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A時期耳熟能詳的球員綽號

很多老球迷懷念甲A,懷念那個時期的中國足球,懷念那個激情飛揚的時代,懷念那個球星輩出的時代。

那時候,球員都很有特點,球迷通過一個動作或者背影就可以認出球員,比如端著肩膀的范志毅、扣球擺脫的高峰、霸氣十足的魏群.......

甲A時期耳熟能詳的球員綽號

甲A時期耳熟能詳的球員綽號

那時候,球迷是真的很愛中國足球,球迷的偶像一般都有兩個。一箇中國的,例如:李明、宿茂臻、范志毅、區楚良、彭偉國、郝海東等等;一個國際的,例如羅納爾多、巴蒂、巴喬、貝克漢姆、巴斯滕、馬爾蒂尼等等。

那時候,媒體和球迷給這些很有特點的甲A球員起了很多綽號和暱稱。以下我們一起回味一下,排名不分先後。

1、黑子:張恩華

甲A時期耳熟能詳的球員綽號

黑子這個外號的來歷固然與張恩華的皮膚黑有關,但球迷們稱其“黑子”感覺親切自然、像是多年相識的老友一般。

2、魏大俠:魏群

甲A時期耳熟能詳的球員綽號

“嫁人就嫁魏大俠,生兒當如小姚夏”。作為當年四川全興的“袍哥”,魏群義膽雲天,曾經為救隊內小兄弟被社會人士砍了十幾刀。

3、獵豹:姚夏

甲A時期耳熟能詳的球員綽號

獵豹是一種嗅覺敏銳,疾如閃電的食肉動物。而作為一名速度型前鋒,這個綽號是對姚夏最大的肯定。

4、胡椒:胡志軍

甲A時期耳熟能詳的球員綽號

甲A元年,胡志軍便獲得了射手王。因其飄忽不定的跑位及精湛的射術,令眾多球隊後衛苦不堪言,球迷送其綽號“胡椒”。

5、玉面殺手:張玉寧

甲A時期耳熟能詳的球員綽號

張玉寧不但人長得玉樹臨風,作為前鋒頭球能力出色,腳下技術也不錯,當年的金聖玉在甲A賽場上大殺四方。“玉面殺手”的綽號由此而來。

6、曹唄兒:曹限東

甲A時期耳熟能詳的球員綽號

作為土生土長的北京人,加上技術出色,組織能力突出,老北京球迷對曹限東非常喜愛,親暱的稱其為“曹唄兒”。

7、拼命三郎:吳承瑛

自97年十強賽之後,年少成名的吳承瑛更是有了一個突飛猛進的成長期,防守能力及助攻能力極強,體能充沛,場上作風頑強,江湖人稱:“拼命三郎”。

8、大頭:李瑋鋒

甲A時期耳熟能詳的球員綽號

李瑋鋒這個外號可不僅僅是因為頭大,而是作為後衛經常在比賽中利用定位球機會頭球破門,記憶最深的是01年十強賽國足苦戰西亞卡塔爾,第89分鐘他的頭球破門幫助國足絕平對手,從此大頭的綽號在全國叫響。

9、山哥:黎兵

甲A時期耳熟能詳的球員綽號

出生在貴州的黎兵很早被叫做“山娃子”。後來江湖地位提升了,年紀增大了,“山娃子”就成了“山哥”。

10、妖刀:郝海東

甲A時期耳熟能詳的球員綽號

郝海東不但啟動速度上佳,跑動距離不多但是跑位飄忽,扣球技術多變,加上射門能力出眾,孤兒得此“妖刀”綽號。

11、快刀浪子:高峰

甲A時期耳熟能詳的球員綽號

作為當年筆者最喜歡的中國球員(世界球星巴蒂斯圖塔),高峰真是讓人又愛又恨,到現在高峰都被譽為三十年來中國出過的最有天賦前鋒。快刀是形容高峰的絕對速度,浪子是.....唉,不說也罷。

12、範大將軍:范志毅

甲A時期耳熟能詳的球員綽號

當年在上海申花,范志毅從後衛、後腰、前腰、前鋒各個位置提了個遍,而且在各個位置都踢出了高水平。范志毅不但球場上霸氣,指揮有大將風範,脾氣也是很火爆,當年亞洲盃直接罵的劉越邊走邊退。後來球迷送其“範大將軍”美譽,記得1998年,范志毅與孫繼海加盟水晶宮,《足球報》頭版大標題為“範大將軍要飛了”,副標題:“誰敢橫刀立馬,唯我範大將軍”,配圖為97年十強賽進球后的大幅圖片,可見當年范志毅在中國足壇的地位。

本來李毅大帝的綽號也是大名鼎鼎,只是考慮到這個綽號是在中超時期才被叫響,故而沒有列入。

其他如國仔彭偉國、高佬高健斌、馬兒馬明宇、老茂宿茂臻、大寶子謝朝陽、胖子曲聖卿、鐵子李鐵等等,而這些更像是球迷對他們的暱稱,而不是綽號。

現在的中國足球水平不如從前了,連綽號都沒有當年好聽了。像是郜林斯曼、中國拉莫斯、武球王、中國莫德里奇、中國坎特等等,像是“趙一腳”這樣的綽號少之又少了。

我們還有餘生追更多的球星,可是再也沒有年華追青春了。

只是啊,只是當時已惘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