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A时期耳熟能详的球员绰号

很多老球迷怀念甲A,怀念那个时期的中国足球,怀念那个激情飞扬的时代,怀念那个球星辈出的时代。

那时候,球员都很有特点,球迷通过一个动作或者背影就可以认出球员,比如端着肩膀的范志毅、扣球摆脱的高峰、霸气十足的魏群.......

甲A时期耳熟能详的球员绰号

甲A时期耳熟能详的球员绰号

那时候,球迷是真的很爱中国足球,球迷的偶像一般都有两个。一个中国的,例如:李明、宿茂臻、范志毅、区楚良、彭伟国、郝海东等等;一个国际的,例如罗纳尔多、巴蒂、巴乔、贝克汉姆、巴斯滕、马尔蒂尼等等。

那时候,媒体和球迷给这些很有特点的甲A球员起了很多绰号和昵称。以下我们一起回味一下,排名不分先后。

1、黑子:张恩华

甲A时期耳熟能详的球员绰号

黑子这个外号的来历固然与张恩华的皮肤黑有关,但球迷们称其“黑子”感觉亲切自然、像是多年相识的老友一般。

2、魏大侠:魏群

甲A时期耳熟能详的球员绰号

“嫁人就嫁魏大侠,生儿当如小姚夏”。作为当年四川全兴的“袍哥”,魏群义胆云天,曾经为救队内小兄弟被社会人士砍了十几刀。

3、猎豹:姚夏

甲A时期耳熟能详的球员绰号

猎豹是一种嗅觉敏锐,疾如闪电的食肉动物。而作为一名速度型前锋,这个绰号是对姚夏最大的肯定。

4、胡椒:胡志军

甲A时期耳熟能详的球员绰号

甲A元年,胡志军便获得了射手王。因其飘忽不定的跑位及精湛的射术,令众多球队后卫苦不堪言,球迷送其绰号“胡椒”。

5、玉面杀手:张玉宁

甲A时期耳熟能详的球员绰号

张玉宁不但人长得玉树临风,作为前锋头球能力出色,脚下技术也不错,当年的金圣玉在甲A赛场上大杀四方。“玉面杀手”的绰号由此而来。

6、曹呗儿:曹限东

甲A时期耳熟能详的球员绰号

作为土生土长的北京人,加上技术出色,组织能力突出,老北京球迷对曹限东非常喜爱,亲昵的称其为“曹呗儿”。

7、拼命三郎:吴承瑛

自97年十强赛之后,年少成名的吴承瑛更是有了一个突飞猛进的成长期,防守能力及助攻能力极强,体能充沛,场上作风顽强,江湖人称:“拼命三郎”。

8、大头:李玮锋

甲A时期耳熟能详的球员绰号

李玮锋这个外号可不仅仅是因为头大,而是作为后卫经常在比赛中利用定位球机会头球破门,记忆最深的是01年十强赛国足苦战西亚卡塔尔,第89分钟他的头球破门帮助国足绝平对手,从此大头的绰号在全国叫响。

9、山哥:黎兵

甲A时期耳熟能详的球员绰号

出生在贵州的黎兵很早被叫做“山娃子”。后来江湖地位提升了,年纪增大了,“山娃子”就成了“山哥”。

10、妖刀:郝海东

甲A时期耳熟能详的球员绰号

郝海东不但启动速度上佳,跑动距离不多但是跑位飘忽,扣球技术多变,加上射门能力出众,孤儿得此“妖刀”绰号。

11、快刀浪子:高峰

甲A时期耳熟能详的球员绰号

作为当年笔者最喜欢的中国球员(世界球星巴蒂斯图塔),高峰真是让人又爱又恨,到现在高峰都被誉为三十年来中国出过的最有天赋前锋。快刀是形容高峰的绝对速度,浪子是.....唉,不说也罢。

12、范大将军:范志毅

甲A时期耳熟能详的球员绰号

当年在上海申花,范志毅从后卫、后腰、前腰、前锋各个位置提了个遍,而且在各个位置都踢出了高水平。范志毅不但球场上霸气,指挥有大将风范,脾气也是很火爆,当年亚洲杯直接骂的刘越边走边退。后来球迷送其“范大将军”美誉,记得1998年,范志毅与孙继海加盟水晶宫,《足球报》头版大标题为“范大将军要飞了”,副标题:“谁敢横刀立马,唯我范大将军”,配图为97年十强赛进球后的大幅图片,可见当年范志毅在中国足坛的地位。

本来李毅大帝的绰号也是大名鼎鼎,只是考虑到这个绰号是在中超时期才被叫响,故而没有列入。

其他如国仔彭伟国、高佬高健斌、马儿马明宇、老茂宿茂臻、大宝子谢朝阳、胖子曲圣卿、铁子李铁等等,而这些更像是球迷对他们的昵称,而不是绰号。

现在的中国足球水平不如从前了,连绰号都没有当年好听了。像是郜林斯曼、中国拉莫斯、武球王、中国莫德里奇、中国坎特等等,像是“赵一脚”这样的绰号少之又少了。

我们还有余生追更多的球星,可是再也没有年华追青春了。

只是啊,只是当时已惘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