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分析篇15:央行—資產負債表—政府存款

“聊聊財經數據”頭條號,聚焦財經數據的查詢和分析,每篇文章都公佈數據來源。

央行每一次貨幣政策的實行,都會在央行的資產負債表上有所體現。

負債端,主要是央行發行的貨幣、各機構存款等相關負債。

本文將講述央行資產負債表下“負債端”的第七項:“政府存款”

一、中國人民銀行資產負債表的“負債端”項目結構

中國人民銀行資產負債表的“負債端”主要有以下項目:

數據分析篇15:央行—資產負債表—政府存款

中國人民銀行“負債端”的組成項目


二、央行“資產負債表”下的“政府存款”

1995年頒佈的《中國人民銀行法》,首次以立法形式明確了“經理國庫”是中國人民銀行的職責之一。

而在2014年通過了新的《預算法》,明確繼續實行中國人民銀行經理國庫體制

所謂“經理國庫”,是指中國人民銀行組織和管理政府預算內的收支,同時也對預算起到了監督的作用。

央行“資產負債表”下的“政府存款”體現的就是政府存款的金額。

下面是“國外負債”在1999年1月到2018年1月的金額和佔總負債的比例變化圖:

數據分析篇15:央行—資產負債表—政府存款

1999年到2018年“政府存款”金額變化圖

數據分析篇15:央行—資產負債表—政府存款

1999年到2018年“政府存款”佔總負債比例變化圖


從上面兩圖中,我們可以得出兩個結論:

1、“政府存款”的金額從1999年的1,786億元,增長到了2018年的3.81萬億元,增加了約20倍

2、“政府存款”佔總負債的比例相對來說比較穩定最小值為5.1%,最大值為11.5%,波動範圍非常的小。

下面來看一下“政府存款”在一年內的月度變化規律,如下圖所示,是2016年~2018年的月度“政府存款”數據變化圖:

數據分析篇15:央行—資產負債表—政府存款

2016年到2018年“政府存款”月度數據

從上圖大致可以看出:

  • “政府存款”的月度變化規律性很強,在每年的4月、5月、7月、10月會顯著上升,而在每年的3月、6月、9月、12月份又會顯著下降

出現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是:

  • 每年的4月、5月和10月是企業集中繳納所得稅的月份,故而“政府存款”的規模會出現大幅度的上升;而在每一年的3月、6月、9月和12月是政府財政支出的時期,所以“政府存款”的規模會出現明顯的下降。

​本文主要結論:

1、我國實行中國人民銀行“經理國庫”體制;

2、“政府存款”的金額從1999年的1,786億元,增長到了2018年的3.81萬億元,增加了約20倍

3、“政府存款”佔總負債的比例相對來說比較穩定,1999年到2018年在5.1%~11.5%範圍內波動;

4、“政府存款”的月度變化規律性很強,在每年的4月、5月、7月、10月,因為企業集中繳納所得稅而顯著上升,在每年的3月、6月、9月、12月份,又因為政府財政集中支出而顯著下降。

注:關於央行資產負債表各項目數據的查詢,在之前的文章中已經進行了詳實的介紹,本文就不再贅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