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雅福集团董事长黄仕坤:贵金属文化时代的创新发展

导读:12月6日,2018中国(上海)国际贵金属年会隆重举行,广东省客家商会常务副会长兼广东省客家商会青年工作委员会会长、金雅福集团董事长黄仕坤应邀出席会议,会上,黄董事长总结分享了在消费升级、黄金产品供给结构性失衡的背景下,黄金企业为激发深层次的黄金需求,实现产业转型升级而作出的深层思考与创新探索。

金雅福集团董事长黄仕坤:贵金属文化时代的创新发展


一、贵金属进入文化消费时代

2003年至2013年是中国黄金企业的黄金十年。伴随着上金所2002年成立以来,我国的黄金零售业保持着20%以上的增长,是我国规模增长最为迅速的消费品之一。2013年后,伴随着金价的下跌,黄金行业进入了调整期,消费的大幅增长有所停滞。究其原因,增速的放缓并非是消费者的黄金消费需求已经得到充分满足,也不是黄金市场已经趋于饱和,而是黄金产品供给的结构性失衡,导致黄金的深层次需求并没有被激发。

众所周知,传统的黄金产品主要满足消费者婚庆和日常装饰需求,而且呈现出局部供给过剩的情况,相比之下,对具有文化附加价值的投资和产品的供给并不充分。而随着高净值人群的不断扩大和城市中产阶级的消费升级,对具有文化创意的高端贵金属工艺品需求日益旺盛。据统计,2017年我国个人可投资规模在1000万人民币以上的超高净值人群达到187万,相比2006年的18万,十年时间增长了十倍。另外,一、二线城市的中产阶级也面临着消费升级的需求,预计到2020年,我国中产阶级家庭占比将超过50%。

随着消费的转型升级,这部分人群已经由物质性、基础性的消费向精神性、发展性的消费转变。在贵金属行业变革和消费升级的背景下,中国逐步形成了贵金属文化产品快速增长的消费趋势,目前,贵金属文化产品逐步形成了规模性产业,在贵金属产品中占比逐年上升,贵金属文化产品市场年增长率超过50%,已经成为贵金属行业发展的助力器,也是贵金属行业必争之地

二、完善供应链体系,为贵金属文化消费添油加薪

传统的贵金属零售渠道主要是百货商场专柜和街边门店,在互联网电商洪流之下,传统渠道受到极大的冲击,百货商场和街边门店人流稀少、门可罗雀。贵金属零售传统商业模式亟待变革和转型。银行、电商等非传统渠道的异军突起,给贵金属行业送来了一阵春风。银行贵金属渠道由于对接高净值客户的先天优势,对传导产品价值、宣传企业形象有着事半功倍的效果,也是目前贵金属工艺文化产品推广的重要渠道。电商行业虽然是起步较晚、发展缓慢的新兴渠道,但是近些年,随着国家对电商行业的扶持和电商行业特有的优势,增速有所加快,未来增长空间巨大。

但是随着银行、电商渠道准入门槛的提高,对支撑服务的能力要求也越来越严格,因此,具有供应链整合服务能力的产业综合型企业才能够占据产业的制高点,产业综合型企业积累了丰富的研发储备项目、合格的供应商和外协厂商资源、覆盖全国的商品配送网络、与供应链各方构建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形成了服务体系完善的供应链生态,在服务非传统渠道方面更具有竞争优势。

黄仕坤认为,信息化的建设是供应链服务能力提升的重要基础。金雅福SAP-CRM全流程供应链集成系统的搭建,有效覆盖公司业务全流程,能够统筹管理采购、物流、生产、销售、财务等各项资源,实现了公司研产供销各环节的信息化、一体化和集成化,也让我们体会到了信息技术支撑对供应链体系建设的重要性。

三、坚持高端定制,为贵金属文化消费描画未来

在消费升级的背景下,贵金属产品的定制是大势所趋。一方面,高端人群追求文化内涵、独特体验和尊享感受,靠“一招鲜吃遍天”的时代已经过去,个性化定制才能迎合高端人群的品味和身份属性;另一方面,由于中国地广人多,不同地区文化差异明显,为满足各类人群对贵金属产品的不同消费需求,只有不断的开发、定制差异化的产品才能锁定消费者,形成粉丝经济。在3D打印、VR技术、数控系统等智能制造新技术的支持下,打开高端定制市场也有了终南捷径。

金雅福依托以“智能制造”为核心的产业链基础,正在逐步完善智慧供应链综合服务体系,支撑贵金属高端定制服务蓝图的实现。为此,在组织架构层面,将技术研发与产品设计、文化创意资源平台紧密联系,打造有益于定制服务的事业群架构;搭建起遍布全国的销售网络,确保研发、生产、营销人员在定制服务保持高度协同;建立起以用户体验为中心,以3D智能制造和数字技术实现定制需求的高效响应机制,确保及时响应定制需求。

贵金属企业需要转换经营思路,以产业链整合为基础,以文化创意为抓手,以智能制造为手段,以非传统销售渠道为切入点,实现贵金属行业的创新发展。在贵金属文化消费领域,金雅福是“摸着石头过河”的拓荒者,也期待更多同行加入进来,同舟共济,并肩齐行,一起为贵金属行业的创新发展略尽绵力。(金英圈——黄金市场洞察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