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德綱學歷不高,為什麼給人文化底子很深、說話很有文化的感覺?

冷麵笑匠


郭德綱的名字可以說是家喻戶曉。他現在是中國著名的相聲演員。

他的相聲常常從小處著眼,依託豐富的想像,針貶時弊,令人回味。而且在給數億人帶來歡樂的同時,也使人受到啟迪,接受教益。

另外,他還是影視劇演員,以及電視脫口秀主持人。

據知情人士透露,郭德綱學歷並不高。

但是郭德綱卻會引經據典,詩詞典故張口就來,古文小調也能說上幾句。他整體給人很有文化的感覺。

這是為什麼呢?下面有書君就跟大家一起來聊一聊這個話題。

一、 從事相聲這個行業,本身就是一個知識積累的過程。

相聲講的是“說、學、逗、唱”,因此有人認為相聲就是一門耍嘴皮子的功夫。其實則不然。說相聲的人在學習的過程當中,要反覆練習好多的段子。

這些內容本身就五花八門、包羅萬象。

比如有的要用到詩詞歌賦,有的涉及到歷史、地理知識,還有的牽扯到民俗文化。

所以,這就決定了說相聲的人一定是一個雜學家,什麼都會懂一些。

久而久之,知識就會積累起來了。

再者,傳統學相聲演員不但要會說相聲,還要會寫。

你要寫《批三國》首先得把《三國演義》讀完吧?因此,文化知識也是職業發展的需要。這就倒逼著相聲演員不斷提高自己的知識水平與文化素養。

郭德綱從事相聲行業二、三十年,而他本身又是一個天資非常聰明的人。

在這個過程中,他學到了很多的知識,並學以致用。這就讓人覺得他很有文化。

二、郭德綱的人生經歷豐富,增加了他的閱歷及內涵。

郭德綱出生於1973年,在他很小的時候,父母發現他嘴皮子比較利落,就打算讓他在這方面有所發展。

於是6歲的郭德綱就開始學習評書。後來他又學過西河大鼓,還學過京劇、評劇、河北梆子等劇種。

可以說,郭德綱混跡文藝界多年,自然是見多識廣。

接觸各個行當,豐富了他的閱歷,使他形成了自己的知識體系。

郭德綱是一個有著強烈事業心的人。他從一無所有,到22歲開始獨自去北京做“北漂”,一年之後又創建德雲社,以及10年後在相聲界異軍突起。

其間的起起落落,以及豐富的人生經歷,更是增加了郭德綱的內涵與人生經驗。這些都是一筆無形的財富。

一個人有學歷,並不一定有文化。學歷更多的是一種知識的教育,而文化的內涵更豐富。所以我們經常說,有知識,有文化。

三、郭德綱勤奮好學,日程月累,形成了自己的知識體系。

有人說,郭德綱的書房比劇場大。這話可能說得有點誇張,但足以說明郭德綱是一個勤奮好學的人。

郭德綱自己就說,他從小就跟同齡的孩子玩不到一塊兒。他不會抽菸,不會喝酒,不會打牌,不會跳舞,也不願意參加應酬。臺上說相聲,臺下琢磨相聲,在家就是看書。他最喜歡的書就是清史,以及《二十四史》等書。

這些閱讀,也是他出口成章的底氣。

郭德綱說過一句話:人拼到最後拼的是文化。因此,他雖然學歷不高,但是經歷豐富,這就增加了他人生的厚度。

這些人生的積澱構成了他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再者,他不斷充電,學習各種知識,增加了人生的儲備。

現在觀眾文化素質普遍提高,對相聲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就要需要,相聲這種曲藝形式,讓人們在享受歡樂的同時,更能得到文化的滋養與薰陶。

這樣,一個相聲演員才能走得更遠,一個行業才能得到長足的發展。

作為普通人,我們也要不斷學習,豐富自己。做一個有文化、有內涵、有修養的人。在人生道路上,寫下屬於自己的華彩樂章!

有書君語:對此問題你有什麼不同的見解呢?歡迎在下方留言評論,別忘給有書君點個贊哦~關注有書君,私信回覆句子,有書君送你一句特別的話


有書共讀


郭德綱一直在看各種書,記得有一次採訪于謙,記者問于謙一般不演出你們都幹嘛去,于謙說:我一般都是跟幾個朋友喝酒聊天唄,到是我一般都不叫德綱,德綱的愛好就是看書,郭德綱也說過自己是個內向的人,可能各位不太瞭解內向的人,其實內向的人多數都是天才,他們的內心活動特別豐富跟劇烈,郭德綱沒事就愛待在書房裡,一看就是一天,這種人能成功,人說:一個成功者首先得是一個愛讀書的人。只有閱讀吸取知識你才能說出的話讓人聽著有嚼頭,不會說一聽就煩,生活中有很多人說的話,很空洞,聽著特別沒勁,自己改在那裡美呢,不要太在意學歷要始終都有學習力,老話說的好:活到老,學到老。學無止境。看一本書相當於跟一個作者聊天,看一百本書相當於跟一百個有思想的人聊天,你說你得有多大的進步,多看書吧老鐵們,


乾洗店帶店指導老師


郭德綱的最高學歷是小學,因為初中他沒讀完,但學歷跟文化是兩個概念。學歷高的人未必真有文化,文化高的人也未必一定是高學歷的人。

一個人有沒有文化,首先看談吐,其次看他的知識儲備。郭德綱顯然在這兩方面都有過人之處,所以給人的感覺是他很有文化。他寫的詩,很多人看不懂,他說的話寫下來就是一篇文章。

我看過兩張照片,拍的是郭德綱家的書房,書架上的書的確不少。書中自有黃金屋,愛讀書的人有文化,這一點應該沒啥異議。書看得多,至少他的知識儲備比不看書的人多。

此外,郭德綱還有一個別人不具備的優勢。他是先學的評書,後學的相聲。7歲時,他就開始學評書。起先,他在師父高慶海家端茶倒水乾雜活。每到週末,高家都要來好些位評書藝人,大家在一起交流切磋。這些人要是活到現在,應該都是國寶級的人物,可惜當時沒人重視他們,但對郭德綱來說卻是一個千載難逢的好機會,他邊幹活邊聽書。小孩兒記性好,聽多了也就記住了,而且能記上一輩子。這就是郭德綱能出口成章的最主要的原因。

當然,有文化的人還得有懂道理,明是非。我們常說的德在前,才在後,德才兼備才能德藝雙馨。


蕭陶


郭德綱的學歷是不高,學習成績也一般,但為什麼講相聲文化底子好,我認為是:

興趣+天賦+勤奮。

天賦

郭德綱父親郭有源曾回憶:他8個月的時候,就會說話,看電視看一遍就能記住,到兩三歲的時候,會很多別的孩子都不可能會的事情,比如能夠看報紙、查字典、念拼音等等。到了五六歲的時候,別人家辦喜事,喊郭德綱來一段,他毫不畏懼,開嗓子就唱。

興趣

郭德綱小時候,父親常把他撂在劇場裡,戲曲、曲藝各種演出,沒想過郭德綱相當著迷,逮著什麼看什麼,耳濡目染。

從小對戲曲很著迷,他會把被單披在身上,臉上綁了一個枕巾,別人都不知道他在幹什麼,結果他說他在學唱戲,被單就是披風,而枕巾就是他的鬍子。

父親郭有源曾說,郭德綱小時候對於文化相關的書籍抓住就不放,可以一直看一天不挪地,連飯也不吃。他對於相聲之外的東西不大感興趣,但只要是有關相聲的,他就是不吃飯不睡覺也要鑽。

勤奮

郭德綱父親郭有源回憶說:我騎車帶著他的時候,他總是念念有詞的,我問他在唸什麼,他說是在背(相聲)段子。

郭德綱拜師求學時,給老師收拾屋子,抄過從常九爺(天津著名相聲演員常寶豐)那借來的內部資料“四大本兒”。連續三年,每天四五點鐘起床,不管颳風下雪,順著河邊練習基本功夫,評書、戲劇、曲藝、相聲,什麼都學,多累多苦,絕無懈怠。

郭德綱的小學中學學習不算好,他學相聲都是業餘時間自學。母親回憶說:那時候我們經常看見他拿著一摞摞的本子回來,然後一個勁兒地抄,後來才知道他抄的是相聲本子,本子積攢了幾乎滿滿一櫃子。

任何行當裡,有唱主角的就有跑龍套的,全在自己用功不用功。郭德綱小時候就如此用工,還有當年三上北京那時受得苦,郭德綱的文化底蘊都是靠他長年累月用工學習積累下來的。

歡迎大家評論區談談看法:


鸚鵡說秘密


學歷不高不代表不學習。

郭德綱雖然沒咋上過學,但是一直在研究曲藝,向各位老先生學習,自己也平時研讀各種書籍,自學各種小調小曲。而且在家裡有個大大的書房,裡面也存有很多的書籍。正是這些遺留下來的各種曲藝,裡面含有很多的知識,包括遣詞造句、人物歷史等等。況且。

老郭自己也是一個比較沉悶的人,自己閒著沒事兒就去書房裡面待著,不像于謙老師,一天趕好幾個飯局,抽菸喝酒燙頭。

在老郭那裡有很多的評書手抄本,特別的珍貴,金文聲先生留給他不少。

而且老郭平時也喜歡寫寫畫畫。

老郭平時除了說相聲,還經常唱戲,他唱的是麒派,在三慶園其乾兒子陶陽經常在那演出。老郭為弘揚民族傳統文化功不可沒,比那些體制內的真的強太多了。

歡迎大家關注我哦,互相交流,共同學習!


共商韜略




水墨丹青LY


郭德綱學歷確實不高,但是文化底蘊又怎麼能只看學歷呢?那是需要日積月累的沉澱,積蓄而來的。郭德綱的文化底子我想主要來源於三個方面:

一是從小學習。郭德綱1973年出生,1979年就拜師學習評書,1981年開始學習相聲,先後學習了評書、相聲、京劇、評劇等等。在80年代的時候那是實打實的學習的,不像現在經常參加各類活動。

二是工作所需。郭德綱總喜歡說的一句話,相聲拼到最後一定拼得是文化,這是很有道理的。他也堅信這句話。所以工作之餘他很在意文化的積累,每天都會主動學習。相聲演員四門功課說學逗唱,不是那麼簡單的,想要把這個工作幹好,那就必須學好。

三是興趣使然。郭德綱說過,他喜歡相聲,愛相聲。相聲演員的肚是雜貨鋪,這不是空口說的,這是真的。他既然喜歡相聲,導致他重視創作相聲,這就需要他每天的思考與學習了。

喜歡的話關注我哦!


雨天論娛樂


看見這個問題很想回答,姑且說說吧!

多數人知道郭德綱的大名,是從德雲社開始,除了他的相聲讓人津津樂道外,郭德綱也是除金星外,我認為活得最明白的人。我不和別人一樣去百度死答案,在這說說自己的觀點和見解吧!

學歷不高,談吐卻很有文化底蘊,這和郭德綱的人生經歷豐富多彩有莫大關係。

郭德綱在某訪談節目中透露自己,六歲就進入文藝界,八歲開始學著說相聲,拜過多位藝術大師做老師,這期間察言觀色、人情冷暖不學自通。別的咱不說,就拿郭德綱能成為侯耀文的關門弟子這一事,他郭德綱就不是簡單人物,不把四書五經全啃下來,大師侯耀文能收他郭德綱嗎?!

學歷不等於能力更不等於文化。說實話,有學歷的人有文化不代表有能力,然而有文化的人不一定有學歷但一定有能力。

羅胖在《羅輯思維》中說過: 見識永遠要高於學識。

特別認同這句話,不然郭德綱能鼓勵當年只有15歲的兒子郭麒麟初中畢業就輟學,學說相聲嗎。

記得當時媒體因為郭麒麟輟學的事採訪郭德綱,他語出驚人“學歷那玩意就是一張紙而已,要是成績好讀大學,可以。關鍵是成績不好,孩子也不想念,再去上著實沒意思,就為得到那張紙嗎?它能換白米大面填飽肚子嗎?呵呵,我沒有不也挺好的嗎!”

如此開明,活得通透,在娛樂圈實屬少見。

郭德綱的話不無道理,在娛樂圈裡還有一位這樣的父親,他就是童話大王鄭淵潔。

鄭淵潔的兒子上小學時一次捱了老師的批評,兒子委屈,鄭淵潔心裡也不是滋味,於是他大膽做一決定,讓兒子退學,自個在家裡教。

可見,郭德綱、鄭淵潔都認為有沒有學歷不重要,重要的是文化可以自學,一個人看的書多了積累的多了,也就有文化了。

當然,郭德綱的成功不可複製,作為普通人文化和學歷一樣重要,缺一不可。


楚喬說娛事


從問題看,你是認為很有文化是跟學歷有必然關係嗎?學歷不高又給人很有文化的感覺的人很多啊。學歷跟文化高關係不大。

梁簌溟,國學大師,中學畢業,還在北大教授過哲學。



錢穆,國學大師,被稱為中國當代大儒,然而中學都沒畢業,著有《論語文解》。



沈從文,著名作家,小學都沒畢業,可他創作發表了《邊城》《長河》《湘西散記》《沈從文小說選集》《沈從文散文集》等五十多部文學著作和《唐宋銅鏡》《戰國漆器》等6部文物論著。他還先後在武漢大學、青島大學、西南聯合大學、北京大學任教講學,並進入諾貝爾文學獎的終審名單。

還有很多學歷低,文化卻很高的人,這裡就不一一贅述了。

再看郭德綱,同樣,學歷雖低,但別人後天努力啊,讀的書肯定不少,只是沒有給他頒發個類似於學歷的證書而已。

再看看人家的經歷,1979年投身藝壇,先拜評書前輩高慶海學習評書,後跟隨相聲名家常寶豐學相聲,又師從相聲大師侯耀文。其間又學習了京劇、評劇、河北梆子等劇種,輾轉梨園多年。

什麼是文化,讀書固然不可或缺,但經歷也必不可缺,文化是一種綜合素質的表現,書呆子可不是評定文化的標準。文化不止要讀萬卷書,還要行萬里路。


十年寒窗還鑿壁偷了光


決勝網認為對於郭德綱此人來說,一直存在褒貶不一的評價,但在大眾心中,卻有著很深的認識,覺得此人文化底蘊相當深,那麼為何會有如此的感覺呢?

首先,行業起到決定性的因素。眾所周知,郭德綱從事於相聲這個傳統行業,其行業特點十分明顯,文化內容可以說是包羅萬象。而對於郭德綱本人來說,更是集百家所常,將學習進行到底,其擁有如此深厚的文化底蘊,是和平時不斷的努力學習分不開的,就像一個人看得書多了,從自身的,言行舉止也能體現出來,要不怎麼會有“書生氣”一說。所以,自然而然郭德綱學以致用,從而給人此感覺。



其次,和個人經歷有關。我們常聽到一句話,有知識沒文化。所以,光有知識是不夠的,一定要去認真感受生活,增加閱歷。就像古人云的那樣,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紙上談兵永遠是空談,一定要走出去。而對於郭德綱本人而言都很清楚,此人學歷並不高,但卻得出如此高的評價。人們常說知識改變命運,這話確實沒有錯,但知識並不能代表文化。一堆學歷證書,就能代表擁有很高的文化嗎?答案是否定的!文化底蘊是日積月累的,而郭德綱又是嗜書如命的人,自然而然形成了很高的文化底蘊。

最後還可以看出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郭德綱自身就十分喜愛學習,自學了很多,其肚子就像一個雜貨鋪,信手拈來,無不讓人感嘆他的學富五車,知識淵博!

在這裡也不是說學歷就不重要了,想說明的是學以致用,通過各種各樣的學習和積累,文化底子自然就硬了,成功自然指日可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