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工怒觸不周山》是神話還是歷史?


《共工怒觸不周山》是神話還是歷史?


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了解一下,不周山大戰的一個背景。

關於這次大戰的對象在《稠玉集》、《淮南子》以及《史記》中都有不同的一個記載。《稠玉集》的記載是和共工大戰的對象是神農;《淮南子原道》篇中說與共工大戰的對象是高辛帝;《淮南子天文》篇中則說共工這次大戰的對象是顓頊帝;而《史記》則認為與共工大戰的對象是女媧時代的祝融。

因為顓頊和共工大戰的這個說法是記載最全面,也最詳盡,本身記錄也是最早,所以說袁珂先生採用了這樣一個看法,然後我們也算是踩在巨人的肩膀上,也同樣採用這種說法。

其實說起來共工和顓頊的大戰算是炎黃大戰最後的序幕。

《共工怒觸不周山》是神話還是歷史?


炎黃當年大戰之後,其實炎黃關於帝位之爭一直都沒有停歇。炎黃大戰之後是蚩尤與黃帝爭霸天下,蚩尤與黃帝的戰爭過後再一次登上舞臺的戰神刑天,刑天與黃帝的帝位之爭,最終以黃帝把刑天殺死在常羊山作為結局。

刑天與黃帝的戰爭結束後登上歷史舞臺的就是夸父,夸父與黃帝的爭鬥《山海經》裡面出現了兩個版本。第一個結局是夸父逐日而死,說夸父在追逐太陽的道路上渴死了,最後化為了300裡的桃林。

《共工怒觸不周山》是神話還是歷史?


第二個結局就是夸父被黃帝的部屬應龍所殺,那麼如果以我們現在的角度來看夸父被應黃帝的屬下應龍所殺的這個結局應該是更符合史實的更貼近生活的一個版本。

炎黃爭鬥的最後一次戰爭,其實就是發生在顓頊和共工之間的不周山大戰。

顓頊是顓頊是黃帝的孫子,共工則是炎帝的後代,兩人最後的一次大戰,以共工撞倒了不周山為結局,共工撞倒了不周山後被顓頊所殺。

《共工怒觸不周山》是神話還是歷史?


這次戰爭造成的最後結果就是,不周山的坍塌,西北的天空失去了支撐變得傾斜,原本被顓頊拴在北方天空的太陽星星和月亮沿西北向東南滑行,而東南方向因為被共工撞塌了一塊兒的緣故,江河海湖的水紛紛往地勢較低的東南方向流去,這也是我們現在天體運行和江河水系流動的大致規律。

在這次戰役裡,共工的臣子相柳也被誅殺了。但結局出人意料的是,作為造成蒼生浩劫的罪魁禍首和失敗者,共工在《山海經》裡面受到不同於尋常失敗者的一個待遇,在《山海經》的有記載大荒北和海外兩處各有一個共公臺。

這是人們為了紀念共工所建立的。所以射箭的人都不敢往北射,怕驚擾了埋在北邊共工的神靈。反而顓頊在典籍裡記載的形象反而不好,生下了許多為禍人間的鬼兒子,如什麼瘧疾鬼,窮鬼之類的。

《共工怒觸不周山》是神話還是歷史?


這說明其實在戰爭結束後,得民心的依舊是共工一族,只是在後來的故事流傳中共工漸漸被樹立成一個與人民對立的反例。

到這裡關於不周山的大戰我們就介紹完了,那麼對於不周山大戰到底是神話還是歷史呢?

我個人的意見是:這是被神化了的歷史?

不同的典籍都對這一次大戰有過不同的記載,那說明這一次大戰肯定是存在的。那至於對象和其他這個細節我沒辦法考據,只是知道這次大戰存在然後可能是因為統治的需要;或者是在一復一日年復一年的流程和傳承中失去了它原本的樣子。這些遠古的歷史人物漸漸被作為一個偶像或者是榜樣漸添加上了屬於神的一些東西,讓他便於和普通的民眾進行區分。

參考資料:《山海經》、《淮南子》、《史記》、《稠玉集》、《中國神話傳說》

《共工怒觸不周山》是神話還是歷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