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通胀的原理——为什么货币一定会走向通胀

货币通胀的常态化已经为大众所熟知,但是很多人并不了解为什么货币总是会通胀,大多数人把这个责任都归结于政府,基本上在所有的国家,都是由政府来掌控货币发行权。有人说美国的货币发行权不是美国政府,而是在美联储,这样想来未来过于单纯。今天主要就来谈论一下为什么货币一定会走向通胀。

货币通胀的原理——为什么货币一定会走向通胀

1 货币的作用

通货膨胀的基础是货币,因此为了了解为什么会出现通货膨胀,我们得先来谈谈货币。社会是一个大集体,不管是一个国家内部,还是国际之间,都是一个大集体。每一个人和国家都会有各自的分工,这样是为了提高人类劳动的效率。相信这一点在《国富论》中有过清晰的论述。

货币通胀的原理——为什么货币一定会走向通胀

可是凡事都是有两面性的,分工在提高效率的同时,大大削弱了个体的独立生存能力,得更加依赖于集体。比方说一个铁匠不能离开农民,不管你的铁打的多好,你都得吃饭。也就是说,分工的前提是交易。最原始的阶段是一种分享,可是分享背后实际上是一种非货币化的交易,而这种交易是建立在相互信任的基础上。当集体逐步扩大的时候,人们之间相互缺少信任,信息不对称和道德风险变得非常严重。这时候,货币作为一种交易媒介的诞生对促进贸易有着重大贡献。

2 货币的演变

实际上,货币的演变基本上分为两个阶段:黄金时代和纸币时代,未来还会进入电子化时代。

货币通胀的原理——为什么货币一定会走向通胀

黄金时代和纸币时代的主要区别就是黄金具有商品属性,而纸币不具备商品属性。由于黄金具有商品属性,因此其价值的波动性非常小,而纸币由于不具备商品属性,其价值完全依赖于发行机构。可是,问题是黄金的量是有限的、珍贵的,用于大额交易是合适的,但是无法用于零碎的交易,因此铜钱就产生了,通货膨胀就开始了。

在古代,人们可以通过改变铜钱的含铜量或者是将铜钱变小等方式来实施通货。随着社会的发展,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加,商品总量不断增加,货币的交易需求不断增加,如果不增加货币供给,那么原有的货币就会不断升值,造成升值预期,大家就会将货币存起来,不进行投资和消费,从而会抑制经济的发展

这就是为什么黄金最后退出了货币市场,因为商品总量增加的速度远超黄金增加的速度,黄金的价值在不断提升,人们将黄金收藏起来,又进一步增加了黄金的价格,循环往复,黄金就被淘汰了出直接的货币市场,纸币诞生。

纸币诞生以后,货币的供给调节就更加容易了,政府对于金融的控制能力得到增强。

3 商品总量变化和货币供给的矛盾

政府控制着货币的供给,按照一般的原理来看,应该让商品总量和货币的供给一致,同步上涨和下跌,才最有利于经济的发展。可是商品总量是很难准确估计的,因此货币供给要么会过量要么会不足,货币要么在通胀,要么就是通缩,很难存在绝对的一致性

货币通胀的原理——为什么货币一定会走向通胀

可是,货币通缩同样有坏处,会使得经济萎缩,因为如果货币供给不足,货币会升值,那么每一个人都会选择持有货币,而不是消费和投资,最后大饼变得越来越小。货币的通胀虽然会侵蚀大家的财富,可是会刺激消费和投资,从而把大饼做大,每一个人的利益都能够保存,所以在通缩和通胀之间,人们选择了通货

但是过量的通货也是不利的,因为人们预期通货越强,越不会进行长期投资,反而会增加过度投资和消费,人们会倾向于购买固定资产和黄金等保值产品,社会资源也难得到成分利用和配置,因此对经济来说也是不好的。所以才有人说:温和的通货是有利于经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