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子:有一種自由叫孤獨,有一種傑出叫孤獨!

有的人,生來就是為心靈而活的;他們不執求於外物,而是尋求內心的真諦。莊子就是這樣一個人,莊子的一生都在守候自己心靈的淨土,不使它受到世俗的汙染,而始終綻放著奇異的靈魂之光。穿越千年的時空,我們看到莊子,他以看似孤獨的背影,走向我們所不知的領域。

然而,莊子真的孤獨嗎?不是的,莊子不孤獨,他反而是最快樂的。莊子的孤獨,並非無人與之交往內心的無奈與蒼白,而是尋求自由、認識自我的求知狀態。處於這種求知的狀態,在世俗之人看來是世俗的孤獨,其實他的內心無比充實、無比自由。一個要探尋自己的心靈,進而超越心靈的人,難免要走上莊子的“孤獨大道”。莊子的孤獨,是一種“道”,是一盞衝破黑暗的指明燈。

莊子:有一種自由叫孤獨,有一種傑出叫孤獨!


1.孤獨使人自由

萬丈紅塵,深沉似海,其中多變,實難測之。一入紅塵,進入其紛爭之中,便無自由可言;隨之而來的,是諸多的痛苦、憂怨、仇恨等等。每個人都需要屬於自己的孤獨時間,去化解這些痛苦、憂怨、仇恨。莊子在《逍遙遊》之中,寫到:“今子有大樹,患其無用,何不樹之於無何有之鄉,廣莫之野,彷徨乎無為其側,逍遙乎寢臥其下。”這告訴我們,有時候不妨以“無用”之身,放任於孤獨的“無何有之鄉”,而得到全然的自由。

莊子:有一種自由叫孤獨,有一種傑出叫孤獨!


2.孤獨讓人認識自我

一個人最清醒的時候,不是得意之時,不是高談闊論之時,而是在孤獨安靜之時。一個人處於清醒的狀態,才有可能認識自己。我們應該都有這樣的體驗:當試圖認識自己的心靈之時,越孤獨,則越清醒;越清醒,對於自己心靈的認識就越深刻。這種孤獨,是與心靈的對語,是一種崇高的狀態,是開啟智慧的路徑,是勘破真理的必要條件!

莊子:有一種自由叫孤獨,有一種傑出叫孤獨!


3.孤獨使人傑出

莊子曰:“獨往獨來,是謂獨有。獨有之人,是謂至貴。”真正認識到了孤獨對於心靈的可貴之處,便是“獨有之人”。“獨有之人”完全屬於自己,完全自由。一個人完全擁有了自己,完全自由了,便是一個通天徹地的人。這種人當然最為傑出,最為尊貴。試觀古今傑出的人物,皆有孤獨的一面;因為他們需要以這孤獨的一面,去使自己成長,使自己傑出。

莊子:有一種自由叫孤獨,有一種傑出叫孤獨!


心靈的成長,需要孤獨濡養;負面的情緒,需要孤獨平息。在這個虛華的時代,更需要在孤獨中保持冷靜,從而不會被淹沒於虛華之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