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尚否認退出中國市場,將加大與天貓新零售合作

引言

日前,有消息稱,法國歐尚超市將退出中國,超市業務將全部交給大潤發運營。據悉,該報道截取了一張來自爆料人的信息截圖,稱“歐尚董事會決定把中國的零售業務交由兄弟公司大潤發全面託管。大潤發將根據雙方一起制定的目標和願景,結合其成功經驗,對歐尚門店進行深入改造”。

此後,多家媒體對此消息持續跟進,據記者瞭解,歐尚的資本還沒有退出,還有股權在,目前只是經營管理的全面退出。另有媒體稱,以大潤發全面接手為時間點,歐尚自此將全面退出中國大陸零售業務。

歐尚否認退出中國市場,將加大與天貓新零售合作

然而,12月12日晚間,歐尚中國在其官方微博發佈聲明稱:“歐尚退出中國”的消息為謠言。並表示“我們與天貓的新零售探索正如火如荼精彩迭出。歐尚不僅不會退出中國市場,還將繼續在中國進行深度新零售融合和探索。

歐尚否認退出中國市場,將加大與天貓新零售合作

與天貓的合作

據阿里巴巴方面表示,歐尚的76家超市已通過阿里旗下淘鮮達完成新零售數字化改造。在已實現線上線下一體化的歐尚超市附近,消費者打開手機淘寶進入淘鮮達頻道,在線上下單後,一小時內生鮮商品即可送達。這幾天正值雙12,多地的歐尚超市出現消費者排隊搶購“頭茬菜”的情況。歐尚今年首次投入天貓雙11時已出現客流激增,11月7日到11月8日間客流量為平時的2.3倍,線上及線下整體銷售額翻5倍。

淘鮮達業務不久前剛剛與原天貓超市業務整合為天貓超市事業群,與阿里巴巴生態內的大賣場、超市等合作伙伴共同推進線上線下一體化。包括歐尚、大潤發、新華都、三江購物等在內的線下商超陸續進行新零售升級,雙12開場23分鐘後,淘鮮達成交額超越去年雙12線上全天。

歐尚否認退出中國市場,將加大與天貓新零售合作

未來小業態或成為主流

實際上近年來,外資零售巨頭日子都不好過。

公開資料顯示,2018年1月,易買得關掉了在中國的最後一家門店,結束了在中國市場20多年的運營。8月,家樂福又被傳出要退出中國,但最終被否認。10月,韓國樂天瑪特將其93家門店出售給利群股份、物美集團,並全面退出中國市場。11月,德國零售巨頭麥德龍也被爆出要退出中國市場,但該消息在之後也被否認,麥德龍全球董事長稱會繼續加大對中國市場的投入。12月5日,梅西百貨宣佈將全面退出中國市場。

某歐尚超市店長也告訴記者,近年來的經營情況確有下滑,在他看來,究其原因是“消費者的需求發生變化”,“3-5年前我們在做市場調研的時候,顧客更在乎購買商品時有更多的選擇空間,所以大而全且價格低廉的業態更受消費者歡迎,但近幾年,方便到達和購買已經成為了消費者的優先考慮、同時也湧現出了更多新的零售業態。”

歐尚否認退出中國市場,將加大與天貓新零售合作

而在該人士看來,包括歐尚在內的諸多老牌零售商當然能夠感知到這種變化,但因為機制僵化,存在船大難掉頭的現象。“從組織形式來看,以永輝超市為代表的國內企業的確更加靈活。”

歐洲企業近年來退出中國的聲音的確較大,但這些企業在歐洲本土市場表現也並不樂觀,所以頻繁有“退出中國”的聲音爆出,自然也有歐洲市場整體大環境的原因。但反觀中國本土品牌,華潤萬家、聯華、中百集團、步步高等實體零售業都是增速放緩、諸多企業呈現虧損狀態,“永輝對紅標店的升級改造也並不理想”。

在更多業內人士看來,傳統賣場的生存空間在縮小,未來小業態的社區商業將成為主流。

消費者對大賣場的需求在直線下降,商家對賣場的面積也開始壓縮,同時,越來越多的“小業態”增添了更多便民服務,能夠更好的滿足消費者的應急需求和日常所需,這也是近年來中國賣場發生的變化。相比沃爾瑪這樣的大型賣場,COSTCO只有三到五千的SKU,這對於消費者而言挑選商品更便利,對於商家而言採購渠道更短、也利於管理。

歐尚否認退出中國市場,將加大與天貓新零售合作

傳統零售轉型,可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去改善

歐尚否認退出中國市場,將加大與天貓新零售合作

一是降低經營成本。傳統零售企業水、電、人工等成本增加,而營收收入卻不能隨之提高,壓倒眾多企業救生的稻草。所以,降低支出成本,是企業的當務之急。如降低進貨成本,拓展銷售渠道。

二是賣場場景改變。當前的消費者,需求的是多場景化,既能玩兒,又能就餐,甚至是補充睡眠。所以,這對商場的場景佈置要求性高,而藉助新零售的大數據,能分析出消費群體的需求,進而對場景調整有很大的幫助作用。

三是改變貨物配送方式。當前貨物配送,對於企業來講是必備的服務之一。在這方面,需要向電商企業學習,它們不斷的深耕物流服務,提高配送效率。因此,零售企業可以與物流服務企業合作,來提高這方面的服務。

與電商、互聯網巨頭相比,零售企業在經營方面具有優勢,但在企業管理、人才引進、資本引進,差距是全方位的。

歐尚否認退出中國市場,將加大與天貓新零售合作

廣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