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中國的大街小巷到處是藥店?

1771371


自從國家放開醫藥市場,藥店如雨後春筍般分佈於大街小巷,門對門店靠店,僅從鄉鎮來看,以前服裝鞋帽超市家電等傳統實體店紛紛倒閉或轉租,因為網購平臺徹底擊敗了實體店。現在老百姓除了大病上醫院,一般感冒頭疼就去藥店購買,同一種藥和醫院診所藥價格懸殊,如珍珠明目液醫院8塊,診所6塊,而藥店3塊。這其中貓膩一看便知,因為醫院以藥養醫,藥品銷售方為了業績行賭主治醫生和負責藥品購銷的主管人員,由於醫藥市場徹底放開看到藥品差價和暴利,所以許多資本投入這一塊,於是城鄉到處是藥房大藥店,都想分得一份蛋糕!


風中雨143400211


我親戚開過幾家藥店,算是有些瞭解。我總結了現在大街上滿是藥店的幾個原因:

一,從國家政策層面上講,放權,簡化,准入放開,監管加強。

1.市場監管權力的下放,以前的藥店都以“國營”藥材公司的下屬門市,藥監部門要求方圓500米只允許出現一個藥店,而要幾年這個不成文的規定已經取消。

2.藥品指導價的取消,以前所有的藥品進行零售銷售時,必須有指導價,也就是最好高零售價,價格由廠家定,零售企業不得超過最高零售價格銷售,現在取消這個政策,價格由終端藥店說了算,在考慮競爭對手同類藥品的價格同時,保證其利潤最大化。

3.醫保的普及,城鎮居民的醫保和新農合制度的建立,讓更多的參保居民能夠享受到改革的紅利。

二,從資本層面上講,資本流動的方向就是市場賺錢的地方。

1.開藥店條件相對要求比較高,有一定門檻。要具備專業的藥品知識,對從業人員資格要求高,尤其要配備專業的執業藥師,這些都要資本的支撐。

2.資金雄厚的藥品生產廠家為控制最後一公里,自己直接開設連鎖藥店,或者控股,參股連鎖企業,四處佈局,到處擴張分店。

3.連鎖藥店之間也在互相兼併,控股,導致大魚吃小魚,一個地區只有一家或兩家的龍頭連鎖藥店,其他小連鎖或單體藥店為輔的局面。

三,從消費者層面來講。

1.中國已經進入老齡化社會,僅僅60歲以上的達到2億,這個群體還在日益增長,以看病,養老,健康等所謂的“夕陽產業”正是壯大的時候。

2.中國經過30多年的改革開放,人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生活方式,飲食習慣都發生極大變化,從吃飽到吃好,營養過剩,缺乏運動,導致“三高”頻發,糖尿病,痛風等慢性病越來越多,越來越轉向青壯年。

3.醫院看病,排隊等,程序多,而藥店方便快捷,所謂“久病成醫”,消費者多年的用藥習慣讓他們能夠獲得經驗上的知道。

4.人們健康意識,保健意識的提高,小病,常見病及時治療,不再“小車不倒向前推”。


秦川濤哥


自古以來賣狗皮膏藥的多,改朝換代了,狗皮膏藥店改為醫藥店,此店有大店小店,小則衛生室,大則中小醫院。舉例:有個朋友前幾天因胃病住了六天院就在昨天下午結了賬,共計1153元,農合報銷了586元,具說有的藥還不報銷,共花了567元,他問了護士:你們輸液輸的什麼藥?怎麼這麼貴?護士說:“貴嗎?貴的話也許裡邊有黃金水”。朋友回家後就給胃和言細語的談起心來“胃呀胃,今後請你不要弄猴了,我一年就一畝地的收成讓你是:梢瓜打驢,去一半,你讓我如何生計?”我聽後深有感觸:人啊,簡直就是病不起啊!


昊天196445974


這個現象確實事實,現在無論是大小城市或者鄉鎮,最好找的這是藥店,記得幾十年前藥店是非常少的,一個城市也就那麼一兩家,藥賣的也非常便宜,並且沒有假藥之說。可是現在呢,每個城市的大街小巷到處都是藥店,藥價五花八門,而且假藥也是氾濫成災,前些天我去本城區一家叫開心人大藥房買了一合益脾養兒顆粒藥價是27元一合,過幾天我去另一個相隔幾十米的一個叫益民大藥房也是買的同一產品產地一模一樣的藥,價格是19元一合,價格相差那麼多,真是活見鬼了,我還在一個藥店買了完是假的那種小兒咳嗽糖漿,藥名產地什麼都一樣,但買回一對比,跟原來在醫院開的完全不一樣,口感也完全不一樣,這不是坑人嗎?中國現在醫藥市場到底怎麼了?難道沒有規範嗎?難道只要能賺錢什麼都可以不管嗎?


用戶61550480820


我也奇怪這個問題老長時間,藥店比糧店多,比超市多,而且現在的醫藥行業也出現了壟斷現象,有的醫藥公司為了霸佔市場,可以說是步步為營。以我的經歷得知,50歲以後的人,每月的日常用藥費用遠遠高於吃飯的費用。一是藥價太好,以前常用的土黴素、四環素、感冒通等等常用藥又便宜又管用,可現在藥店幾乎沒有銷售,全部換成高價藥。二是身體狀況不好,特別是幼兒及中老年人群身體素質太差。再看看製藥廠,大大小小的城市,製藥廠數不勝數,這也許意味著社會進步了,溫飽問題解決了之後大家開始解決健康問題吧?!醫藥行業可能存在暴利,否則不會吸引那麼多投資者,我個人認為不是什麼好現象。


蒲公英4844457907030


但願世間人無病,哪怕架上藥生塵!

多少藥店違背了祖訓!

多少藥店門口貼的是,生意興隆通四海,財源廣進達三江,橫批居然客是雲來!

什麼,買200送雞蛋,買500送油,送米!每月20號會員日?

早已變質的,藥店!早已沒有了醫者仁心的操守!反倒是多了一些銅臭味。

依稀記得八十年代治個腎炎九十多塊(兩個月的藥),治個感冒一塊幾毛錢(兩天藥)。


雪瑞年豐


為什麼中國的大街小巷到處是藥店?

多年前,有人在說銀行遍佈城裡大街小巷時,稱“銀行比廁所要多“。今天,遍佈大街小巷的藥店,更是比”廁所要多得多“。

隨著手機支付、網上銀行的盛行,街上的銀行已經少了許多,排隊取款的現象也已不見。不過,藥店卻如雨後春筍,往往一個地方都有幾家藥店,著實比便利店、小超市不得少。

首先,賺錢是藥店遍佈的主要原因,國人喜歡吃藥。

不可否認,當前藥店是比較賺錢的。因為看病抓藥是一種剛需,如今稍稍有點小病,國人就喜歡買藥吃藥。而藥品的利潤又相當之高,往往幾十塊錢的藥,可能就是幾塊錢的進價。

今天的國人已經比較注重健康,尤其是今天的老人,哪裡有一點不舒服,就會到藥店買藥,把自己保護得很好。

其次,藥補可能更受某些國人之寵愛,覺得比食補或運動效果更快。

我曾經到一個縣城,那裡藥店尤其多,多得有些不可思議。於是問當地人這是怎麼回事。有人說,他們那裡有一個飲食習慣,就是有的菜、有的湯裡喜歡加一些中藥,說明藥補在那裡比較流行。

而在不少藥店,比較流行推廣中藥調理,這給藥店增加了不少利潤空間。與此同時,一些類似保健作用的藥品,價格比較貴,也賣得比較紅火,成為一些藥店的最大利潤點。

再次,醫保、免費用藥的政策,刺激了藥店的發展。

現在幾乎人人都有醫保,這個卡里的錢只能用在買藥,不能作為它用,這給藥店無形之中增加了大筆收入。還有一些特殊人群或特殊病種,也往往是國家免費提供用藥保障,這樣的保障,對於廣大藥店,當然是一筆不菲的收入。

最後,藥店的第三種經營模式,也助推了藥店的興盛。

目前,幾乎所有的藥店已經不只是賣藥,他們還會賣一些日用品,比如嬰幼兒奶粉、日化用品等。儘管有的地方明令不準用醫保卡購買,相信也不會絕對禁止。還有作為一種營銷模式,與藥品放在一起,也是會刺激消費的,自然也給藥店帶來不菲的收入。

藥店多,本來也沒有什麼,大家公平競爭即可。但是這裡面有一個問題值得思考,那就是國人不能用藥過度,應該樹立良好的健康理念,而不是頻頻吃藥,以藥為補。

國人還得管住嘴、邁開腿,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以健康的工作、生活方式,讓自己的身心更加健康,這才是科學而正確的理念。或許只有形成了這樣的理念,那些遍佈大街小巷的藥店可能才會更少一些,分佈得更加合理一些。


碧翰烽


不難看出,藥店越多,可治癒的病就越少!出過國的,或是在國外呆久了回來的都知道,中國藥店裡買的所謂的藥,且是正經廠家出的藥品在外是買化學制劑店裡才能買的到,有些藥品只是一種作為化學制劑而己,但是我們用來治病,人家在藥品的歸類有著非常嚴苛劃分的!回想古代時候,人們所得的病就那麼幾個種類,來上幾副湯藥就好,還不落下病根,一個輸液的都沒有!除了生活物質匱乏了些,還全是綠色食品,以外,個個無災無恙!多好!而物質極大豐富的今天,病種也豐富多彩,尤其是四高和特病成了終身病了,簡直與人生死相依,白頭到老,永不背叛,更不見有那類大病出個軌啥的!悲哀呀!


清晨78660565


為什麼中國的大街小巷到處都是藥店?我總結了以下幾點:

1、說明開藥店利潤可觀

人常說“黃金有價,藥品無價”。我們買普通商品可以砍價,但去藥店買藥是不能砍價的,患者為了治病再貴也得買。

2、說明慢性病患者越來越多

當今社會,各種慢性病出現井噴,各大醫院人滿為患。如果得了糖尿病,心腦血管病等慢性病需要終生服藥控制病情,所以藥店和飯店一樣不愁沒生意。

3、說明老百姓自我保健意識增強

現在的藥店,利潤最大的不是藥品,而是保健品,很多經濟條件較好的家庭把蜂蜜,蜂膠,蛋白粉,深海魚油,西洋參,冬蟲草,三七,阿膠作為日常保健品服用。

4、醫保的普及

以前沒有醫保,老百姓買藥全自費,有了醫保後,患者只需花報銷後的部分費用。

關注歧黃中醫,請點擊我頭像右上角的“關注”,我會定期為你發送靠譜的中醫藥知識和個人臨床經驗方,為你和家人的健康保駕護航!大家如果有問題,可以隨時給我留言或發私信,我會抽時間回覆大家的。


歧黃中醫方大夫


藥店是什麼時候開始流行起來的?

告訴你,是非典的時候。

當時我同學在地毯廠工作,他姐當護士,後來下崗了,他就開了個藥店讓他姐來看管。

當時我還跑過去給他輸藥名呢,因為我打字快。

現在的藥店就象手機店一樣,到處都是,其實藥店跟手機店一樣,有可能掙不到什麼錢,也有少部分能掙到錢,天知道他有什麼潛規則。

不過有時候我們去藥店買藥時,她們會介紹一些名不見經傳但又很貴的藥給我們,無他,因為小眾的藥可以賣很貴,但價格不透明,而且沒有保障,賣正規有名氣的藥掙的錢不多呀。就象手機一樣,你賣名牌機,可能就掙一百幾十,但你賣一些老人機,一些不太知名的品牌手機,可能一千多的比名牌五六千的掙得更多也說不定,所以很多手機店都會有雜牌機的櫃位。

而且現在人們意識到,開個藥店,既可以讓沉澱的資金找到活路,說不定還可以找到一個掙快錢的方法。你看看哪些行業是很多人參與但又不知有什麼錢掙的,賣花賣樹的就是這樣,你還能數出幾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