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露南京大屠杀,却饮弹自尽!这位华裔女作家用生命书写历史真相

2016年5月,语文出版社的中学教材里,《南京大屠杀》一文被替换成了《死里逃生》。

这并不是在遗忘历史,而是为了更好地记录。

《死里逃生》节选自张纯如的《南京大屠杀》一书。这本书首次打破中、日、美的沉默,向全世界揭露日本的暴行,是对南京30万冤魂最好的纪念。

但作者张纯如照亮黑暗的同时,也被黑暗吞噬

2004年11月9日,她在自己的车里用一把手枪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揭露南京大屠杀,却饮弹自尽!这位华裔女作家用生命书写历史真相

她给我们留下最后的话是:

“你们最好记住那个曾经的我——那个作为畅销书作家如日中天的我——而非那个从路易斯维尔市回来后变得失魂落魄的我……我的每一次呼吸都变得困难——这种焦虑堪比淹死在开阔的海洋中。我知道我的行为将会把一些这样的痛苦传递给别人,那些最爱我的人。请原谅我。”

离开她深爱的父母、丈夫和两岁的儿子,我们不知道她的内心究竟经历了怎样的挣扎和痛苦,才做出了这样的选择。

1968年,一个小生命在新泽西出生,父母给她起名“纯如”,取自《论语》:“从之,纯如也”,寓意为“纯正和谐”。照片上的她亦如名字一般,纯粹而美好。

揭露南京大屠杀,却饮弹自尽!这位华裔女作家用生命书写历史真相

张纯如出身书香门第,祖父是抗日国军将领张铁军,曾是台湾《中华日报》总主笔,父母都是科学家,从台湾赴美求学,之后留在了美国。童年时,她经常听到父母提起遥远的1937年,那个时候,围绕南京的长江几乎被尸体堵塞得水泄不通,河水也被血染得鲜红。她想象着那究竟是一个多么残忍的年代,祖父母又是如何逃离那个被称为人间地狱的南京。

然而,当她想要更深入地了解这段历史时,却意外地发现,找不到任何文字资料记录这段史实。

“我去图书馆试图了解更多细节,但却找不到一星半点儿与此相关的信息。在我们学校的图书馆里,在市里的公共图书馆里,在我的世界历史教材里,什么都找不到。更糟糕的是,我的老师们居然对这件事一无所知。”

有时候她甚至觉得是不是父母的讲述有夸大的成分,直到一张黑白照片出现在她的面前。这张照片改变了她的一生。

“尽管孩提时代我就听到许多关于南京大屠杀的事情,但却从未作好准备看到这些照片——被砍掉的头颅,被割开的肚腹,赤裸的女人被强奸者强迫着摆出各种色情姿势,她们的脸扭曲变形,带着让人永远无法忘记的痛苦和耻辱表情,所有这些都毫无遮掩地呈现在黑白图像上。”

同样是血淋淋的历史,犹太大屠杀广为西方世界关注,不断有电影、书籍讲述这段历史,奥斯维辛集中营也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那么,南京呢?为什么南京被世人遗忘?

张纯如决定要披露这段历史。

“希望这本书能够唤起其他作家和历史学家的兴趣,使他们都能尽早调查、研究南京大屠杀幸存者的经历,毕竟,这些来自过去的声音正在逐年减少并终将全部消失。更为重要的是,我希望本书能够唤起日本的良知,接受对这桩事件应负的责任。”

她相信“真相是不可毁灭的,是没有国界的,是没有政治倾向的”。

“我要让全世界的人了解1937年在南京发生的事情,让南京大屠杀这样的悲剧不再重演。”

揭露南京大屠杀,却饮弹自尽!这位华裔女作家用生命书写历史真相

为了得到最真实的资料,她只身来到南京,即使身体不适应炎热的天气,依然坚持每天工作10小时以上。在大多数刚走出校园的女孩子还沉溺于恋爱的时候,年仅27岁的她,每天都埋头翻阅血淋淋的史料:砍头、活焚、活埋、开膛、在粪池中淹死、挖心、分尸……这些可怕的场景,经常让她气得发抖。

为了专注于写作,她会等丈夫入睡后,写到第二天凌晨四五点钟。在写作过程中,她经常会停下来平复一下自己的情绪。她要求自己要保持客观冷静,不带任何个人情感,只是告诉大家事情的真相。

她做到了。

揭露南京大屠杀,却饮弹自尽!这位华裔女作家用生命书写历史真相

张纯如辗转找到了拉贝先生外甥女赖因哈特夫人,发现了尘封达59年之久的《拉贝日记》。也正是她将魏特琳的日记片段和1000多页的有关远东军事审判法庭审判南京大屠杀战犯松井石根的资料带给中国,让这些珍贵历史资料重见天日。

《南京大屠杀》问世后,这本详细记录历史真相的英语著作马上引发了轰动,欧美主流社会开始关注这段历史。张纯如开始频繁地参加社会活动,为揭露南京暴行真相而呐喊。

2001年4月23日,在旧金山召开的一次国际学术会议上,她第一个登台演讲,题为“强奸南京”,博得了与会者长时间的掌声。但也遭到别有用心的日本人的攻击。当场就有两个日本人站起来向张纯如发难,蛮横提出所谓的疑问。她据理驳斥,批得两个日本人语无伦次,悻然离开了会场。之后,日本柏房书房购买了《南京大屠杀》的出版权,提出对书中内容进行修改的要求,遭到她严辞拒绝。

正因如此,张纯如遭到了日本右翼势力的长期监视,还曾收到过装有两颗子弹的信。面对来自各方的巨大压力,她开始失眠噩梦,慢慢地,体重开始减轻,头发也在掉落。她曾经对朋友说,这些年来自己一直生活在恐惧之中。

在一次次触碰人性最阴暗的一面后,她患上了抑郁症。

2003年7月,在写作第四本书时,她曾因精神崩溃而住进医院。2004年8月11日,母亲张盈盈发现张纯如几天没怎么吃饭、睡觉,几乎垮掉了。8月13日凌晨两点,电话里的张纯如声音惊恐万分,称自己打开旅馆电视,看到屏幕上全是恐怖血腥的照片,还有战争中小孩子被残杀的景象,地狱就在眼前。她还觉得窗外有人窥视自己,怀疑有人在房间里放了窃听器。几近崩溃的张纯如,此刻已经不愿与人沟通。

对人世间的一切美好都不再抱希望的人,还会做出怎样的选择?

日军侵华时期,魏特琳用金陵女子学院庇护了无数的妇女儿童,她所写的日记,也是揭露侵华日军奸杀掳掠最具说服力的证据。和张纯如一样,魏特琳生在伊利诺伊州,也毕业于伊利诺伊大学,一直被纯如信视为榜样。

然而,在1940年4月14日,魏特琳写道:“我快要筋疲力尽了。以前,虽然工作进展缓慢,但还能有步骤地制定工作计划,而现在连这些也做不到了,双手也不听使唤。我希望能马上去休假。”两周后,她神经失常,返回美国。1941年5月14日,魏特琳在美国寓所里打开厨房的煤气自杀。

2004年11月9日,当纯如对着自己扣动扳机的那一刻,两位女战士在另一个世界汇合了。

揭露南京大屠杀,却饮弹自尽!这位华裔女作家用生命书写历史真相

可以说,是南京大屠杀的丑恶,摧毁了这两位原本极其坚毅的女性。她们虽然不是死于屠杀,却同样是这场屠杀的牺牲者。而张纯如,更是以生命为代价,换来了历史真相的重见天日,她所做的一切值得被记住、被歌颂。却仍有一批人在否认他们曾经犯下的罪行,否认历史的真相。

日本APA连锁酒店CEO为了混淆认知,在其酒店的房间内放置自己的书籍,公然否认南京大屠杀和慰安妇的存在,还宣称“所谓日本犯下的罪行,是美国为投下原子弹而编造的谎言。”

明治天皇的玄孙竹田恒泰鼓吹参拜靖国神社,多次在电视台节目中贬损中国,把“妖魔化”中国的内容拼凑出一本书出版。

日本前防卫部长稻田朋美不仅支持参拜靖国神社,否认南京大屠杀,还担任“关于百人斩竞赛损害(向井敏明、野田毅及其遗属)名誉诉讼案”的律师,出书为杀人比赛狡辩……这样的事件不断地爆出。

如今,南京大屠杀的幸存者不足100人,受难者的灵魂还在痛苦的呻吟,施暴者还在不断否认自己的罪行。更令人无奈的是,英雄逐渐被世界遗忘。原定2015年底或2016年初动工,2017年春夏竣工的旧金山圣荷西“张纯如纪念公园”工程,却因故一延再延。

我们一遍遍记起张纯如,不仅仅是为她个人的勇敢或悲剧。

更是因为离开了每一个人的参与,历史的真相和守护真相的人都会变得脆弱。

1937年12月,日军攻入中国古都南京。几周之内,30多万中国平民和士兵遭到有计划地强暴、折磨和屠杀——死亡人数超过广岛和长崎原子弹爆炸遇难人数的总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