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茶|什麼是武夷巖茶的山場味?

说茶|什么是武夷岩茶的山场味?

所謂的山場,主要表現在土壤和微域小氣候兩個方面,事實上任何一種茶都受山場的影響,只是相比之下沒有武夷巖茶那麼大而已,武夷巖茶(Rock Tea)因巖而得名,可見撇開山場來談巖是不現實的。

说茶|什么是武夷岩茶的山场味?

武夷山武夷巖茶山場的形成:武夷山的山場因素有其複雜的地質原因,大約在8000萬年以前,武夷山發生火山噴發再加上後來的地殼變動和地表侵蝕,使市區、武夷、星村一帶形成一個呈東北方向的短軸盆地,盆地的四周是由火山岩組成盆地的中間形成湖泊。火山岩風化的含有鐵質岩石碎片,隨著流水的搬運而沉積湖底。沉積物中的鐵質經過氧化作用變成紫紅色,逐漸形成紫紅色岩層,這就是正岩土壤的基礎。後來,由於地殼變動,湖盆西部凹陷斷裂,而其東部則西傾,山頂皆翹首東向,形成了大大小小的單斜山或單斜斷塊山,即現在的常說的三十六峰、九十九巖。在巖坑中,由於巖崖和森林的遮陰,在夏季茶樹承受散射光,在冬季高崖擋住西北的冷風,且尚有終年不斷的巖隙流水補充,因此巖坑谷的微域氣候更為優越,為茶樹的生長提供非常好的氣候環境。

说茶|什么是武夷岩茶的山场味?

武夷山武夷巖茶山場的土壤特徵:姚月明分別對以竹窠、企山、赤石茶園代表“正巖(紫色砂礫岩)”、“半巖(紅色硅鋁質土)”、“洲茶(河流沖積黃土)”茶園土壤調查表明,三地茶園的氮磷鉀三要素含量相互比例相距甚大,竹窠茶園磷鉀高而氮低,赤石茶園氮高而磷鉀低,企山茶園位於二者之間;據福建省農科院茶葉研究所的調查,凡是“正巖”生長的土壤,含礫量高,質地以輕壤為主,土層較厚,土壤疏鬆,孔隙度在50%左右,土壤通風透氣適中;而質地較粗粘,含礫量較小的黃土所製出的茶葉的品質則較差。

说茶|什么是武夷岩茶的山场味?

土壤對武夷巖茶茶葉品質的影響:正巖、外山土壤中的氮、磷、錳和有機質含量差異不大,但pH值、鉀、鋅、鎂等微量元素及土壤的疏鬆度差異顯著,直接導致了茶葉的品質差異。從茶葉的生化角度來看,茶葉的品質不但與各生化成分總量有關,也與各成分之間的比例有關。

滋味方面:正巖、外山水仙品質主要生化指標差異顯著,茶多酚、咖啡鹼、可溶性總搪、兒茶素總量差異不大,水浸出物差異顯著(茶湯厚度),氨基酸、酚氨比(茶湯濃度、茶味的輕重)差異極顯著。

香氣方面:巖茶素有“醇不過水仙、香不過肉桂”之說,茶青中的香氣成分以醇類物質為主,不同品種茶青主要香氣物質(品種香)不同,水仙以乙醇含量最高,肉桂以橙花叔醇含量最高;在香氣總量上,成正巖>半巖>外山趨勢,不同品種香氣總量相差較大,肉桂香氣總量是水仙的2倍左右,種類更多,因此做出的茶香氣(工藝香)更加馥郁清長;不同產地茶青中香氣成分中有相同的物質,也有獨有的香氣物質,且同一香氣成分含量及比例不同,從而表現出不同土壤香。

说茶|什么是武夷岩茶的山场味?

傳統的武夷山武夷巖茶山場的劃分:

(一)正巖(紫色砂礫岩):以著名的“三坑兩澗——慧苑坑、大坑口、牛欄坑、流香澗、悟源澗”為代表,還有慧苑巖、天心岩、馬頭巖、竹窠、九龍窠、三仰峰、水簾洞等。土壤含砂礫量較多,達24.83~29.47%,土層較厚、土壤疏鬆、孔隙度50%左右,土壤通氣性好,有利於排水,且巖谷陡崖,夏季日照短,冬擋冷風,谷底滲水細流,周圍植被條件好,形成獨特的正巖茶的“茶土”,土層厚,富鉀、錳,土壤酸度適中,土壤多礫質土壤。

(二)半巖茶地(紅色硅鋁質土):分佈在青獅巖、碧石巖、燕子窠等,主要是厚層巖紅土,土層較薄,鋁含量較多,鉀含量特少,酸度高,質地較粘重。

(三)洲茶地(河流沖積黃土):主要是上述區域之外的黃壤土茶地及河洲、溪畔沖積土茶地等,範圍較廣泛。林馥泉曾把山地茶園土質分為青獅系和企山系兩系。青獅系以青獅巖附近較平坦的黃壤緩坡地為代表,企山系指位於巖崖壁腳之谷地,母巖棕紅色,列為棕壤類,以企山附近茶地為代表。然而由於名勝區內地形複雜,土地零星,此種分類法使用較少。

说茶|什么是武夷岩茶的山场味?

現代武夷山茶區的區分:2002年3月,武夷巖茶被列為國家地理標誌產品,地理區域界定為武夷山市行政轄區全部範圍2798平方公里。全市分為名巖區和丹巖區兩類。名巖區係指崇陽溪以西、黃柏溪以南,南星公路以北之風景名勝區內;其餘廣大地區為丹巖區。

说茶|什么是武夷岩茶的山场味?

辯證的看待武夷巖茶大紅袍山場:武夷山市不同方向茶葉品質差異較大,基本上形成了以三坑兩澗為中心,往東北、東南、西北、西南四個方向成不同的規律變化趨勢。

茶樹的生長除受土壤限制以外,還受日光照射、溫度等影響,因此就算正巖的同一個山場產的茶,坑底的茶和山崗上的茶味道區別就有可能很大。最近幾年,很多山場也受到掠奪性開發,大量的化肥被使用,對武夷山的山場也有一些破壞作用,導致做出的茶山場特徵被改變,因此對於山場的問題,要辯證的看待。巖茶的品質除受山場影響外,還受品種和工藝的影響也比較大,不同的樹種在同一個山場會表現出不同的品質;不同的製茶師做出的茶品質差距也較大。

總的說來,正巖茶只要做不壞,就有巖骨,外山茶做的再好,依然沒有巖骨,這就是為什麼談及巖茶的時候必須談論山場的根本原因。

说茶|什么是武夷岩茶的山场味?

轉自:劉官寨茶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