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上春树:不只是作家,还是生活家

——村上春树

村上春树:不只是作家,还是生活家

村上春树:不只是作家,还是生活家

《新周刊》有一期的主题是村上春树。

封面上那一句“他不是作家,是生活家”,说出了村上粉丝的心声。

村上春树:不只是作家,还是生活家

很多人哪怕不是村上的书迷,也会对村上Style的生活方式着迷:

远离城市,住在郊区,过一人系生活、每天早睡早起,日复一日地跑马拉松、听古典乐与爵士乐、爱好美食和美酒以及撸猫……

村上春树:不只是作家,还是生活家

如果说有什么人正在过着我们向往的生活,那个人恐怕就是村上春树。

而丰盈又自由的生活背后,是旁人难以企及的自律和坚持。

事业有成的文艺青年

虽然年年诺贝尔文学奖陪跑,但村上春树无疑是一位优秀且成功的作家。

他29岁开始写作,第一部作品《且听风吟》即获得了日本群像新人奖。

村上春树:不只是作家,还是生活家

《挪威的森林》从1987年上市至2010年在日本畅销一千万册,国内简体版到2004年销售总量786万,被称为“村上现象”。

他的作品鲜有日本战后阴郁沉重的气息,却充满了西方文学的印记,描述着都市人群的孤独,引发了无数人心中的共鸣,在全世界受到追捧。

他的长篇小说有着超过五十种语言的译本,几乎出版一本热卖一本叫好一本。

村上春树:不只是作家,还是生活家

村上春树的最新长篇力作《刺杀骑士团长》近日被引进中国,依然大受欢迎,首印70万册,刚过预售期即加印10万册。

村上40年的成功职业生涯证明:文艺青年也可以事业有成会赚钱!

越长情,越自由

纵观村上春树的写作生涯和他个人的生活方式,你会发现,

无论是在写作事业上,还是生活习惯,乃至兴趣爱好上,他都有着一种始终如一的长情。

1、对写作的专一

村上春树的写作事业,始于一场棒球赛。

在一个寻常日子,一场棒球赛的观众席上,29岁的村上春树突然萌生了成为小说家的想法。

村上春树:不只是作家,还是生活家

于是在立志成为小说家之后的四十年的漫长岁月里,他为自己的生活设定了雷打不动的写稿模式。

“写长篇小说时,基本都是凌晨四点左右起床,从来不用闹钟,泡咖啡,吃点心,就立即开始工作。重点是,要马上进入工作,不能拖拖拉拉。”

刚开始写作的时候,村上春树还经营着一家酒吧,为了专心写作,他忍痛将酒吧转让他人,即便当时酒吧的收入远远高于他写作的收入。

村上春树:不只是作家,还是生活家

有朋友劝他一边开酒吧一边写作,他断然拒绝了:

“无论做什么事儿,一旦去做,我非得全力以赴不可,否则不得安心。……如果因为模棱两可、半心半意而以失败告终,懊悔之情只怕久久无法拂去。”

他转让酒吧的收获却是专心写作带来的巨大喜悦和信心:

“我知道自己体内沉睡着未经挖掘的矿脉,也坚定了信念:如此下去,日后我也能当好小说家。”

村上春树:不只是作家,还是生活家

写小说之余,村上也坚持写随笔。

“我没有一天不写作。随笔也好,翻译也罢。总是要写些什么。”

村上春树就这么坚持写了四十年,并且继续创作着……

2. 对长跑的坚持

村上春树一开始跑步,是为了更好的进行写作。

写作是个需要注意力高度集中的工作,村上因此染上了烟瘾,每天60支香烟让他变成了一个行走的烟雾弹,整日的伏案工作也令他的身体素质下降。

村上春树:不只是作家,还是生活家

“打算作为小说家度过今后漫长的人生,就必须找到一个既能维持体力,又可将体重保持得恰到好处的方法。”

于是,33岁的秋天,他开始跑步,每日十公里。

这一跑,就跑了三十多年,根本停不下来。

村上春树:不只是作家,还是生活家

跑到戒了烟,跑到减去了身上的赘肉,跑进了世界各地的马拉松赛场,还跑出了那本跑步圣经《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

在这本书中,他写道:

“跑步是一件简单的事,只要有一双适合跑步的鞋,有一条马马虎虎的路,就可以在兴之所至时爱跑多久就跑多久。”

村上春树:不只是作家,还是生活家

通过跑步,村上收获的不仅仅是健康和身材,更使得他的精神和意志得到了打磨和超越。

“我超越了昨天的自己,哪怕只是那么一丁点,才更为重要。在长跑中,如果说有什么必须战胜的对手,那就是过去的自己。”

村上春树:不只是作家,还是生活家

漫长的跑步生涯,也让他学会了独处,这成为他重要的精神功课。

“所以一天跑一个小时,来确保只属于自己的沉默的时间,对我的精神健康来说,成了具有重要意义的功课。”

3. 将兴趣爱好做到极致

除了写作和跑步,村上春树把其余的私人时间,都用去滋养自己的兴趣爱好:阅读绘画,听古典音乐和爵士乐,翻译英语小说,品味美食美酒,撸猫……

村上春树:不只是作家,还是生活家

兴趣爱好这种事,想必对于很多人来说,等同于一时兴起的爱好,今天想学个钢琴,明天想试试瑜伽,结局往往都是三分钟热度,不了了之。

而村上春树的很多兴趣爱好几乎是从少年时期持续到了现在,并且依然爱此不疲。

村上春树:不只是作家,还是生活家

他热爱爵士乐,收藏了一整面墙的唱片,还在自己的文学世界里为音乐创造了一个容器,完成了《爵士乐群英谱》一书。

村上春树:不只是作家,还是生活家

他超级爱猫,家中养了许多只猫,猫咪也成了他小说中经常出现的意象。

在他的笔下,每一只猫都特立独行:《海边的卡夫卡》中魅力十足的暹罗猫咪咪,《寻羊冒险记》中可爱的沙丁鱼,《奇鸟行状录》中神秘的青箭……

他还津津有味地翻译了美国女作家厄休拉·勒奎恩的《飞天猫》。

村上春树:不只是作家,还是生活家

他热爱美食,他的小说、散文和随笔里,散布着各式各样的食物名字。

他常常不厌其烦地,把其笔下主人公一天三顿,偶尔还外带宵夜的饮食内容,统统记录下来。

村上还写过一个短篇,叫《意大利面条年》,字里行间简直把意大利面当作他的情人。

村上春树:不只是作家,还是生活家

兴趣爱好在他这里,不是生活中可有可无的调味剂,而是他真正热爱之物,令他日复一日地甘之如饴,倾情投入。

把兴趣爱好做到极致,是对热爱之物应有的仪式。

一生只爱几件事

听说过一个细节,村上爱惜衣物,常常手洗而不是送去洗衣店,小心翼翼地晾晒,然后一边听爵士一边熨衣服。

何其自由惬意的画面,想必很多文艺青年听了都会心生羡慕。而当下的我们却时常感到“不自由”。

村上春树:不只是作家,还是生活家

其实我们感到“不自由”,并不是因为外界限制了自己,而是自己的诸多欲望在相互制约,以至于没有任何一个能得到彻底满足,于是欲望交织,陷入深渊。

而反观村上春树,从写作、跑步到兴趣爱好,村上春树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坚持和长情,其实是一种“断舍离”式的减法:

只选几个自己热爱之物,然后为之坚持终生。

如此,不仅能有所获益,更能摈弃杂念,充盈内心。

村上春树:不只是作家,还是生活家

在这个物欲横流的世界,学会克制欲望恐怕是通往自由绕不过的道路。

找到自己热爱之事,并为之坚持,不仅能够“断舍离”掉了那些消耗我们,束缚我们的现实诱惑,远离欲壑难平的深渊,甚至还能带来超出预期的回报。

村上春树:不只是作家,还是生活家

越长情,越自由,如果人的生命中,能够只爱几件事,然后为之倾注一生,也是一件极其幸运的事。

村上春树:不只是作家,还是生活家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文 艺 连 萌——我们终将改变潮水的方向

今日话题

你希望从村上春树那里学到什么?

请在底部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