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宮》延期大劇頻“爽約”,背後是用戶思維與創作思維的博弈!

文 | Fuki

昨日上午,電視劇《東宮》官微宣佈原定於12月12日在優酷播出的《東宮》因檔期調整暫緩上線,上線時間另行通知。事實上,早在12月7日《東宮》官宣定檔的幾小時後,該劇導演李木戈就曾在微博上發表了一段感慨,暗示了延期之事。

《東宮》延期大劇頻“爽約”,背後是用戶思維與創作思維的博弈!



《東宮》延期大劇頻“爽約”,背後是用戶思維與創作思維的博弈!

《東宮》改編自匪我思存創作的同名小說,曾在內地、中國香港、中國臺灣 、越南、泰國等多個地區和國家發行,擁有一大批原著粉絲。劇版自開拍之初便受到了許多觀眾期待,在官方宣佈延期後,還不少網友調侃:“比《東宮》更虐心的是《東宮》延期,等了又等,追劇不易。”

賣出去就穩了?圖樣

時間回到上個月,原定於11月15日播出的《皓鑭傳》也在上線前三天緊急通知因檔期調整暫緩上線,時至今日還未有新動向。該劇製片人於正也在近日發佈了一條Instagram推文,暗示該劇命途多舛。

《東宮》延期大劇頻“爽約”,背後是用戶思維與創作思維的博弈!

今年7月15日,由張涵予、秦俊傑、李雪健、舒暢等人領銜主演的電視劇《天下長安》也在開播前一日緊急宣佈撤檔。劇方官微表示是因播出版本和上線時間安排的因素,無法按原定計劃繼續播出。不過他們會將繼續協調各方,以期儘快讓電視劇同大家見面。如今近半年過去,《天下長安》仍沒有新動向。

《東宮》延期大劇頻“爽約”,背後是用戶思維與創作思維的博弈!

如此一來,

今年已經有三部劇集在官宣定檔後宣佈延期了。定檔亦可延期,賣出的劇都有可能被中途叫停,恐怕如今早已沒有所謂的“板上釘釘”之事,箇中風險,不得不令人重視。

《天下長安》之延期,主要原因可能在於視頻平臺與電視臺這兩大媒介間的矛盾衝突。當時有消息稱該劇本已定下將於7月16日起在中央電視臺電視劇頻道上星播出,卻在開播前一天突然宣佈網絡用戶可以在愛奇藝平臺優先觀看兩集,由此導致了臺播被緊急叫停,繼而網播計劃也不了了之。“網臺聯動”看似是一場雙贏的好買賣,又何嘗不是兩種媒介間的明爭暗鬥,互聯網話語權愈強,電視臺生存空間愈小,雙方更是不可能做出任何讓步,夾在其中的作品便成了“犧牲品”。正如《天下長安》的處境,一著不慎,此前的努力都成了泡影。

《東宮》延期大劇頻“爽約”,背後是用戶思維與創作思維的博弈!

另外,也不排除會有片方將撤檔視為一種商業策略。這種策略更常見於電影行業,如今年的史上最混亂暑期檔,共有23部之多的影片先後進行調檔,理由無非是遭遇了競爭力更強的競品作品,加上自身質量不佳,底氣不足,故選擇了“走為上計”。

當然,除了以上兩種因素以外,也不排除與網生內容監管力度加大有關。此前,據《每日經濟新聞》報道,“經多位業內人士證實,近日在同行間流傳的‘北京市廣播電視局通知’屬實,通知中對重點原創網絡視聽節目(含網絡電影、網劇及網絡動畫)備案做出了新規定,網絡視聽內容審查將與電視臺內容審查並軌,並於明年二月開始執行。”

《東宮》延期大劇頻“爽約”,背後是用戶思維與創作思維的博弈!

網臺並軌後,網生內容上線必將受到更嚴格的審批管控,儘管該規定還未正式頒佈,但相信各大平臺已經開始著手準備。即便是已經拿到上線許可、正式定檔的網絡影視作品,仍有可能需要接受二次審核。

目前,鸚鵡君並不能分辨出《東宮》《皓鑭傳》究竟遭遇了何種困難,不過還是希望它能夠早日重新定檔,順利上線。

用戶思維和創作思維的博弈

以上三部作品皆是備受觀眾期待的劇集,卻接連受到各種阻礙,無法按時開播。觀眾想看的偏偏播不了,市場上播出的許多作品又反響平平,觀眾和市場彷彿被放在了一個對立面。究竟應該做什麼樣的作品?又該怎麼做?一定有不少從業者開始疑惑。

長久以來,用戶思維都是網生內容創作的主要導向。在互聯網思維的概念裡,用戶思維的基本核心是滿足用戶體驗需求,終極核心是讓用戶驚喜。從細分用戶需求入手,把握用戶需求的變化趨勢,把用戶思維落到實處,打造出讓用戶驚喜的體驗。

如今年的暑期爆款《延禧攻略》,大走逆襲爽劇路線,俘獲了無數觀眾;今日宣佈延期的《東宮》,其中最大看點也是觀眾們喜聞樂見的虐戀情深;還有神秘失蹤的《皓鑭傳》,講述了戰國晚期秦趙爭鋒至秦王嬴政剷除丞相呂不韋和長信侯嫪毐集團,最終親政的故事,仍逃不過“大女主”經典套路。以上種種,皆是用戶思維的產物。

《東宮》延期大劇頻“爽約”,背後是用戶思維與創作思維的博弈!

短期來看,以用戶思維導向進行創作或許可以把握住受眾群體,但市場需要規則,作品更需要監管,“用戶至上”已不是萬能鑰匙,一切都在迴歸冷靜。

隨著網生內容市場的不斷規範,網臺監管一體制提上日程,未來無論在創作層面還是商業運作層面,網絡影視作品將面臨的風險只會更大,不會更小。

《東宮》延期大劇頻“爽約”,背後是用戶思維與創作思維的博弈!

如以上三部作品,有具備一定實力的製作公司做後盾,或許還有機會面世。但對於更多小型公司出品的作品而言,稍有不慎便會直接被歸類為“積壓劇”,怕是再無重見天日之時。

市場畸形是真,市場在逐步規範也是真。在這場用戶思維和創作思維的博弈間,恐怕最終留下來的只會是後者。


影投人 [公眾號ID:movieeye]

有眼力、有腦洞、有大神的一站式精品影視內容製片工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