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中央应急基金的成功经验

【关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信使,及时获取国际教育,科技,文化,经济及世界语(Esperanto)最新资讯】

联合国中央应急基金的成功经验

杨臻黛:“前面提到,应急基金成立的动因之一,就是要防止救灾的滞后、真空、重复,加强协调。而在基金工作组织体系的设计上,正是体现了这个初衷。根据应急基金的规则,在申请救灾项目时,联合国系统内的各机构,要在受灾国家的联合国驻地协调员/人道主义协调员的组织领导下,协同开展灾情评估、资金需求评估,进行优先救灾项目的筛选,然后由驻地协调员/人道主义协调员统一向应急基金秘书处汇总提交该国的救灾项目包。

通过这种制度设计,应急基金相当于为驻地协调员/人道主义协调员提供了一个协调工具、杠杆、激励机制,使他们能够利用资金的指挥棒来组织当地联合国各机构协调工作,确保应急基金投放到最紧迫、最需要的领域。可以认为,利用资金的激励来强化驻地协调员/人道主义协调员的领导力和协调功能,是应急基金的一大‘溢出效应’。”

联合国中央应急基金的成功经验

△联合国人口基金执行主任娜塔莉亚 · 加奈姆在应急基金高级别认捐会上阐述应急基金对妇女和女童保护的重要性

杨臻黛表示,应急基金出色的业绩表现,最根本的原因在于:清晰的使命、良好的组织架构和高效的工作流程。应急基金的使命,就是要为最紧急的人道主义危机提供拯救生命的援助。基金的赠款包括“快速应对窗口”和“供资不足窗口”两个窗口。“快速应对窗口”主要用于应对突发危机、既有危机的突然或重大恶化,以及紧要时间点上的干预,约占年度赠款的三分之二。“供资不足窗口”则是为那些长期供资不足的“被忽视的危机”弥补部分资金缺口,约占年度赠款的三分之一。

近年来,有越来越多的危机处于长期供资不足状态,应急基金“供资不足窗口”的工作,发挥了急需的纾困作用,同时也可以提升国际社会对那些“低调的”、“被遗忘的”危机的认知、重视,起到先导示范作用,帮助撬动其他资金来源,因而受到越来越多的支持和重视。

联合国中央应急基金的成功经验

△联合国副秘书长兼紧急救济协调员马克 · 洛科克

宣传向人道事业投资

杨臻黛:“应急基金的直接赠款对象是联合国系统内具有人道主义救助职能的十五个基金(Funds)、方案(Programmes)和专门机构(Specialized Agencies),试想一下,假如另起炉灶建立一套人员、机构体系来运行如此规模的全球人道主义救援基金,其成本是不可想象的,而且很难具备像应急基金这样的执行力和公信力。

杨臻黛表示,从 2006 年至今,应急基金总共筹集了近 57 亿美元的资金,成绩瞩目。在募资上的突出特点在于自愿性、广泛性、稳定性,以及高集中度。应急基金的资金全部来自于自愿性捐款,捐资方包括联合国会员国、观察员、地方政府、国际组织、区域性组织、公司、基金、个人等。在联合国的 193 个会员国中,有 124 个会员国(也即超过三分之二的会员国)曾向应急基金捐资,体现了会员国对基金的高度认可和广泛的政治支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