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英法一戰戰勝德國後不直接徹底佔領德國?

Right^岸


直接佔領德國根本就是一個不現實的問題,一個國家豈能是說瓜分就能瓜分的,尤其是對於一個有著6500萬人口的大國。協約國要想佔領德國,就必須派出軍隊進駐德國本土,但這對於剛剛經歷過一戰的協約國來說是根本無法承受的。第一次世界大戰完全是拉鋸式的消耗戰,交戰雙方都遭受了極大的損失。雖然英法勝了,但那也只是慘勝,所以他們已經沒有力氣再去佔領德國了。

▲巴黎和會

德國是因為打不動了,才選擇的投降,如果協約國妄圖佔領德國,那德國民眾豈能答應?協約國一旦出此下策,戰火勢必會再度重燃!雖然協約國的成員有很多,但實際上只有英法美三家說了算,而這三家中卻只有法國與德國相鄰,那麼法國無疑會成為佔領德國的最大受益者,而這當然不是另外兩家願意看到的事情。

▲一戰局勢圖

事實上,法國在巴黎和會上確實提過比較類似的主張。法國建議在法德之間建立一個非軍事區,或者直接建立一個“萊茵共和國”來作為緩衝。法國的這一方案已經提出,就遭到了英美的反對,最終也就未能實現。

▲一戰的坦克

雖然德國本土不直接佔領,但換個其他的方式也是可以的:德國在海外的所有殖民地被瓜分殆盡,而且其領土也被分出去了十分之一

最終的這個方案既兼顧了列強們的利益,也在一定程度上照顧了德國人的感受,算得上是“皆大歡喜”,但高興的絕不會是德國人!


看更多軍事資訊,請關注歷史文齋!


歷史文齋


一戰之後沒法瓜分德國是有三個原因造成的,一個是德國是有條件投降的,並不是無條件的。當時德國還保持著大約540萬的部隊,這支部隊還是全副武裝的那種,當時德國威廉皇帝選擇投降只是覺得勝利無望不想做無謂的犧牲,當時德國跟英法談判的條件就是保持德國到1872年以前的德國領土,外國不得駐軍德國,美英法三國當時就同意了德國的要求。不過後來法國違約了,法國趁著德國被解除武裝時機出兵佔領了德國魯爾地區。

其次,列強本身矛盾重重,當時的德國資產非常豐富,德國人本身又是傳統軍國主義國家,這樣的國家如果併入哪個國家那麼將成為新的威脅。比如法國就非常想佔領德國,但是英國卻不想讓法國佔領德國,包括美國也不想,都是擔心法國跟德國合併以後法國會強大到不可收拾,所以美英兩國聯合阻止法國。

法國在兼併德國失敗後又擔心德國崛起,想要肢解德國。這時候也是英國跳出來阻止,因為蘇聯也在崛起,需要一個國家去牽制,這個角色就是德國。所以英國拒絕了法國的肢解要求,反而督促法國撤軍。因此,德國在二戰時候把法國往死裡打,對英國手下留情也是有原因的。


優己


不是沒想過,甚至法國曾經嘗試過。一戰之後,法國曾經派兵佔領德國的工業重鎮魯爾區。德國政府實行消極抵抗政策,法國最後灰溜溜的離開了魯爾區。

所以本質上不完全是意願問題,而是能力和現實環境問題。不過英法兩個國家的情況還是有所不同的。

英國在一戰當中損失很少,而且還削弱了德國,保住了自己世界霸主的地位。對於這個戰爭成果,英國人普遍滿意。直至現在英國人還特別喜歡紀念一戰,主要原因在於二戰贏得很不光彩,一度非常的狼狽。所以英國在戰後的訴求,並不是極度的削弱德國,而是希望維持德國的實力。其主要目的在於牽制法國。如果德國過度削弱,法國勢必做大。這對於善於挑起矛盾,坐收漁利的英國人來說不是好事。英國沒有佔領德國的意願。

法國人的想法則更為極端一些。他們希望徹底肢解德國,把一個強大的德國滅絕,從而維持自己在歐洲大陸上的主導地位。法國雖然有想法,但畢竟能力不足。再加上英國並不支持,所以使得他在外交領域相當孤立。而且佔領德國之後,法國人原本期待的經濟回報並沒有出現。反而支出了鉅額的軍費。得不償失的事,誰也不會做。

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是蘇聯問題。蘇聯是由於一戰而成型的。英法等國在蘇聯成立之後,一直希望通過外交和軍事手段將其扼殺。不過沒有成功。這個時候,如果再將德國肢解,很有可能使得蘇聯在向西推進的過程當中更加方便。這個時候,尤其是以英國為代表的這種攪屎棍思維,主張通過扶持德國,在中歐和西歐交界地區,形成蘇聯推進的一大障礙。

也就是說,在當時的環境下,佔領德國並不是一個明智的選擇。


zyb38537240


以我之拙見,答案有以下幾個大致方面:

1.列強分賬不均,法國試圖重建天然疆界(即包括薩爾區的萊茵河以西地區)英國出於大陸均勢政策予以阻止。

2.德國本土赤化的可能,在1918年十一月革命後德國左翼勢力強大,列強需要一支有能力反革命的軍隊。

3.協約國本身傷亡極其慘重,厭戰心理盛行,在德國投降後繼續保持強硬方略可能引發政局大規模動盪。

4.東方沙俄的屍體中崛起了一隻怪物,列強需要德國作為隔離帶首先抵禦布爾什維克(波蘭第二共和國也有這樣的性質)




軍侶一姐


我想可能是當時的世界格局所困吧!

其一,一戰結束後,各個主要參戰國都元氣大傷~協約國方面:英法在經歷了三大絞肉機戰役後,自身兵力缺口奇大;沙俄方面,剛剛經歷了“十月革命”,沙皇統治被推翻,從新建立了一個全新的國家--蘇聯,同年退出戰爭,而此時的蘇聯也是在飽受摧殘之後退出的!同盟國方面:奧匈帝國戰敗肢解,一分為多(捷克斯洛伐克、奧地利、匈牙利、波蘭等);奧斯曼帝國土崩瓦解;唯一一個沒有受到領土變化的德國此時的工業、兵員儲備(人口總數突破6000萬)還是遠遠強於英法,這樣一個國家根本不可能被英法佔領。


其二,協約國方面,尤其是英法兩國,兵員幾近枯竭,已經無力再去抽調兵員去佔領德國。這其中尤其以法國最活躍,而且也是法國所提出的,或許有點報復的心理吧---普法戰爭時,法國戰敗,割讓阿爾薩斯和洛林;再有,就是法國怕德國的再度強大。因為此時的德國,即便戰敗,也是比法國的動員能力強,況且自身的工業基礎各個方面還是強於法國;最重要的是法國與德國接壤,生怕再度戰爭。但是作為一戰後迅速崛起的美國,當然也不希望英法肢解德國,而且也斷定他們不可能佔領並肢解德國。

所以說,英法,尤其是法國,那是心有餘而力不足啊!!!


縱橫捭闔2011


1.接管一個比英國和法國人口還多的國家對於英法來講絕對是一個大累贅,何況戰後的英國法國本身已經損失慘重,國內人民的嘴巴都喂不飽,接管德國得接管比英國法國還多的等待餵飽的嘴巴,甩手不管至少不必承受餓死德國人後導致的道德譴責。

2.英國實行大陸均衡政策不希望過分削弱德國造成法國一家獨大,歐洲重新陷入一強吞噬周邊的局面,這種局面德國能夠出現,法國也能出現,畢竟拿破崙的歷史擺在那裡,當時英國可是與德國結盟共同抵抗法國的擴張,歐洲只有大國實力均衡才能保持和平。

3.德國過分削弱對於已經赤化的俄國是一個極好的消息,但是對於英法來說,赤化的俄國比威廉的德國好不了多少,因此維持一個適度強大的德國可以幫助英法兩國有效抵擋蘇俄的勢力擴張,甚至適當時候直接打擊蘇俄,沙俄曾經當過歐洲憲兵的歷史還歷歷在目,維持德國存在能平衡蘇俄的勢力,保持和平,這一點最後被希特勒利用。


軍都長弓


人類歷史上為什麼會出現附庸、羈縻、分封、官僚等多種統治方式?根本上來說,是統治成本的問題。官僚成本最高,分封其次,附庸和羈縻最低。

直接佔領這種統治方式,成本太高。德國人有自己的文化,有自己的認同感,有自己的習俗,英法來直接佔領,就必然面對著本地人的排斥,英法打算付出多少成本去做這件事?

尤其是近代民族國家建立後,國民認知教育普及。早已經不是中世紀時期政治只是過往貴族的事,清洗掉國王和貴族的支持者就能建立統治(這其實也很難),你不可能把德國人全都殺了吧?

英國人一直避免直接統治殖民地,就是因為直接統治成本太高。之所以有些地方直接統治,是因為當地一家失去秩序了,英國人不得不進來直接統治。如果可以,英國人非常樂意和滿清這樣的當地統治者合作。當年英國人雖然打滿清,但當滿清面對統治瓦解危險時,英國人一般都支持清政府,如太平天國時期,如八國聯軍時期。

所以,英國顯然不可能選擇直接統治。

法國倒是有動力幹出這種事,但英國一直警惕大陸霸權,不可能說費了那麼大勁擊敗了一個,再扶持出來一個吧。所以英國自己不佔領,也不可能允許法國佔領。


白完公會


凡爾賽條約的約束力必須要有一個執行和監督機構,這個機構解散或不作為,自然沒有效果,一樓的答覆我非常支持;

社會主義國家蘇聯的建立,表明了無產階級與資產階級的對立已經非常尖銳,對於英法來說,主要矛盾不是限制德國,而是摧毀蘇聯,對於資本主義國家來講,階級矛盾是不可調和的,是主要矛盾必須放在首位。類似於中國革命時期,蔣介石寧可先消滅共產黨也不願意抗日是一個道理;

國家與國家之間沒有永遠的朋友,也沒有永遠的敵人,只有永遠的利益;為了壓制蘇聯的掘起,英法寧願讓一個蘇聯的鄰國強大起來以共同對抗蘇聯,也不願意為了一個條約而導致自身利益受到根本性的傷害,而如果蘇聯真的強大了,掀起的無產階級革命很快會波及英法,國內無產階級戰爭就可能推翻統治階級,這是傷及根本和無法容忍的;

國家與國家之間的直接對抗消耗很大,但扶植敵國的鄰國與敵國對抗,成本就小了很多。美國扶植日本、印度來阻止中國的強大,和這屬於同一個道理,英法也是縱容德國強大去對抗蘇聯,這就類似於史書中常說的什麼綏靖政策;

德國其實也非常想打蘇聯的,因為階級矛盾這個主要矛盾仍然存在。但新生的蘇聯通過近二十年的超常規發展,建立起了強大的現代化軍事力量,使得全世界為之震驚,加之蘇聯國士面積大,戰略縱深優勢極強,德國開始並沒有打敗蘇聯的實力;所以必須先攻擊其他小國,擴大自己的地盤以獲得更多的資源和部分軍隊以擴充實力;

德國二戰前的軍事崛起也是很快的,大約不到十年,得益於德國一戰留下來的老兵、優秀的軍官以及德國的預備役體制,當然強大的工業基礎是最重要的;所以當1935年撕毀凡爾賽條約時,德國的軍力已經進入超常規發展的態勢,英法也沒有更多餘力去壓制了。


秦皇見漢武


答:那個時候,它們的中央其實都是親戚(什麼連襟•侄子•女婿………),剛開始打架就像家庭矛盾一樣幹起來,後來誰幫誰,就演變成打群架。

群架規模大了,就叫〈世界大戰〉。

勝的一方多分了一些東東,敗的一方認輸了,總不至於衣服脫光,丟到海里餵魚吧?


XyE


瓜分德國為何不幹,分幾|個方面,笫一,

德國統一後民族意識增強,雖然戰敗民族仍有強列復興愨識,如若分割恐遭德復仉,

第二,德國面積大,日爾曼人為主,不好分割東部割給波蘭外其他誰也吃不下。第三英閏奉行大陸均衡政策,如分割法坐大不符合英國利益說不定那天法威脅芙,第四,美不同意美希望歐州制衡自己商品好銷售,第五,扶德防蘇,德國戰敗如分割很可能德國會效仿俄所以才嚴格制裁德,保留其大部領土,但澤歸波蘭,阿爾薩斯,洛林歸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