既沒有足夠的清晰感,也沒有感覺到足夠的可靠感,我們就放過了。

就這兩個心法,我寫過一篇文章,可以看看:

https://www.toutiao.com/i6621859742530683399/

生活上的建議:

認真瞭解和思考一下,自己想要學習的專業,但高中生很多都視野和閱歷有限,最好諮詢有經驗有資格的人,如果你周圍的人很難提供靠譜的建議,不妨網上找人諮詢,我高中的時候,就犯了一味埋頭學習,而隨便報了一個專業的錯誤。


吳光於精進筆記


高三是一個人一生中的一個轉折路口,尤其對於家境一般的孩子來說,是一個出路,一條活路。

想要把高三利用好,決勝高考並不容易。需要毅力,恆心,好的學習方法,更重要的是心態。

高三學生切記不要不要患得患失,情緒隨著成績起起伏伏,要堅信,只要努力最終會有回報。抱著一顆付出即無悔的心態義無反顧地走下去。

方法方面著重抓基礎,高考原題要反覆做透,做題發現問題及時回顧知識點,回顧知識點時要參照教材或找到筆記,不能一帶而過。做題不停直到高考結束,哪怕是過節、過年等等,停下來容易手生。

祝福高三考生夢想成真。



米老師談教育


高三後,進入了全面的複習階段,知識多,題量大,上課節奏快,需要學生一個全盤的學習計劃。一是要有各科的學習計劃周計劃,分配好各科的學習時間。一個晚上想六門課程都複習好是很難做到的,在完成學校作業的情況下,還能複習好2-3科就非常好了,這就需要學生安排好學習哪些科目。也不能簡單的平均分配時間,畢竟思考題目比記憶知識點花的時間多。二是要有每天的作息計劃,從早上起床到晚上睡覺,每個時間段做什麼,學習什麼,是複習,還是預習,都要具體。否則,到了自習的時候,什麼都想學習,又覺得任務很多,不知從哪科開始。三是要有一個補自己短板的計劃,自己哪科不好,尤其是高三第一學期需要多花些時間去學習。


楊開臣高考數學


你有什麼生活和學習上的建議給準高三的學生?

這確實是一個有意義的專業問題。我之前說過這個問題要從時間規劃、學習方法、身體心理調節、與老師定期彙報學習心得、每次模擬考後如何總結等方面來回答好這個問題,12月4日在我的回答中已經從時間規劃上給出了高三同學一些建議,有些家長很感興趣對我進行了關注,感謝大家的支持!

原高三的同學如參加完了高考之後,高二年級學生就可以稱為準高三的學生,他們將面臨開始第一輪複習了。如果要我給準高三學生生活方面的建議,我強調身體與心理方面的調節:

高三,生活上要注意身體與心理的調節。對於多數學生而言,明顯會有一個大的轉變,那就是變得“懂事”了,也就是不那麼調皮,更能按老師的要求做了,不在偷懶了。就其原因,主要是高考臨近,原來還遙遠的高考就在眼前了,當然,這也有學校高考動員會的功勞。但是另外一個方面的問題又出來了,許多學生經常感冒,不是消化不好就是頭痛難受,等等,需要請假外出看病。一個班一週都有幾人次吧。為何會這樣呢?其實與高三學生吃飯不規律、胡亂吃、把零食當主餐吃有關。同時又不加強鍛鍊,身體裡的“寒氣”在作怪。另一方面,心理壓力又比較大,大家都在使勁學用功學,總感覺自己今天又要滿後別人了,於是吃不好睡不足,白天容易困,晚上又想看書睡不著,長此以往,產生神經衰弱,嚴重影響學習的效果!

消除這種現象的方法可以是加強體育鍛煉。可以組織班級與班級間的籃球、羽毛球、乒乓球、足球比賽,這種比賽一般時間長,能延續一週,它可以有效的調節心理緊張的狀態。如果班級組織不起來,也可以用自我鍛鍊的方法來調節,那就是下午課後參加慢跑,越慢越好!跑時可以聽聽QQ音樂,或聽聽喜馬拉雅等等語音課程,對學習也有提高作用,這種運動方式特別有效。

另外,其他的生活方面也要注意一下。比如說秋天來了,北方南方都慢慢的要降溫了,原來睡的竹涼蓆,一定要墊上棉絮,讓睡夢中的背不著涼,這樣白天頭就不痛,會更有精神聽課。年輕人一般晚上是不醒的,但如果睡得不舒服,可能自然就會醒上一兩次,睡眠質量就不高,學習效率受影響。這方面家長要提醒一下,或者深入宿舍去幫忙墊上棉絮,做好後勤服務工作。

如果是住校生,要適當給一點“零花錢”,因為學校經常要交一點班費或資料費什麼的,有零花錢就不需要次次電話

家長交錢了。讓高三學生心裡只裝與學習有關的事。

如果每週回一次家的住校生,回家後父母可以適當改善一下伙食,因為住校生活較為艱苦,週期性回家吃點有營養的有味的菜,這是人之常情吧。回家後可以多吃點水果,維持體內維生素的平衡,對身體也很有好處。

住校生回家了,父母儘可能要與小孩一起共進晚餐或午餐,因為在吃飯時父母問小孩一些問題,感覺會比較隨意,小孩也會比較輕鬆的回答,父母更能聽到他(她)真實的內心想法,同時這種不經意的交談,也很能加強小孩與父母間的感情,側重聽一聽小孩對學校對老師的看法,如果有什麼不如意之處,也可以從中開導學生或與老師交流加於改善。這裡要注意談話的方式。不該問的不要問,比如,你為什麼都考這麼差?為什麼這麼粗心?在學校有沒有談男女朋友?

當然,生活中還有很多家長與高三學生要注意的地方,不能一一例舉。如有不同意見,也可以留言,謝謝!


師範生活


一句最重要的話:堅持不下去的時候,再堅持一下。每當想要放棄的時候,想一想別人考取名校的風光場景,自己落榜的時候,這種悲傷難以想象,想一想心裡都是一驚一驚。

不管別人學了多少,都別急,要有自己的進度表。焦急和煩悶是正常的,一定要穩住。高三那麼辛苦,考試一定不要多想,能寫多少寫多少,千萬不要想,我不行,也不能和慌張。你付出那麼多,在關鍵時刻掉鏈子多不值得。還有就是一定要踏踏實實學,不能有一點進步就沾沾自喜,也不能因為一次老師不行就一蹶不振,認為努力學習沒用。有扣分點,就說明你有進步空間,你應該慶幸這不是高考。考不好,晚上哭一場,第二天滿血復活。


雲柚536


注意學習、休息、鍛鍊身體的關係,擠點空鍛鍊一下。做學習的主人,不要太被動,教師佈置的任務是針對多數學生,不一定適合你自己,你可以根據自己的基礎和能力微調。做好計劃,學會自我監督、自我評價、調控,保持清醒、穩定的學習狀態,情緒少波動。記住:高考不是終點,只是馬拉松的一個階段的終點。可以稍微調高你的期待目標,努力實現它,或許你會驚訝你的潛力。


一切盡在不言中156


進入高三,高三是複習階段,是對高考前的衝刺,知識多,題量大,要對自己作一個全面的周息計劃,再做一份日息計劃,像什麼時間該做哪科,另外還要補習差的科目,調整好心態,爭取一次考入自己心儀的大學!


愛上DIY


生活上吃好,但不要飽,容易犯困。學習上要心靜,抓住主幹,構建知識網絡,細心讀題,認真思考問題。多加練習,掌握得分要點。


q3353226


一定要把控好休息和學習, 因為你不知道自己會在哪一秒崩潰。 偶爾的逃課我都贊成! 只要你回來以後加倍珍惜流失的時間。 複習麼,說太多都沒有用,還得看自己。 貴在堅持,其他都沒有用。


極品懶蟲L


利用好上課時間,在休息時候該休息休息,但儘量別放肆的玩遊戲,而且早起影響上課效率的話可以掐點去上課,但一定要利用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