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少將殺害張自忠將軍,他誓要為其報仇,最終設伏將凶手炸死

1940年,日本人想要速戰速決,用暴力來逼迫中國投降,於是岡村寧次便調集了十多萬大軍發動了棗宜戰役,而這場戰爭直接導致了張自忠的犧牲。他也成為了我國在抗日時期犧牲的最高將領。後來他的遺體被送回到重慶的路上,還有十幾萬軍民自發送行,到達目的地之後,也是由蔣介石親自扶靈。

日本少將殺害張自忠將軍,他誓要為其報仇,最終設伏將兇手炸死

就在大家還沉浸在張自忠將軍犧牲的悲痛當中時,曾經是張自忠部下的何基灃卻已經在籌劃為他報仇的事情了。何基灃之前是師長,就在棗宜戰役當中,他被扣上了“聯共”的罪名,沒有上戰場而是下了牢獄,他不僅僅是張自忠的得力干將,兩人也是好兄弟,或許他上了戰場,結果可能會有不同。

日本少將殺害張自忠將軍,他誓要為其報仇,最終設伏將兇手炸死

但是說什麼都晚了,張自忠在打仗過程中不幸殉國,而重慶方面又受到這個壓力,最終將何基灃釋放,並且恢復官職,讓他去守荊門了。一回到部隊,何基灃便開始著手調查,當時讓張自忠犧牲的日本指揮者是什麼人,知道了對方就是日本以心狠手辣著名的橫山武彥,並且因為棗宜一戰升為副旅團長之後,他就更加生氣了。

日本少將殺害張自忠將軍,他誓要為其報仇,最終設伏將兇手炸死

這個橫山武彥,在中國也是罪行頗多,“土龍寺慘案”就是他一手製造,但是當時正面對戰已經結束,再想要碰見橫山武彥是不可能了,於是他只能選擇伏擊。在1942年的時候,日本開始對華中地區加強控制,橫山武彥駐守在當陽、遠安一帶時,還在不斷製造慘案。何基灃當時在遠安洋坪鎮,曾經和橫山武彥對峙,但是一直都沒有找到合適的伏擊機會,直到第二年開春,新四軍送來絕密情報,橫山武彥將會到荊門去視察。

日本少將殺害張自忠將軍,他誓要為其報仇,最終設伏將兇手炸死

得知這一消息,何基灃知道自己的機會來了,他馬上讓排長帶人去其必經之路處設伏,伏擊隊一直等到凌晨,也沒看到橫山武彥的身影,但是何基灃下了死命令,見不到人就不準回!於是他們從早上等到傍晚,才終於看到了這位日本軍官,原來他確實怕半路遇上伏擊,所以繞路行走。這時他身邊只有幾個衛兵,伏擊人員一直等到他們進入伏擊圈才開槍,剛準備逃跑,身邊的一發炮彈爆炸,直接將橫山武彥炸得什麼都不剩了。

這個殺人魔頭終於被幹掉,而何基灃也如願為張自忠將軍報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