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認為多少年可稱歷史,幾十年之間可稱為歷史嗎?

null250590833



"歷史"這個詞語有廣義,狹義之分。

我的舊詞典這麼解釋的。

[歷史]1,自然界和人類社會的發展過程,也指某種事物的發展過程或個人的經歷。(廣義。)2,過去的事(廣義)。3,過去事實的記載(狹義)。4,指歷史學科(狹義)。

可見,要問多少年才算"歷史",那要看怎麼理解"歷史"這個詞語。

如果是1,2項含義,昨天發生的,甚至今天前一小時,前一分鐘發生的事,都可以稱為廣義的,個人的"歷史"。





每個人,每時每刻都在創造自己的"歷史"。


如果是3,4項含義,就要嚴格得多了。英文單詞"history",是名詞。


但人類的記憶容量是有限的,不管個體,還是集體,都有"遺忘"機能,會放棄記憶記錄許多不需要,不重要的過去的事件。否則,雞毛蒜皮的事,全部清清楚楚記得,計較,會很累很累的。

我個人理解,對一個集體,家族,民族,國家,乃至世界影響力大的過去的,已經結束了的,且有(充足)證據表明曾經存在,發生過的事件,才能稱為歷史。

"歷史不可以重來",那種"穿越,重生"的事,只能發生在文學藝術,影視漫畫等等虛構的作品中。





真實的歷史雖然有時也會表現出與之前的事件相同相似的特徵(所以要多讀歷史,吸取歷史教訓,避免重蹈覆轍),但不會完全絲毫不差地完整重現歷史。




地兩Rabbicatts229081


首先,我要說的是“歷史”是一個新名詞,這個“新”是相對中華民國以前而言的。中國古代從來沒有“歷史”這個詞,過去我們只有“史”,沒有“歷史”。

分清楚“史”與“歷史”的不同,就會明白他們在時間上的劃分。我們現在統稱的歷史有很大一部分是我們過去的“史”,比如中國的二十四史是歷史,清史是歷史,民國史是歷史。當然今天曆史這個詞的含義又不僅僅限於“史”了。

“歷史”是一個西方學科劃分的詞。中國引入這個詞是在清末民初,白話文流行以後,大量的西方詞彙出現在中國人的學術著作中,也出現在中國人的口語中,這其中就包含歷史這個詞。據有人考證,中國人用的歷史更可能是從日本翻譯西方詞彙借用過來的,這樣的詞語很多。

今天我們口中的歷史更多的一個意思就是“過去發生的事情”。比如我們說“這個人的歷史有問題”就是他過去做過不合適的事情,這個從時間觀念上講,就是昨天發生的也是他的歷史。

總之,歷史和史有關聯又有區分。相比較而已,歷史是一個更通俗更寬泛的名詞。





江南聽風廬主



慈音1


別說多少年可稱歷史,昨天發生的事就是歷史,前一秒發生對後一秒來說,都是歷史。

要不然新聞記者又被成為歷史的記錄者呢!穿越到古代他們就是史官。

當然,歷史具有不可更改性,因為它成了過去,是過去發生的事,已成既定的事實。





董弧


隨著時間的推移所有的事物都將成為歷史,這不是說多少年的問題!











尚藝房


這個問題很寬泛,單純用時間劃分恐怕不準確。既稱為歷史的東西,肯定是已經過去的事件,但過去的事件也未必都稱為歷史事件。譬如,許多國家政策現在正在執行和沿用,但他並非現在制定的,有的時間也比較長了,但他也不能稱為歷史上的事件。

那麼,什麼算曆史事件?我認為過去的,已經形成固態,或者已經形成事實,無法在改變他的性質,它的形態,他的結果的東西,就可以說是歷史事件。換句話說,有始有終的事件,有始無終,但不會再有下文的事件,等等。都可以稱為歷史事件。


老趙85224


說歷史悠久,就是說歷史可以衡量長短,但沒有其他界定,沒有人規定過了多少年才叫歷史,歷史就是已經發生過的事。

另外,中國有五千年的文明史,可以界定100年開外的是近代史,那是自己家的家規,在世界上算不得數的。就如共青團把青年定義為14-28歲間的人,世界衛生組織把青年定義為15-45歲的人,各自叫各自的,還不打官司。

所以,沒有定論的事,不要猜疑和糾結。


聽不煩的鄉里鄉親


昨天一切將成為歷史!!


沙塵暴5478


從其內涵與外沿的統一看,不一定非得經過多少年以後才算是歷史,幾十年之前的事物當然是歷史了,這一點毋庸置疑。至於年代史,那是隨著時間推移變更的,並非一成不變。比如近代史,上世紀曾經將其定義為自鴉片戰爭以來的100年,因而通常稱近代史為百年中國,現在這麼講呢,也還勉強說得通,但若干年以後那就是另外一回事情了。人們常說歷史沒有如果,從一般意義上講,但凡過去了的,都是歷史。


浪淘沙84055


已經發生過的就可以稱為歷史。正在發生的叫事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