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企領域如何解放思想推動高質量發展?看這裡

討論核心問題

■ 在徹底解決歷史遺留問題,增強國企改革發展活力上如何解放思想

■ 在破解一些國企“大鍋飯”“鐵交椅”,企業員工能進不能出、幹部能上不能下、收入能增不能減等問題上如何解放思想

■ 在破解組建國有資本運營公司沒有實質性進展,一些國企“表面有改制、實際無改治”的問題上如何解放思想

■ 在徹底解決企業辦社會、離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三供一業”分離移交、“殭屍企業”處置等問題上如何解放思想

根治“不想放” 確保“接得住”

項鴻林 省國資委黨委副書記、副主任

國企領域如何解放思想推動高質量發展?看這裡

應當看到,在推進國有資本運營公司組建工作時,我省一些國企“表面有改制、實際無改治”的問題還很突出,要想在相關工作上取得實質性進展,我們必須思想更解放,措施更有力,工作更抓實,改革更深入。

監管機構需解放思想,根治“不想放”的問題。摒棄官本位思想,去除行政化思維方式,國資委要以管企業為主轉變為以服務企業為主,大膽授權企業對管理體制等進行大刀闊斧的變革,除必要的法定監管事項外,保證將出資人權利依法授予國有資本運營公司董事會。

我省國企要解放思想,確保“接得住”相關權利。企業必須儘快健全法人治理結構,自主、科學地實行經營決策,在推行以國有資本保值增值為核心的考核辦法等制度前提下,增強國有資本運營公司的承接能力,以充分發揮國有資本市場化運作專業平臺的作用。

相關部門須解放思想,完善改革先行容錯機制。為避免我省國企在市場競爭中貽誤時機,社會各界應對相關改革給予一定的寬容度,以激發國企幹部職工幹事創業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

打破“大鍋飯” 砸爛“鐵交椅”

陳繼壯 本鋼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

國企領域如何解放思想推動高質量發展?看這裡

改革開放40年,本鋼集團實現了跨越式發展。但同時,“大鍋飯”“鐵交椅”等問題,也成為本鋼進行現代企業制度改革的攔路虎、絆腳石。轉變固有觀念,解放思想,推動“三項制度”改革,是破解這些難題的主要途徑。

轉變觀念,推進改革,讓員工的職責更明晰。本鋼集團全面實施“定崗、定編、定責、定薪”工作,部門裁撤22%,平穩實施薪酬體系設計與改革。

解放思想,實施改革,讓企業的紀律更嚴明。為實施企業問責追責制度,集團出臺了被稱為“本鋼法典”的2.5萬字的管理辦法,問責追責,紅線更清晰、底線更分明。

端正認識,深化改革,讓考核機制更健全。處級幹部、科級幹部需看成績、排大榜綜合考核。通過“三項制度”改革,本鋼正逐步建立幹部能上能下、員工能進能出、收入能增能減的“三能”機制。

同心協力 共振雄風

李凱 東北大學中國東北振興研究院副院長

國企領域如何解放思想推動高質量發展?看這裡

近年來,經過放權讓利、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和探索統一的國資監管體制等實踐,遼寧國企取得了一定成績。

但因體制性、機制性和結構性矛盾等,遼寧國企也積下許多久拖未決的難題,出現貌似無法逾越的障礙,不但制約國企的發展,甚至在某種程度上影響了其他領域改革進程。

破解“積難”,舊思路、老辦法很難行得通。這就需要我們集聚各方面力量,掃清思想障礙,破除思維羈絆,在推動遼寧國企改革的道路上,開動腦筋,共同發力。

在經濟向高質量發展邁進的關鍵時刻,遼寧國企應該主動作為,深化改革,不斷做強做優做大,從而擔當起推動振興發展的歷史責任。國企應著力破除體制機制障礙,構建適應市場的經濟主體,以新的經濟結構、新的產業格局,為遼寧經濟的轉型升級多作貢獻。

壯士斷腕 輕裝上陣

楊衛新 遼漁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

國企領域如何解放思想推動高質量發展?看這裡

解決國有企業歷史遺留問題,是國企公平參與市場競爭的重要條件。要徹底解決這些沿革多年的改革難點,必須解放思想,打破主觀束縛探索新路徑,衝破慣性禁錮開闢新天地。

解放思想才能有壯士斷腕的勇氣,去負減荷,贏得主動。“管得多、管得全”曾給遼漁集團的發展帶來沉重的壓力。今年遼漁集團投資近億元,徹底切割了管理社區事務和“三供一業”等職能,企業得以輕裝上陣,為持續發展打下了堅實基礎。

解放思想才能有堅守主業的定力,修枝打杈,強健主幹。今年,遼漁集團明確了客滾運輸等四大主營業務,把船員勞務公司等5個輔業全部裁撤,變原來的“點狀”發展為攥緊攻堅拳頭,突出主業,產業發展明顯提速。

解放思想才能有放眼全局的思維,找準座標,永立潮頭。解決了歷史遺留問題,企業才能增強高質量發展的底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