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際爭霸20年徵文:這是一名從韓國長大的95後少年的星際自述!

By:lzz

前幾天在登陸《星際爭霸重置版》的時候看到了一篇“Starcraft 20th anniversary”的文章。想起自己在兩個多月前剛過完20週歲的生日,不禁想到了許多。

大約在03和04年,因為家庭原因,小學一年級的我離開了自己成長的這片中華大地,來到了韓國。不僅人生地不熟,就連語言也一竅不通。來到這裡的第一個月,父母並沒有讓我著急去上學,畢竟安排學校也是一件很麻煩的事情。當時家裡也沒有電腦,讓我取得快樂的也只有那只有10幾個電臺的小電視了。讓我感興趣的臺除了Toonibus(韓國動畫臺),就是一個右上角帶有一個楓葉標誌,下面寫著一串我當時還不會讀的英文字符(Ongamenet)的一個電臺。上面播放的是一款遊戲,因為當時只玩過類似4399的小遊戲(大部分都是單機)

星際爭霸20年徵文:這是一名從韓國長大的95後少年的星際自述!

很多人童年的記憶4399小遊戲!

所以根本不知道這是什麼遊戲。畫面上的每個單位都在移動、戰鬥,直到聽到了“叮”一聲,解說大聲喊出了“GG”後畫面露出了兩個人,我才知道這是一款多人在線遊戲。每當Toonibus播放的動畫我不感興趣的時候,我就會轉到OGN,去觀察這個遊戲,看每個單位的功能,看從一個建築和四個單位發展到滿人口部隊,每個單位的戰鬥,等等。

當然最令我印象深刻的單位是神族的航母,因為它非常的大,還能釋放出小的飛行器去攻擊對手。可能是當時我抱有一種“越大就越強”的觀念,我就喜歡上了神族。(因為神族的基地看起來比其他兩族的都要大)而且我發現,一般神族出了航母,基本上都會贏。我就想著,哪天我玩這個遊戲的時候,一定要出航母。

星際爭霸20年徵文:這是一名從韓國長大的95後少年的星際自述!

神族酷酷的航母!

一個多月後我就被送往了家旁邊的一所小學。雖然語言不通,但每個同學都很友善,上午上四節課,吃完午飯就放學,並且基本上沒有作業。這和國內巨大的差距讓我覺得學習壓力一下子就沒有了。每當放學回家,我就打開電視,也不看什麼動畫了,就盯著OGN一個臺看。後來我父母也發現了這個問題,覺得影響到我的學習,就不讓我看了。但是不當著他們的面看,我還可以偷偷看呀。他們一個是在實驗室裡天天做實驗,另外一個就是工作到9點才回家。我有了大量的時間去研究這個遊戲。

到了二年級,我才開始學習了韓語。才知道每個單位叫什麼名字,那個一直讓我崇拜的單位叫“凱里餓”(航母的英文是carrier)。有一次我詢問我同學

“你知不知道有一個頻道天天放著遊戲,那是什麼遊戲?”

他們脫口而出“Starcraft!”

“哪裡可以玩?”

“網吧就可以!”

終於,大約經歷了一年,我終於從看這款遊戲,進化到了玩這款遊戲。那時候韓國的網吧是500元(韓幣,同下)一個小時,父母每天給我1000元生活費,買點零食,每天剩下兩三百,攢個幾天,就可以進網吧玩這款我夢寐以求的遊戲了。

現在記憶還很深刻,點開遊戲菜單,第一個就是《星際爭霸》。進去以後就是大家熟悉的登陸界面,從左到右分別就是UED統帥、刀鋒女王凱瑞甘以及阿爾坦尼斯。

星際爭霸20年徵文:這是一名從韓國長大的95後少年的星際自述!

不知多少人還記得這個星際爭霸的初始界面!

當時我還以為凱瑞甘是某部恐怖電影裡面的角色。進入遊戲後,一點也不懂英文的我亂點一桶,就開始了一局遊戲(後來才知道對手是電腦)。但我並不知道怎麼選擇種族,用的是隨機,出現在我面前的並不是我想要的神族基地和四個農民,取而代之的是人族基地。

根據看了一年的經驗,我大概知道科技樹,應該先建什麼建築,再建什麼建築。總之彆彆扭扭的,終於生產出了第一個作戰單位——機槍兵。之後建造重工廠,生產坦克,升級坦克支架。我就在我的老家中一直防守,等待敵人的進攻。我就一直等,大概過了很久,一波蟲族部隊衝向了我。在坦克的配合下,電腦的部隊化成了血水。防守完第一波部隊,我沒有急於開礦,也沒有急於進攻,而是一直防守。總之作戰風格就是慢慢悠悠(其實是因為還不會用熱鍵而且手慢來不及),經過了二十多分鐘,終於取得了勝利。

這是我在星際爭霸中的第一場遊戲。馬上我又開了一局,但這次是蟲族,由於不知道如何增加人口上限,所以生產了9個農民以後我就一波被帶走了。看了一眼時間,網把的遊戲時間還剩半個多小時,還可以再開一局。終於這次隨機隨到了神族,我心想一定要出航母。具體細節我就不多說了,內心有多激動我也不多說了,相信每個神族玩家看到航母的時候都會和我有一樣的心情。

過了一段日子,學校到處都在討論星際爭霸的賽事,其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則是當年So1 OSL 人族皇帝Slayers’Boxer’ vs 死神Anytime

星際爭霸20年徵文:這是一名從韓國長大的95後少年的星際自述!

皇帝和死神的巔峰對決!

當時並不知道賽制的我,只是覺得這場比賽場面很大,甚至比我5歲的時候去看的演唱會的規模還要大。觀眾們一遍舉著漢字“皇帝”,另一邊則是“死神”。當然,我為神族選手Anytime加油。結果也是眾所周知,Anytime以勝勝負負勝艱難的拿下比賽。其中1、5場比賽更是使用了航母取得勝利,讓我牢記了這個人的名字。

不過可惜的是他在接下來的MSL小組賽中就被淘汰了。

這時我也搬了家,有了新的電視,大約有70多個頻道。最讓我激動的是,除了OGN,又多了一個專門播放遊戲的頻道MBC Game。當時也是IPXzerg馬本座全盛期,神族的噩夢。沒有直播的時候電視臺就會放新韓銀行OSL決賽NaDa vs Savior的第一場。前前後後看了這場比賽不止10次。只能說,這個人確實很強。而且也讓我意識到原來ZVT拖把流不是蟲族狂造基地拖到大龍,而是利用好蟲族的每一個兵種,小狗拖飛龍,飛龍拖地刺,地刺拖蠍子,直到拖到最高科技高攻防的大牛才能反擊!這種戰術在當時簡直是驚為天人!

星際爭霸20年徵文:這是一名從韓國長大的95後少年的星際自述!

畢竟去網吧的時間是有限的,就算自己家裡多了臺電腦,但是找不到下載的方式。所以跟國內很多人不一樣,還是看電視成為了我主要了解遊戲的途徑。

2007年的3月3日,這一天讓我終生難忘。經過在學校的各種辯論到底誰是冠軍,甚至破口罵人,那天晚上,我守在了電視機面前。我還是支持神族的那個我,只是當時的絕大數人,都選擇了馬本座。

2007 GOM TV MSLFINAL Bisu vs Savior

星際爭霸20年徵文:這是一名從韓國長大的95後少年的星際自述!

Bisu VS Ipxzerg

“2.69%的可能性”

“只要1:3輸給Savior,Bisu就是很優秀的神族選手”

“讓Nal Ra來決賽說不定神族贏得可能更大”

“Savior馬上獲得第四個MSL冠軍”等一系列的言語充滿了整個韓國。但當時的一個9歲的少年,依然堅信神族能獲得冠軍,這是他對這個種族的執念!

然而奇蹟最終誕生啦,Bisu以3:0擊敗對手。這也是成為歷史性的“3.3革命”Bisu也取得了革命家的稱號。

大約到了08年,由於家裡的原因,我又回到了祖國。與星際爭霸的因緣暫時告一段落。

09年年末,可能是我學生時代做出的最瘋狂的一件事。因為不想學習等種種因素,獨自一人來到了韓國。那時我才是一個剛上初中的學生。自己一個人沉迷於星際爭霸,雖然玩的更多的是Rpg類地圖,一般我也不會什麼1v1作戰,但也帶來了很大的快樂不過。過了一個月立馬就被叫回去了,但這段歷程我現在想想還是挺厲害的。

比賽現場也去過好幾次,最大的場面莫非2010Bacaus OSL Fantasy vs Stork,比賽地點剛好在我家旁邊

星際爭霸20年徵文:這是一名從韓國長大的95後少年的星際自述!

雖然支持的Stork以0:3落敗,但是去了現場的感覺真的是不一樣,尤其是當有同伴一起去的時候。

隨著時間推移,剩下的幾年中學來到了浙江,有了手機以後觀看比賽也很方便,把自己之前漏下的精彩比賽下載下來看了個遍。同時也瞭解到了MBC的終結,以及OSL落幕

。假賽門事件是後來才知道的,當時認為OSL、MSL結束的原因是因為星級2的出現。所以我當時恨透了這款遊戲。中學時代只有週末才能回家打開電腦,我當時在上課的時候就一直在想,應該用什麼戰術。前置兵營後速隱刀、主礦堵口憋航母、農民Rush等等奇葩戰術,雖然對戰時只成功過一兩次,但還是很滿意了。

到了15年,也是高中畢業的那年,高考結束,鬆了一口氣。也代表這我想玩什麼就能玩什麼了。但是我彷彿對什麼遊戲都失去了興趣。包括和星際一同玩的一款競速類遊戲。也氪了不少。氪金當時在想等高考結束以後瘋狂玩,不過考完了卻沒有像以前那麼有興致了。唯獨還有興致的就是看遊戲比賽視頻了,畢竟光看也不累。

後來考上了一所浙江的大學,偶然的機會在b站看到了大師的視頻,並且視頻下方帶有微信號。我毫不猶豫的加了這個微信。加完以後進了一個500人的群。現在發現,這個群真的是高手如雲。不僅僅在星際方面,更是在社會各方面,也知道了sk911的直播間,當時並不知道Afreeca的我才讓我意識到我發現了新的大陸。

大三一整年,也就是現在,被學校以交換生的身份派往韓國釜山。來這裡的第一天(小學時候住的城市是光州),我就前往了這個剛在一個月前舉行了《星際爭霸重置版》的地方,也是大家所熟悉的

電競聖地廣安裡

星際爭霸20年徵文:這是一名從韓國長大的95後少年的星際自述!

現場黑乎乎的一片

可知道這個就在學校旁邊的地方,可是十年前SPL還盛行的時候我最想去的地方。現在也沒有什麼聯賽在這裡舉行,更沒有關於星際的聯賽在這裡舉行。在沙灘上留下的只是我的腳印。

星際斷斷續續的陪伴我大概13年,雖然現在也就大概是vs7、8級的菜鳥,但這個遊戲帶給了我很多樂趣。相比PGBU、LOL等遊戲,人氣確實底下,但我希望重置版推出後,會有更多的新鮮血液注入到《Starcraft》

。ASL也已經舉行到了第六屆,戰隊聯賽也是來勢洶洶,願星際20年後,我們歸來還曾是少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