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到底有什麼用?

孩在鬧我在笑


前不久跟一個群騎車,和一個車友閒聊起群主發的騎行公告問題。我說怎麼每次群主發的通告都看不懂,還有些亂七八糟的多餘字符。

那位騎友告訴我,因為群主不識字。他的通告都是微信語音轉文字然後直接複製粘貼的。

我呆住了:多好的一個小夥子,才二十歲不到,不識字將給他現在的生活帶來多少不便啊……難怪他從來只點贊別人的朋友圈,不說話。

想起小時候長輩告誡我們要好好讀書:“不讀書,將來你到城裡路都認不到,想撒尿都找不到廁所。”雖然沒那麼誇張,但現在看來,不識字在現代社會真的是寸步難行。



偷懶達人


讀的書多了,和別人聊天的時候,就不會沒話聊!這裡,可以理解為知識

我只要給我面試,我就能通過,基本上就是聊天聊過的,我學歷不高、學校不好、沒經驗,那隻能靠嘮嗑了

比如:有一次面試的時候,終面。

面試官問:你最喜歡哪個朝代

我:明朝,但是僅限於前期

面試官:喜歡明朝的人很多,你是因為什麼喜歡的? 看小說?看史書?(這裡估計以為我是當年明月的粉 = =)

我:各方面吧,有小說,有史書,甚至平常聽音樂、小時候看電視、電影等

面試官:能講講嗎,我們就聊聊,沒其它意思

我:小時候不知道在哪本書上看到了一句話,“山河奄有中華地,日月重開大宋天”,然後我就查了很多資料,知道了徐達、常遇春揮師北上,漢家旗幟重新豎立長城之上,收復燕雲十六州等等...我喜歡明朝,不是因為什麼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之類的,那都是虛的,我只知道我現在看到這句話,我就有共鳴,純粹的喜歡,就像工作,我喜歡設計,那不需要別人去督促,我自己會一直前行的

面試官:我也喜歡明朝哦........

然後我們就聊到清朝........晚清......在我大概知道了面試官的喜好之後

我誇了左宗棠....順便把李鴻章拉出來做了反面例子

面試官:李鴻章就是個賣國賊....

我:對對對對

當然,如果他喜歡李鴻章....我也能把李中堂誇出花來,比如:李中堂捱了一槍,那可為大清省了一億兩白花花的銀子呀。人家李大人可是堪比俾斯麥的人呀。“手動狗頭防彈”

還有很多很多例子,當你看的書夠多,能和各種牛鬼蛇神聊天的時候,我想生活當中的很多問題都能解決......

聊音樂、美術(真的,有一次居然問我西方美術史,害我給他講了一堆)、各種價值觀、人生觀、世界觀等等等,我現在還是一條鹹魚,我還需要讀更多的書,更深入、更精進

讀書很有用的,殘酷的是,我是在高考完的一瞬間,才明白這個理!


孩在鬧我在笑


讀書可能真的沒多大用處

它不會讓你一夜暴富

也不會讓你嬌妻美妾

更不會讓你一生順遂

甚至在你讀了那麼多年的書後 依然進不了自己最想去的學校 畢業後也可能找不到令自己滿意的工作

它只會讓你明禮節 知進退 即使在酒桌上拼命也不會丟掉自己的修養

它會給你辨是非 明黑白的能力 即使身處困境也依然不忘其心初衷

它會在你最孤寂的時候給你安慰

最無奈的時候給你庇護

讀書 可能真的沒用

不讀書 真的是一輩子都沒用


黑白人12


讀書的話題是個永遠在討論的話題。讀書到底有什麼用?這個也是很多人一直在問的問題。

魯迅談過讀書,梁實秋談過讀書,很多名家都談過讀書,我們今天還在談讀書。

大家一般認為,讀書分兩類,一種是功利的讀書,一種是興趣的讀書。

功利的讀書比如過去讀書人要考科舉必須讀書,至少《四書》必須讀透,不然連科舉的邊都摸不到。今天在學校的學生要讀教科書,這些都是功利的讀書,這個關乎你的命運和飯碗,不得不讀。所以即使苦讀也要讀。

興趣的讀書就是無關乎你的飯碗的讀書。大家談讀書有什麼用,一般就是指興趣的讀書這一類。丟開生存威脅,要說興趣的讀書有什麼用,其實基本沒什麼用。正是因為沒什麼用,興趣的讀書才更有意思。

在今天,讀書依然是這樣。功利的讀書大多是為了娛人,就是你讀書是為了讓別人高興。興趣的讀書就是自娛了,就是為了自己高興。作家讀書是為了寫出更好的作品,老師讀書是為了讓學生得到更多的知識,演員讀書是為了讓自己飾演的角色更形象逼真,這些都是為了娛人的。當然娛人成功也是有豐厚的回報的。

如果你讀書無關乎生存,那讀書就該是一種享受,讀書就是尋樂子。這樣讀書才是更純粹的讀書,這樣的讀書也是無用的讀書。但世間事又很奇怪,無用有時即是大用。這個是另外一個話題了,暫且不談了。





江南聽風廬主


每當看到有人問“讀書有什麼用”的時候,我都會說“讀書其實沒什麼用”,這是一句大實話,並非我在鄙視他們。

如今的社會是一個以利益為導向的功利性社會,做任何事都要有所回報,做任何事都要有點意義,就好像如果做了一件事沒有意義的話,就覺得白做了。

在我看來,大多數人讀書其實是沒有什麼用的。有些人讀書可能有用,而有些人讀書甚至起到了反作用。

讀書其實歸根結底是一個生活習慣而已,既沒有多麼窮酸迂腐,也並沒有傳聞那般充滿神奇功效。把讀書看淡,不要妄圖在讀書上尋求多麼大的心理安穩,這才是真正讀書的意義。

沒有讀過書的人是如何度過閒暇時光呢?可能是喝點小酒,抽點好煙,再吃一頓豪華大餐,滿足了自己的口腹之慾,心理也增添了幾分歡喜。那麼熱愛閱讀的人會怎麼做呢?也許就是把喝酒抽菸吃大餐的時間用來讀一讀賢者的智慧,走進書的世界,領略未曾見識的奇幻之旅。這兩者孰優孰劣,我倒認為沒有多少可比性。人活一世,不要讓世俗的眼光將自己的生活分個高低,你要是喜歡自己的生活方式,大可不必為了別人的眼光而改變自己,邯鄲學步的結果只能是忘了自己是誰?

任意誇大讀書作用和意義的人其實和那些文盲莽夫並無二致!


膠捲記憶


自古以來都有:“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說法。

讀書只會有好處,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黃金。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都充分說明了讀書的好處。

上學讀書是教育。生活中讀書是積累各式各樣的知識。

可以體味愛情的悲歡,能夠了解俠客的仗義,領略鬼神的意喻……。古今中外,包羅萬象。

多讀書,讀好書能夠:瞭解未知,提高素質,豐富大腦,學會做人,懂得做事,博古通今,讀積累知識,知識改變命運,知識改變人生。






豫魏


越長大才會越發現多讀書的重要性。

讀書能濡養人的性情,使人更具有涵養。能使我們從書中獲取素養,氣質和善良。讀的書多,才華自溢,氣質不同。

讀書 能發現許多有營養的知識。它們是人們心中思想境界中的精神食糧,它能使我們的思想認識得到美的享受,心靈得到雨潤心田的滋養。讀書能使我們的精神得到充實不在空虛而更加飽滿,從而使我們的精神得到振作,對生活充滿了激情和熱愛。

讀書能開闊視野,學到很多對自己有用的知識,收穫許多智者的方法和思想,使自己在生活中更具競爭力。

讀書能讓我們瞭解人間的悲歡離合,感知人間冷暖,從而使我們加深對社會的瞭解,讓我們明白很多道理,能更睿智的明辨是非,樹立正確的人生觀。

總之讀書好處用處很多。有些知識的遺忘也是難免的,留下的更多的是書中的精華。有些刻骨銘心的經典知識永遠也不會忘記。我們收穫的更多的是知識財富。

它能指引我們走向正確的方向。美化我們的心境提升自我。面對浮躁的生活,有個正確的觀念和良好的心態,從而使我們的生活狀態越來越好。



瀟瀟雨歇216064257


沒有用!張作霖沒讀書,為東北為國大貢獻,張學良讀書不少,丟東北,敗日本罪過千秋。


河南白光


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天下開太平。


布衣十年


開個玩笑。讀書無用,但是隻有讀了書才能知道讀書無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