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美軍和北約同時對烏克蘭,敘利亞、伊朗發動戰爭,能取得三場戰爭的勝利嗎?

秦皇見漢武


這個問題讓人相當無語了。有人真的以為美國和北約擁有全面的軍事優勢,就可以隨心所欲的發動一場又一場,可以不顧一切後果嗎?這是多麼可笑的一種想法,從數據理論上來說,北約為世界上最強大的軍事力量,完全有能力同時打三場打戰爭,且保證每場戰爭都進行勝利,其實只是從數據上來講它們佔據了太大的優勢,不是從實現情況來判定!

打這幾場戰爭對北約有什麼好處呢?可以這麼說,打的這幾場戰爭將不是勝利問題,而是將他們自己引入毀滅之中。

中國古語有云:兵者,國之大事,北約到底為什麼要發動戰爭,為了打仗而打仗嗎?如果只是為了打而打,那麼簡直是一種沒有腦兒,北約打任何戰爭,都必須有明確的目的,事實上,這三場戰爭的最後結局是實際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不可否認,西方在整個軍事力量上佔據著優勢,但是不意味著對手就是軟柿子,隨便就可以打敗,尤其是俄羅斯,不可能容忍北約無限制的進行,那麼必然會引起一場世界大戰,那麼這種局面之下,最終沒有誰會成為勝利者,實際給人類推向滅亡的深淵,非常的危險的行動,否則戰爭早開始了!

目前的局面之下,發動一場世界大戰絕對不會給方便帶來任何好處,北約不可能打這樣的戰爭,美國更不會想。


麥田軍事觀察


北約同時對烏克蘭、敘利亞、伊朗發動戰爭,會“先勝後敗”!

北約共計有29個成員國,美國也是其中之一。北約國家的武器裝備當然是世界上最先進的,而且君子數量也很可觀, 總兵力超過300萬。如果北約對烏克蘭、敘利亞、伊朗同時發生戰爭,具體來講,應該是北約在烏克蘭、敘利亞與俄羅斯開戰,在伊朗與什葉派哈梅內伊政權開戰。如果北約真的瘋狂的同時在三國與俄羅斯、伊朗開戰,毫無疑問會“先勝後敗”,即正面戰場會快速取得勝利,但是會被接下來的持久戰拖垮。

眾所周知,北約成立於1949年,目標就是為了遏制蘇聯。蘇聯解體以後,北約沒有解散,而是以俄羅斯為假想敵。(美國觀察室獨家發表於悟空問答,其他平臺皆為抄襲)按照目前的情況,北約成員國GDP總量超過30萬億美元,每一年的軍費近10000萬億美元。可以說,北約的綜合實力遠遠超過俄羅斯。那麼,為何北約國家一直避免與俄羅斯硬碰硬。在格魯吉亞、在烏克蘭,北約都選擇了剋制,沒有與俄羅斯開戰。那是因為俄羅斯的7000多枚核武器,因為俄羅斯擁有戰略轟炸機、戰略核潛艇、洲際導彈等三位一體的戰略核打擊能力。

北約在烏克蘭與敘利亞發動戰爭,一定是與俄羅斯開戰。北約與俄羅斯開戰,一定遵循一個原則,那就是不能打擊俄羅斯本土。因為,一旦打擊了俄羅斯本土,恐怕會引起俄羅斯震怒,從而不顧一切後果使用核武器。俄羅斯的戰術核武器不白給(美國觀察室獨家發表於悟空問答,其他平臺皆為抄襲)。也就是說,北約軍隊可能會無數次戰鬥中俄羅斯軍隊,但是無法徹底打敗俄羅斯。以俄羅斯民族的堅韌、政治體制、經濟模式特點來說,顯然會更耐戰。俄羅斯幾乎一切自然資源都能夠自給,開動馬力可以源源不斷的生產武器裝備,又與烏克蘭東部親俄民兵與敘利亞阿薩德政權支持。而北約國家都是“民主”國家,一旦陷入僵持狀態,國內反戰情緒就會高漲。在越南戰爭中,美國人與其說是被北越軍隊打敗,不如說是被國內反戰情緒蔓延打敗。所以,北約在烏克蘭與敘利亞開戰,一定會陷入僵持戰,也一定會被俄羅斯拖敗。

在伊朗戰場同樣如此。伊朗的人口比伊拉克多,領土面積比伊拉克廣闊,民族凝聚力比伊拉克強。在伊拉克戰爭中,美國人花了20多天就佔領了首都巴格達,實際上確定了戰爭的勝利。但在,在接下來的8年來面,美國人在伊拉克吃盡了苦頭,耗費7000多億美元的軍費不說,還損失了4000多名美軍。(美國觀察室獨家發表於悟空問答,其他平臺皆為抄襲)如果北約打伊朗,需要付出的軍費與傷亡,絕對要乘以2!這樣大的損失,北約國家絕對承受不了!

伊朗軍隊

所以,從絕對實力對比來看,北約同時在敘利亞、烏克蘭、伊朗打贏問題不大,問題在於打贏以後,北約也無法消化勝利果實,最後還是失敗!


美國觀察室


那不就是俗稱的“第三次世界大戰”嗎?

北約一旦對伊朗發動戰爭,那中東以沙特為首的遜尼派和以伊朗為首的什葉派全部進入戰爭狀態,以色列也不可倖免,中東地區爆發全面戰爭;另一方面美軍和北約發起對烏克蘭、敘利亞地區的戰爭,那必然是一場直接瞄準俄羅斯的戰爭,俄羅斯可能讓歐洲其餘地區全身而退嗎?甚至美國在亞洲的盟友日本、韓國、澳大利亞等都會伸展拳腳;而俄羅斯在中南美洲的基地肯定會對美國本土實施打擊。一場全面波及亞洲、歐洲和美洲地區的戰爭難道不可以算第三次世界大戰?

伊朗不是伊拉克,24小時打不掉,24個月也拿不下。中東的什葉派比遜尼派能打,這一點在敘利亞戰爭中已經顯現出來了。此外,中東很多地區是一望無際的沙漠和平原,但是偏偏伊朗和阿富汗卻是兩個山地國家。不論是攻陷阿富汗還是佔領阿富汗,美軍當年的投入都遠遠超過了伊拉克,至今還是一個無底洞;同樣情況,不論是美軍、北約還是阿拉伯聯軍都不可能在短時間內結束伊朗戰場。伊朗,以及唯伊朗是瞻的中東什葉派力量,將會死死拖住美軍和歐洲的大後方。而世界經濟也將因為中東油價暴漲而一瀉千里。

俄羅斯將從東西兩線應對美軍和歐洲的進攻。雖然歐洲軍隊能夠在中東戰場助美軍一臂之力,進入東歐戰線,歐洲部隊就像所有好萊塢世界大戰的大片裡表演的一樣,除了潰逃,只有潰逃。所謂的北約,其實完全依靠美軍的現代化武器。從裝備到軍隊,歐洲軍隊都只是擺設而已。一場美軍對俄軍的戰爭,除了同時被核彈夷平,兩敗俱傷,不會有更好的結果

也許最後出場為各方各派收屍的是日本、澳洲這些無關緊要的角色,也馬馬虎虎算是美軍和北約的勝利吧。


七號臺


這個問題應該首先要考慮美國有沒有實力全面介入三場戰爭,這裡所說的是親自出兵,而不是代理人戰爭。

個人認為,不論美國的霸主地位再怎麼樣強大,都不足以支持它進行跨洲,越境進行的戰爭,它可以通過自身擁有的海空力量去進行某一戰場的戰略性轟炸,但是對於所在國來一場全面戰爭,需要的是上萬億美金的支持跟預期的回報率,更加註重的是世界局勢的平衡狀態,一旦被打破,引發的連鎖反應跟全球化危機已經不是美國所能恢復的問題。

如果單純從問題本身來說,美國的實力的確可以同時開啟幾場摧毀性的打擊,也能快速的取得比較好的結果,但是持續性的戰略性行動足以拖垮美國的經濟跟民心,問題所指的這三處戰場,尤其是烏克蘭跟伊朗,美國需要投入三個以上的航母艦隊,陸軍最少要有超過四十萬以上的兵力才能維持階段性成果,而對於顛覆伊朗政權以及全面扶持烏克蘭,任何一個單一國家都無法實現,伊朗是個政教國家,烏克蘭所要面對的是一個強硬的俄羅斯,這兩塊硬骨頭都沒有什麼可能啃得下去的,哪怕敘利亞戰場都通過其所扶持的包括以色列在內的國家或者反政府武裝去進行,直接進場的可能性幾乎沒有,美國需要一個動盪的世界,但不代表它需要一個破碎的世界,它所追求的是在各個大洲,各個地區建立起屬於它的體系,以求更好的延續它的經濟以及霸權地位.

美國不會同時開啟三個戰場,如果特朗普喪心病狂達到那樣的地步,除了前期的階段性勝利後,不超過三年時間,美國將迎來內憂外患,而一些以中國,印度這樣的新興地區力量也將進場,共同去瓜分美國體系內的東西。


蛋蛋的憂傷140862881


烏克蘭與俄羅斯接壤,是俄方鄰國;敘利亞與伊朗位於中東,兩國都是俄羅斯的戰略盟友。基於這樣的認識,要是美軍和北約同時發動對上述三國的戰爭,能否取得決定性勝利呢?

有人認為該三國皆為中小國家,經濟實力有限,軍事上除了伊朗較為強大外,其他兩國都不堪一擊。事實果真如此嗎?

如果排除俄羅斯出兵的可能性,這個命題或許能夠得到有力的證明。但前提是,美國及其所領導的北約打擊的對象都與俄羅斯的戰略利益密切相關,如果坐視不管,豈不是自毀前程?

儘管烏克蘭與俄羅斯近年來的關係呈現出歷史最低點,但也不能說明一旦烏克蘭遭到打擊莫斯科就會袖手旁觀,要知道美軍和北約的目的其實是“項莊舞劍,意在沛公”,拿下烏克蘭後,接下來就會將矛頭對準莫斯科,這種允許別人在自己家門口放火的愚蠢舉動,俄羅斯是做不出來的。

要是敘伊兩個中東盟友遭到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的打擊,俄羅斯同樣會當機立斷,迅速出兵,給予有力還擊。

我們知道,俄羅斯的拿手好戲就是軍事武器,不論殲擊機、戰略轟炸機,還是防空導彈、艦載機等一應俱全,更有四大艦隊坐鎮,再聯手伊朗的海陸空精幹軍事力量,定可拒敵於千里之外,如果美國不死心,誓要將這三國殲滅,那俄羅斯也會毫不在乎地按動核按鈕,屆時,同歸於盡的遊戲就不好玩了。

這樣說來,美國及其領導的北約最好放棄幻想,正視現實,千萬不要自以為是,要知道一旦發生無可挽回的局面,必將身陷囹圄而難以自拔。


江淮聖手


在俄羅斯不參與的情況下,三場戰爭美國和北約都會取得勝利,如果俄羅斯參加到其中就不好說了,因為美國和俄羅斯都有毀滅世界的能力,雙方如果開戰,肯定是世界大戰,世界上所有的國家都不能倖免,但是,如果美國和北約直接出兵介入這三場戰爭的任何一場,俄羅斯也一定會出兵介入的,因為這三個地方都是戰略要地,對俄羅斯而言都十分重要,不容有失。


烏克蘭繼承了前蘇聯的武器裝備,但是蘇聯解體至今,它的武器裝備大部分都沒有更新,都是上個世紀的武器裝備,十分老舊,而且它的經濟也十分不景氣,它的部隊戰鬥力和俄羅斯相差太遠,只是不知道,如果俄烏髮生衝突,北約會不會派兵介入,如果北約介入,在不使用核武器的情況下,俄羅斯也打不過北約和烏克蘭聯軍的。

敘利亞就不用說了,如果不是俄羅斯派兵援助的話,執政黨早就垮臺了,其實敘利亞現在就是個爛攤子,本國軍隊的戰鬥力可以忽略不計但它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它是北約打擊俄羅斯戰略空間的橋頭堡,如果俄羅斯撤軍,敘利亞在北約是一點戰鬥力也沒有的。



伊朗是中東地區強國,雖然經歷了美國幾十年的封鎖,但它擁有完善的工業體系,可以直接生產彈道導彈,伊朗在中東地區部署了多枚彈道導彈,美國在中東的大部分軍事基地都在伊朗的導彈射程內,美國也不敢輕易對伊朗動武,因為打下了伊朗,美軍自身的傷亡也是很大的,這種損失可能對於今天的美國而言是損失不起的。

從目前情況而言,北約和美國直接出兵這三個地區概率是很低的,如果在俄羅斯不出兵的情況下,北約和美國肯定能取得勝利。


軍武前線


在人類進入文明史之後的帝國中,美國是軍功最差的,偏偏又是夢想最大的。美國人的思維為何如此怪異,是我想破頭也不明白的。

美國曾經在老布什-克林頓時期,提出同時打贏兩場局部戰爭的規劃,並以此為標準建設美軍。後來在小布什時期,真的進行了實踐,同時在阿富汗和伊拉克開了兩個戰場。然後就沒有然後了。2012年1月,奧巴馬政府發佈新的安全利益戰略評估報告,宣佈美國將放棄同時打贏兩場戰爭這一戰略目標。

史上超級強國,羅馬帝國,馬其頓帝國,阿拉伯帝國,因其地緣優勢,都做到了地垮歐亞非,雖然本質上是環地中海世界。東方的漢帝國、唐帝國都控制過由亞洲東海岸直至中亞腹地的巨大版圖。蒙古帝國曾經橫掃歐亞大陸。

大航海時代歐洲殖民者把觸角伸到全球,英國在擊敗法國後建立了日不落帝國。

美國立國200年,武力稱雄,實際就是參加了一戰二戰,這兩場戰爭,嚴格的說是陣營與陣營間的對抗,美國順便賺了個盆滿缽滿,發戰爭財也算前無先例。二戰以後的所有局部戰爭,除了打打自己家後院的巴拿馬和格林納達手到擒來,就沒有順利收場的。在這一背景下,居然搞出同時打兩場局部戰爭的規劃,沒出大亂子就不錯了。同時來三場?咳咳咳。且不說在烏克蘭是和俄羅斯叫板,而伊朗的實力之雄厚,遠非伊拉克能比。

順便說一下,美國的北約小兄弟,使不上啥力的。

(全文完)


李牧


如果美國跟北約傾盡全力對烏克蘭、敘利亞、伊朗發動戰爭,假如俄羅斯不參戰那麼最終獲勝的肯定是美國跟北約;如果俄羅斯全面參戰,搞不好就是第三次世界大戰!如果是常規戰爭那自然是傾盡全力的美國跟北約獲勝。如果核戰爭地球都沒了把!



先來說說烏克蘭的軍事實力,海、陸、空三軍加起來30萬人,武器大多數是繼承自前蘇聯。陸軍主戰坦克T80才300輛,其它的坦克有6000多輛;空軍戰鬥機40架老式S27,以及220架米格29都是上世紀的貨色,沒有預警機;海軍就算了,可以忽略不計。就這點力量,就讓上次北約的“三叉戟軍演”的參演部隊再配上F35、F22五代戰鬥機前去攻擊烏克蘭就行了,無非就是海灣戰爭的翻版。當然這裡說的是俄羅斯不參戰,不過實際上俄羅斯肯定會參戰,就跟抗美援朝一個道理,烏克蘭是俄羅斯與北約的一個戰略緩衝地帶,對於俄羅斯來說烏克蘭不能丟。



再說一下敘利亞,敘利亞的武裝力量就不必介紹了,一旦俄羅斯軍隊撤出去幾乎都不用美國出手,只需要讓美國支持的武裝組織前去進攻就行了。無非就是多支援一些武器,實在不行就派戰鬥機去執行“外科手術打擊”。出動兩艘航空母艦,很快敘利亞就成為下一個利比亞



再來說說伊朗,伊朗是這三個國家中實力最強大的一個國家。軍事力量包括革命衛隊跟國防部隊攻擊60來萬。這個就不一一介紹伊朗的海、陸、空三軍了,跟北約沒有可比性。唯一值得注意的就是伊朗的導彈。從上世紀90年代伊朗就從我國進口各種導彈,購買的第一種導彈就是C―201反艦導彈,然後伊朗就以此為基礎開始改造自研。可以說伊朗的導彈技術很多來自咱們國家。



伊朗自己宣稱擁有10萬枚導彈,比較先進的反艦導彈有6000多枚,還有幾百枚伊朗新式反艦導彈“霍爾木茲2”型,這是對付美軍艦的主力。除此之外還擁有可以搭載核彈頭的中程彈道導彈。不過如果美國真跟伊朗打起來,如果不動用核武器,其實美國真跟伊朗打起來,以色列絕對是馬前卒,所以美國只需要出動三四艘航空母艦就夠了,配合以色列進攻伊朗,最後美軍肯定是慘勝



綜上所述,如果俄羅斯不參戰,伊朗不動用核武器,那麼最後獲勝的一定是美國跟北約;如果俄羅斯參戰不動用核武器,除了敘利亞跟伊朗,烏克蘭之戰絕對是血拼,如果美國跟北約傾盡全力進攻,俄羅斯也傾盡全力,這就是第三次世界大戰了 。




抽菸的苦咖啡


非萬不得以,沒人會同時多線作戰。

就拿德國兩次世界大戰的境遇來說,兩線乃至多線作戰也並不是德國人就想那樣做,而是錯誤判斷了戰爭進程才身陷泥潭。



美國本身是北約的組織者和領頭羊,再憑藉其自身的超級實力說話份量當然重,但是在北約美國也做不到一言九鼎。比如2003年的第二次海灣戰爭就遭到了法德兩國的反對,和第一次海灣戰爭眾多的國家出錢出的情況皆然不同。而跟著美國繞過聯合國入侵伊拉克的只有英國,結果伊拉克戰爭從2003年一直打到2100年,美軍陣亡4500人、花了6萬億美元。

後來敘利亞戰爭美國就大打代理人戰爭,原因就是因為吸取伊拉克、阿富汗戰爭的教訓,想用最少的投入來達到戰略目標。



現在美國針對伊朗就是以經濟制裁為主要手段,重挫伊朗經濟至使伊朗國內矛盾激化,它再去扶植反對派武裝引發伊朗大規模內戰。敘利亞模式才是美國現在顛覆搞垮對手國家的策略。

而烏克蘭目前根本就是美國用來攪局俄羅斯的棋子,小規模援助肯定會做,大規模親自陳兵烏克蘭根本不可能,北約其它國家就更不會直接出兵參和這破事。到是完全可能在聯合國框架下對烏克蘭進行些人道主義援助。



之於美國率北約集團同時在這三個國家大舉進兵開戰,那是絕對不可能發生的瘋狂之事。美國沒瘋!北約其它國家更不傻!


史可見證


謝悟空。

雖然此問提得很好笑,但也值得一答。

美國與北約要同時打贏對“烏克蘭、敘利亞、伊朗”三場戰爭,當然沒有絲毫問題。

沒有戰略級對手,北約不可抵擋

依據問題的設計,是對“烏克蘭、敘利亞與伊朗”,其實就是幫烏克蘭擊敗東部武裝、巴沙爾政權與伊朗。雖然這三股力量背後都有俄羅斯因素,但畢竟不是俄羅斯。三股力量無論從技術、規模、體系還是騰挪空間都絕對與美國和北約不在一個檔次!

當今世界最強大的軍事組積,豈會是浪得虛名的?

雖然北約的軍力其實就是美國軍力――其餘所有國家的現有軍力加起來,也許還不到美軍戰力的30%,在真正發生大戰時,北約不過是美國選擇的本土外戰場與出錢的冤大頭,但英法德土意任何一個國家,都已經可以毫無疑問的擊敗伊朗了,何況近乎游擊隊的巴沙爾軍隊與烏東武裝?

其實,就算是直接對上俄羅斯或東方大國,美國與北約也是立於不敗之地的。

制約北約與美國的,絕不是“軍事力
量”

烏克蘭與伊朗都是人口大國,一旦北約真的發動武力打擊,耗財不說,引發的難民足以擊跨歐洲社會。這才是北約的歐洲諸國不積極甚至反對的根本原因。

美國也承擔不起歐洲衰落的代價,因為美國將是“歐洲難民的最大承擔者”。如果美國一意孤行不考慮歐洲的利益,不僅失去最大的盟友,甚至會將歐洲推到其戰略對手的一方,那麼,衰落的就不會是別人,只會是美國自己。

而且,歐洲也明顯不會配合美國對其戰略對手的全力行動。因為在今天的國際格局下,美國的對手,不僅是歐洲的市場、資源地,支持了歐洲的和平與繁榮,也是支持歐洲在美國面前保持價值與分量的因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