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老巷故事——大南街

□ 周邦基

安康老巷故事——大南街

自古樓(現為鼓樓)西與五星街的交匯處再向北行至“大什字”間即為大南街。其所以被謂為大南街,則完全是相對於大北街而來的。

舊時的大南街遠不及今日這麼寬闊,別看它與大北街這個昔日的商貿中心僅隔著一個十字路口,從做生意的方面講,地段相差一步,其結果就大不一樣,故整個街道僅有一個叫“通新永”的山貨行。歷史上的大南街用今天的話來說,是一條最適宜居住的地段,因而一街兩行多為低簷矮屋式的民宅。(當然,1983年遭遇到的洪水襲擊,那是天災;1968年遭遇到的“武鬥”大火焚燒,那是人禍。)但就這麼一條極普通的街道,興許還曾是早朝的“學堂”所在地,要不然《興安州志》怎會在《附街衢》中載其名為“育賢街”。

育,培養。《易·蒙》:“君子以果行育德。”《孟子·告子下》亦言:“(齊桓公)再命曰:‘尊賢育才,以彰有德’。”賢,有德行的人。《荀子·王制》:“選賢良,舉篤敬,興孝弟,收孤寡,補貧窮,如是則庶人安政矣。”育賢,培養有德行的人。魯長卿《重續興安府志》言:“學校者,人材之所從也。”故此言說學校當在此街之中,應該不是牽強附會。

魯氏又言:“元明以來,文廟與學校合併,不入祀廟,而歸學校。蓋以立學教士,非特師表萬世能如孔子者為師。不學孔學而教,亦非教也。故合而一之,以明其師道之尊也。”《興安州志》載:“文廟在州治之南崇道街。”即今之古樓西街無疑。又載:“儒學在文廟西。”並言該儒學曾於清康熙十二年(1673)“闢道南出崇道街”。這裡所言之“闢道”,應該就是今天的南北走向的當鋪巷。因為自當鋪巷中段至古樓街正是黌學巷,故最初的儒學當在當鋪巷與大南街間。從《州志·學校志》中可以讀到:文廟和儒學自元代建成以後,又先後經歷了明永樂十四年(1416)、成化八年(1472)、萬曆十一年(1583)計三次漢水泛溢,至“明末儒學盡毀”。直到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修志時,“昔文廟儒學基地東西五十步,南北九十步,今東西北三面尚為居廛,永不可復矣。”步,長度計量單位,舊時營造尺以五尺為步。廛,古指一戶人家所居住的房地。居廛,謂市內百姓之居。這段記載明確地告訴了人們:校園之地被包括“育賢街”在內的百姓,當做宅基地蓋房居住了。

當然,上述“探索與發現”僅為一家之言,並不強求諸君認同。但金州文廟和儒學以及老城黌學巷,是有別於興安文廟和儒學以及新城黌學巷的卻是事實。而且老城文廟和儒學的範圍在今古樓街以西,大南街以東,黌學巷以南,古樓西街以北一帶則是可以肯定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