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着秋风,去观赏福清最文艺的传统村落吧!

趁着秋风,去观赏福清最文艺的传统村落吧!

说起我们大中华最令人骄傲的事物

它们集歌韵与意蕴于一身

可豪爽可婉约

上可“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下可“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趁着秋风,去观赏福清最文艺的传统村落吧!

而随着秋风慢慢涌起

小编脑海里马上就浮出了王勃的一句诗词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接着就仿佛已经站在一处山头

看着远方波澜又连绵的景色缓缓展开

上面是一支挑战寂寥的雁队骄傲地飞过

下面则是山水相互缠绕朝天际流淌而去

趁着秋风,去观赏福清最文艺的传统村落吧!

而这种风景

我们不必去什么西北塞外

位于福清的南岭镇就充满了这种风光

趁着秋风,去观赏福清最文艺的传统村落吧!趁着秋风,去观赏福清最文艺的传统村落吧!

位于福清南岭镇的大姆山近年名气大盛,深受一些驴友的喜爱,可登山可看海,春有油菜花,秋有片片镀成黄金的稻田。

既然到了南岭镇

就不能不提福清最具文艺气息的传统村落了

趁着秋风,去观赏福清最文艺的传统村落吧!

南岭大山村食菜厝

趁着秋风,去观赏福清最文艺的传统村落吧!

南岭镇大山村食菜厝自然村历史悠久,一座建于清嘉庆年间的合院式古厝(俗称“十扇厝”)尤其闻名。它不仅是福清少见的寨堡式民居,又是解放战争时期闽中游击队司令陈亨源的主要驻地,属于革命旧址,因此也称“陈氏古堡”。

趁着秋风,去观赏福清最文艺的传统村落吧!

该古厝规模宏大,同时又别具一格,更难得可贵是保存完整,怪不得有文物专家称其“文化价值和历史价值不亚于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东关寨”。

趁着秋风,去观赏福清最文艺的传统村落吧!

该古厝呈前圆后方,前座面阔9间,后座面阔5间,中间厝面阔3间。门面则朴实无华,没有高大的台阶和门当户对,从大门往里看,三进宅院的明暗光线,形成纵深悠长并且层层递进、步步升高的建筑格局。步入宅院,走马观花,没有看到什么石雕、砖雕和灰塑,也极少见到图案,更没有文字,除了后人贴的春联。建筑师似乎心中只剩“壮观”的自我要求了。

趁着秋风,去观赏福清最文艺的传统村落吧!

厝前还有个大石埕,充当着广场的作用,可晒稻谷,可大摆宴席,也可组织村落活动,石埕前面原来有个大水池,如今已填成一块萋萋草地了。

趁着秋风,去观赏福清最文艺的传统村落吧!

食菜厝的由来也十分耐人寻味,清代中期,南岭有位姓陈的穷小子,住在丈人家中,迫于生计在一块荒地上养起了鸭子,谁知选的是一块“福地”,所养鸭子每天能下2个蛋,日积月累,加上自己踏实肯干的品性,生活慢慢富裕起来,便决定在养鸭的地址上建所自己的房子,“十扇厝”由此而来。由于生活改善,常吃荤菜,特别是靠海吃蛏,有次蛏壳未剥净,划破声带难以出声,受此教训,便决定改食素菜,同时把“十扇厝”命名为“食菜厝”,意在劝戒子孙多食素菜,戒骄戒躁,为人低调。

漫游在南岭镇大山村的食菜厝里

心情好像都安闲自在起来了

古厝前石砌拱顶的左右堡门

门上分别刻有“松风”、“竹雨”楷体字样

趁着秋风,去观赏福清最文艺的传统村落吧!

村里的老人告诉我们

“松风”是希望后代坚韧、正直

“竹雨”是希望后代像雨后竹子一样生生不息

我想,比起文化遗址的保护

更重要的是这种精神内核的传承吧

趁着秋风,去观赏福清最文艺的传统村落吧!趁着秋风,去观赏福清最文艺的传统村落吧!

趁着秋风,去观赏福清最文艺的传统村落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