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药-穿山甲

穿山甲【性味与功效】

每日一药-穿山甲

味成,性凉。功效:活血通经,下乳消肿。

【传统应用】

主治乳汁不下,闭经不通;风湿痹痛,筋骨拘挛;痈肿初起等病症。

本药常用于以下传统方剂:穿甲散(《妇科大全》):穿山甲、鳖甲、赤芍、大黄、干漆、桂心、红花、当归,治疗闭经腹痛。

在外科著名方剂仙方活命饮和透脓散中都有炮甲片,以活血通经,透脓消肿。

【主要成分】

每日一药-穿山甲

山甲片主要含氨基酸类和微量元素类等成分。

1.氨基酸类 包括谷氨酸、门冬氨酸、赖氨酸、精氨酸等l6种游离氨基酸,以及蛋白质、环二肽。

2.微量元素类 钙、镁、铁、锌、锰、铜、磷、钠、钛、硅、铅、铬、镍、钒、硼、铝、钼、锡等l8种。

山甲片尚含胆甾醇、硬脂酸等成分。

【药理作用】

每日一药-穿山甲

(一)扩管:

本品水提醇沉制剂,能显著增加犬股动脉血流量,对血管壁有直接的扩张作用。

(二)抗凝:

本品水煎液有明显的延长小鼠凝血时间,降低血黏度的作用。

(三)其他

每日一药-穿山甲

1.水提液有显著的抗炎作用。

2.有提高抗缺氧耐力的作用。

3.有升高白细胞的作用。

(四)关于炮制

中医传统是用炮山甲片,并且以醋炙为良。实验报告,穿山甲的主要成分为氨基酸、钙和多种微量元素。这些成分的含量以醋淬品最高,砂炒品次之,生品含量最低。

【临床应用】

1.治疗乳房肿胀,小叶增生,以及哺乳期乳管阻塞而肿胀。

2.治疗卵巢肿瘤,卵巢囊肿和卵巢癌手术后和化疗后。

【剂量与用法】

药典剂量:5~9g。

临床常用剂量:3~9g,1~1.5g(每次吞服)。

大剂量:l2~30g。

使用方法:水煎服,研末入丸、散吞服,浸酒内服。

每日一药-穿山甲

【临床体会】

炮山甲片临床用得最多的是治疗乳房病。《本草纲目》记载:“谚曰:穿山甲、王不留,妇人食了乳长流。”现临床除了通乳外,对乳腺病也是普遍使用的。

炮甲片有软坚消肿功效,临床还用于甲状腺疾病,如甲状腺肿大、桥本甲状腺炎以及淋巴结肿大等。

炮甲片有通络治痹功效,传统用于风湿痹痛,《本草纲目》记载:“凡风湿冷痹之证,因水湿所致,浑身上下,强直不能屈伸,痛不可忍者,于五积散中加穿山甲七片,同全蝎炒十一个。”《类证治裁》之透痉解挛汤中,炮甲片与羌活、防风等同用。

炮甲片治疗风湿病关节痛是传统的,实验也证实具有抗炎的作用。临床可用于强直性脊柱炎、类风湿关节炎、骨关节炎等疾病,与羌活、五加皮、虎杖等同用。由于具有消炎止痛的中药较多,炮甲片可作为备用药,有更适合的病例才用。

(三)炮甲片在特殊情况下才应用

炮甲片有活血功效,具有抗凝作用。活血化瘀大类的中药中大多具有抗凝作用,我们大多选择同时具有免疫抑制作用的中药,炮甲片只有在特殊情况下才应用,如红斑狼疮与桥本甲状腺炎重叠、甲状腺肿大、类风湿关节炎同时伴有乳腺病,或同时存在血管炎和白细胞减少等。

炮甲片与炙鳖甲同用治疗慢性肝炎、早期肝硬化是从中医辨证软坚消肿着手的。对E抗原阳性,HBV-DNA阳性的病人,宜与柴胡、郁金等疏肝理气药同用,或者与炙鳖甲同用。

(五) 穿山甲属国家野生动物保护范围,禁止捕杀。现用药材是养殖的,药源还是比较稀少:其药性药效一般,并不突出.不是非用不可的药。临床应控制,用到最需要的地方去。

【副作用】

(一)传统文献

《本草纲目》:有毒。

《药性论》:有大毒。

(二)临床观察

炮甲片无毒。在常规剂量内水煎服没有不适反应。长期服用或大剂量(30g以下)水煎服也没有明显副作用。

穿山甲古代记录有毒或大毒,但没有详细记载有什么毒。对于穿山甲的毒性看来还需作深入的观察研究。

每日一药-穿山甲

李时珍和穿山甲的故事

根据陶弘景著《本草经集注》的记载,穿山甲是一种食蚁动物,它“能陆能水,日中出岸,张开鳞甲如死状,诱蚁入甲,即闭而入水,开甲蚁皆浮出,围接而食之。”穿山甲的生活习性果真是这样吗?为了弄清这个问题,李时珍跟随猎人进入深山老林,进行穿山甲解剖,发现该动物的胃里确实装满了未消化的蚂蚁,证明了本草书的记载是正确的。但李时珍发现穿山甲不是由鳞片诱蚁的,而是“常吐舌诱蚁食之”。他修订了本草书上关于这一点的错误记载。同时他又在民间收集了穿山甲的药用价值,记载了一段“穿山甲、王不留,妇人食了乳长流”的顺口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