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惠田 東坑盧氏遠祖南遷與唐玄宗宮延政爭有關聯

東坑盧氏遠祖南遷與唐玄宗宮延政爭有關聯

唐朝李家天子統治的289年裡,換了24個皇帝,從強盛逐步走向衰落的過程中,盧姓子弟一直輔助和效力君皇。當時盧氏人才芸萃,爭芳鬥妍,先後有377人在唐朝裡當大官,其中有8人擔任過唐朝宰相(盧承慶、盧懷慎、盧杞、盧近、盧均、盧商、盧攜、盧光啟)有6位狀元(盧庚、盧瑣、盧儲、盧肇、盧深、盧文煥)還有四帝師(皇帝的老師),他們分別是盧簡求、盧儲、盧弘宣、盧知狀。與同代的其他姓氏相比,遙遙領先。成為當時的望族,以崔、盧、李、鄭、加上太原王姓共五姓《新唐書.柳衝傳》稱:“今流俗獨為強宗士族,在政治上成了壟斷局面。”盧氏成為當時的望族,並非一日能成功,也非日能消除。北宋名臣呂蒙正(公元946101年)曾三度復出任宰相之稱職,他寫過一首有關盧姓史話的詩:“盧氏分派自范陽,昔時為帝又為王。”清朝乾隆皇帝也寫過一副對聯:“自古幽燕無雙地,天下范陽第一州。”范陽是盧氏的郡望。

然而,唐朝的宮延政爭相激烈,唐玄宗(李隆基)與太平公主的鬥爭達到白熱化,我盧氏也受到衝擊和牽連,東坑的遠祖盧宗泰,他在朝延為宮,受到當時形勢的影響,被迫隱姓埋名,南遷隱居虔化(寧都)的深山老林中。

一、盧宗泰南遷之歷史背景

公元710年,臨淄王李隆基與太平公主一起,出於宮延政爭,殺死後和安樂公主等,擁相王李旦即位,是為容宗,公元712年8月唐容宗腐敗無能,讓位於皇太子李隆基,是為唐玄宗。此時唐玄宗與太平公主的政爭已達到了白熱化。然而唐玄宗在公元713年(即開元元年醜)7月3日,事先得到魏知古的告密,早有預謀準備的唐玄宗,先發制人,計殺太平公主及其同黨。

據《資治通鑑》載:“開元元年6月,太平公主竇懷貞、岑羲、肖至忠、崔湜及太子少保酵稷、雍州長史新興王晉,左羽林大將軍元楷,右羽林軍李茲,金吾將軍李飲,中書舍人李猷,右散騎常侍賈膺福,鴻臚卿唐晙和僧慧範等謀廢立,又與宮人元氏謀與赤粉中置毒進於上(指玄宗)。相與結謀論太子廢立,懷貞、至忠、岑羲、崔湜等以為然,陸象先獨認為不可。公主曰:廢長立少,已為不順,且又失德,若之何不去?象先日:即以功立,當以罪廢,象先終不敢從,公主怒去又載:“秋七月,魏知古告公主欲以是月四日作亂,令元楷、慈(李茲)以羽林兵突入武德殿,懷貞、至忠、岑羲等於南牙起兵應之唐開元元年7月,唐玄宗得知魏知古的告密後,與岐王範、薛王業,兵部尚書郭元振,龍武將軍王毛重,殿中少監姜,太僕少卿李向問,尚乘奉御王守一,內給事高力士,果毅李守德等定計誅之。“甲子三日。王毛重取閒馬廄匹及兵三百餘人,與同謀十餘人自武德殿入虔化門,召元楷、茲先殺之,擒膺福、猷於內客省,以出執至忠、義於朝堂,皆斬之。懷貞逃入溝中,自縊死,戮其屍,改姓毒。薛稷賜死於萬年獄。太平公主逃入山寺,三日乃出,賜死於家,公主諸子與死者數十人。薛崇簡因數諫其母,被撻,特免死,賜姓李,官爵如故。”懷貞等既誅,湜與右丞盧藏用俱坐私侍太平公主,湜流竇州,藏用流瀧州時穹治公主枝黨,當坐者眾百官素為公主所善者及惡之者,或黜或陟,終歲不盡!”可見,牽涉官員之眾!宰相崔湜、盧藏用除名,崔湜流放竇州,盧藏用流放瀧州。盧藏用捲入了開元元年的宮廷政爭,對於盧藏用,唐玄宗“顧未執政”,不殺盧藏用,史學家們有許多不同方面的解釋,未斬盧藏用,刀下留人的有幾方面原因:第一唐高祖(李淵)與盧赤松(唐行臺兵部侍郎,是盧藏用曾祖父)有著深厚的友誼,盧赤松之長子(盧承慶)又為唐高宗(李治)朝下的宰相,唐玄宗不得不考慮這一深厚的淵源關係。第二,盧藏用與同僚關係融治,事後為同僚所保。《盧姓史話》第三,唐玄宗信仰道教,道教在唐朝定為國教,唐玄宗道教之舉登峰造極。當時藏用舉進士部不第,曾與長兄盧微明在長安城郊之終南山修道,唐中宗(李顯)時,累遷要職,藏用指著終南山曰:“此處大有佳處,何必在遠?”《資治通鑑》2112頁。故藏用坐罪之後終南山的道長也會以道教潛在的魅力為盧藏用說情,使之免以一死。盧藏用出入太平公主之門,捲入唐開元元年宮廷鬥爭的漩渦,招來殺身之禍。藏用三族內至親:藏用無子,乃盧藏用傳中有載。他所牽連的就是藏用的兄長微明(洋州刺史),三弟若虛(起居舍人)四弟重玄(吏部司勳郎中)。歷代的這種政爭,誅連者亦不少。遠祖盧宗泰恰於是年遷虔州虔化(寧都),確實讓人懷疑受此變故的影響,種種跡象,盧宗泰其時屬非常(譜載其為宮官)人物,既然如此,就可能受朝廷變故的牽連。從盧宗泰南遷到虔化後的種種處理(把三子分開三地居住,彼此相距4公里。呈犄角之勢,隱於闢壤之地等),也可以看出其南遷是某種原故,而這種變故,不是局部性,而是全國性的。是年(唐開元元年癸丑)政治大變故,只有這一件時間恰好是這一年,合理的解釋應是與此事有關。《東南亞盧氏源流研究簡報》第30期載。東坑盧氏遠祖盧宗泰在這種歷史背景下南遷虔化。

盧宗泰南遷虔化

東坑盧氏遠祖盧宗泰生於唐高宗上元元年(公元674年),唐開元癸丑年(公元713年)南遷江西虔化,時年39歲,在虔化(寧都)麻田隱居二十五年,於唐開元二十五(公元737年)仙世,享壽64歲。

據麻田首修族譜的《范陽郡世傳家乘序》和《族譜引》兩篇文章,是由盧宗泰的七世孫裔盧孟堅於宋朝雍熙二年(即公元985年)撰寫的。《家乘序》日:“我高祖大郎,先代自幽州銀灶府范陽郡分派常州,十有三代矣!大郎生:長日二郎,次日三郎,少曰五郎。忽於燕閒之際,父子相告國,嘗聞江南地靈人傑,風俗醇厚,但聞其美,未獲親遊其地,不如吳頭楚尾,擇善而居,誠非拙計。於是整束行裝,登山涉水,到虔化縣鄉號清音,因登同衢一小山,四顧龍虎盤旋,溪水平遠,父子兄弟相告日:此地可取。兄弟三人就此告別,各擇安居,手足分離淚下,因號其山為啼嶺。”摘《范陽盧氏宗譜》(54

頁)。

又據《族譜引》載:“吾宗本於始祖宗泰公,自唐開元癸丑,偕其子公明、公達、公顯,由幽州遊吳之豫章,至虔州、虔化縣清音裡韶坊,見其山水之勝,遂ト居焉。嘗謂諸子:幽州祖墳猶存,燕府銀灶山下,旗鼓几案排列,左右前後汝宜識之。又,派自范陽。以遷常州,凡一十有三世矣!“《范陽盧氏族譜》(61至62頁)可見,盧宗泰父子南遷虔化是唐玄宗與太平公主爭鬥的受害者,是被迫南遷,隱姓埋名隱居於虔化的深山老林中。據《客家賢傑盧光稠》更清楚地記載:“盧宗泰,乳名大郎,生於唐高宗上元元年甲成(公元674年),在開元癸丑年(公元713年)年僅39歲的盧宗泰與夫人趙氏率三子,公明、公達、公顯,從幽州遷居虔州虔化縣懷德清音裡打石窩,即今贛州市寧都縣洛口鎮高排村委會清音村側邊的打石窩村(距麻田6華里)是為寧都盧氏始祖相傳盧宗泰初到打石窩村只有兩家人。此地處武夷山山脈西端餘脈,與零山山脈北段相交,叢山峻嶺,古木參天。土著人的茅屋就建在千山萬壑的彈丸之地。盧宗泰怎麼會選擇在這人跡罕到的地方安家?直到開元二十五年(公元737年)辭世。在這山溝裡度過24年的隱居生活。他的次子盧公達還繼續住了四十多年,此事令人費解。

盧宗泰一家五人到了打石窩,得到了熱情好客的村裡人的盛情接待;騰房安宿,供糧起炊,事事照顧周到。按理說,經過長途跋涉,應該靜靜地休養生息。可盧宗泰父子卻不然,留下則令人難以揣測的傳聞說的是父子初來昨到,終日遊山玩水,似是有些失落感。不久,盧宗泰兩個兒子另行擇地分居,命長子居杜源(曾叫南雲,即今洛口鎮南嶺村委會圍裡村):命幼子公顯居下活(今釣峰鄉桃源村委會下沽村):命次子公達隨自己仍居打石窩。打石窩、杜源、下沽彼此相距4公里,呈犄角之勢。三兄弟分別的時候,今人看得出五內俱焚,一方面手足情深,難捨難分;另一方面是父命難違,不得不走,於是抱頭痛哭,酒淚而別,留下一處證物啼嶺。屹立在麻田村頭。從麻田盧氏家譜得知當年三兄弟分居時,次子公達僅16歲。三子公顯僅9歲,無獨立生活能力,需要其生母趙氏隨去照應。對盧宗泰來說,真是妻離子散,他為什麼要這樣做?實在令人費猜。啼嶺分居事,寧都縣所有盧氏家譜均有記載,當地人其口碑相傳,婦孺皆知。就分居時幾個人的年齡推斷,盧宗泰最少有兩位夫人,因為當時次子公達已16歲,而趙氏年僅29歲,怎能生出公達?據麻田譜說,趙氏太婆21歲懷生公顯,啼嶺分居時,公顯僅9歲,趙氏太婆只得帶公顯分居下沽,可憐公顯20歲無錢娶妻成家,便隨村中鄰人出外謀生,把母親送回打石窩與其父親團聚,拜別父母兄長而去,後遊福建漳州成家定居。

盧宗泰其人,國史缺載,家譜眾說紛紛,存疑一千多年。由於盧宗素有難言之隱,其子公明、公達年已16歲以上,理應知道祖父是誰?父親因何事南遷虔化?但他們一行五人,守口如瓶,這便使後人不知他的先世為誰。當年他南遷的時候,如果他的長輩在世,也不知避居何處?實有難以告人之情,更不會留下惹禍的記載,旁系怕擔關係,誰也不敢記載盧宗泰的出處。”東坑村的遠祖盧宗泰,是受唐玄宗與太平公主的宮廷政爭,而被迫南遷,隱居虔化。象。東坑村盧氏族人往南遷徒路線:幽州一江西寧都一福建寧化一南雄珠機巷一順德羊額一東坑。

盧惠田 東坑盧氏遠祖南遷與唐玄宗宮延政爭有關聯

配圖與內容無關

運營:TONY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