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媳同住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孩在鬧我在笑


這個問題是這個社會存在的一種現象!基本上婆媳住一起,關係都會變得很不好。

我覺得儘量不要婆媳同住。因為這種形式看似孝順,實則是不孝順。因為你孝順了他的爸媽,忽略了你的爸媽。

婆媳同住,有個嚴重的技術問題就是你爸媽不方便到你家來,你也不方便到你爸媽家去。

爸媽來你家看你怎麼住?誰做飯呢?多彆扭,受氣怎麼辦?

你們有獨立的房子,雙方老人可以輪流來看孩子,也可以回自己家,彼此都有喘息的機會。就婆媳同住了,那真的是一眼看不到頭呀!所以,即使是豪門,住別墅,年輕人也通常有自己的住房。除非經濟條件差別太大,是不平等的婚姻,純粹的嫁入豪門那種。或者經濟條件特別差實在沒辦法。

在我看來遠嫁,和公婆一起住,這些根本不是為愛付出,多麼偉大,從父母的角度就是自私。別忘了,女兒對父母也是有贍養義務!你遠嫁了,父母怎麼辦?和公婆一起住,父母想看你一眼都要看人臉色。

如果和公婆一起住可以,那麼多人買房幹什麼?和公婆一起住,就是非常迫不得已的事兒。

法律有規定子女有贍養父母的義務,還是先把自己父母的養老問題安排好,再去聖母心吧!


很多人在糾結房子誰買的,好像買得起房子的都是男人一樣。女方家境好的很多,女生高薪的也很多。獨生女是很大的群體,爸媽掙了一輩子錢,還給女兒買不起一套房嗎?

而且別太雙標了,如果誰買房誰就能和子女一起,那也太容易了。我強調的是子女對父母都有贍養義務,不要覺得女兒就不用贍養父母。

我有朋友,爸媽在一線城市給全款買的房子。結果婆婆直接把老家的房子賣了,要和他們一起住。照某些人的想法,朋友怎麼辦?把婆婆趕出去,讓婆婆露宿街頭嗎?那些拿房子說事兒的,真的都買得起房嗎?

我說的是要照顧雙方父母,不要只想著有公婆,沒有爸媽。因為很多人特別雙標,得好處的時候就講傳統文化,付出的時候就提感情。

法律規定,女兒對父母有贍養義務,兒媳婦兒對公婆沒有。但是,夫妻之間應該互相體諒和扶持。得到幫助的一方應該有點感恩之心吧!

最後補一句,廣大女同胞,有點骨氣,好好工作,買房吧!看看評論裡有些男方的態度,多令人心寒,買套房就覺得自己對家庭付出很多,對女人有多大恩情似的。那意思是住婆家的房子就要感恩戴德,看人臉色呀!


跟不跟公婆住,關係到以後父母贍養的問題,這是個大事兒,建議婚前協商好。

談婚論嫁了,就是要成為真正的大人了,就要肩負起養育子女,照顧雙方父母的責任,所以不能簡單的有情飲水飽。

舉個自己的例子吧,我是獨生女,當初找對象就認識到找對象只能找兩類。一類是經濟條件比較好的獨生子,起碼和我家條件差不多。我們兩家合力,家庭總資產能在一個小區買得起三套房,或者買個大別墅,大平層之類的。另一類就是找兄弟兩個的,或者找姐姐比較有能力比較靠譜的,人家能承擔多一些的照顧義務,我們多出錢。

我表妹,她有兩個哥哥,其中一個在家鄉和父母一起住,父母不太需要他照顧,出錢就行。她算是遠嫁了,但是她在當地是公務員還分了房子,婆家不算別墅,就是三層樓帶院子那種,有房間,夠住,爸媽去了可以住到她家裡,也可以去公婆家住。為了照顧孩子方便,她一直和公婆一起住,公婆對她也不錯。

我覺得我們都是根據自身情況選擇的,也算都考慮了雙方父母的贍養問題。我覺得贍養父母,不出力的就多出錢吧!

這是一個客觀存在的問題,也是我一直強調的一個問題,我們生小孩是長大的過程,父母反過來而言,是慢慢的迴歸本真,我們應該把父母當做孩子一樣,越老越小,越需要照顧。所有問題就來了,本就該這樣,那就允許他們犯一些錯誤。


聚樂生活ing


無非是這樣幾種情況:

1情同母女。

2情同婆媳。

3情同水火。



塵世放歌


我自己就是和婆婆一起住的,好處壞處都有,先說好處吧,婆婆愛乾淨,打掃衛生,幹家務,還會幫幫帶孩子,讓自己輕鬆不少,壞處就是,老年人,話多,愛念叨,教育孩子比較老傳統,當然,婆婆也同情達理,有什麼事,婆媳倆把話攤開說,彼此不藏著掖著,總體還算處的不錯,重要的是有條件我們還是希望分開來住,彼此離得近點就行,這樣我想對婆婆,對自己都好😛


奇奇瓦


不知道,本人男士,但是我個人認為只要相處的好,應該像親母女兩一樣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