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桓國是怎樣的一個國家?他們的後人現在在哪裡?

卜坤波


烏桓不能算是一個國家,而是一個族群。它原是東胡部落的一支,東胡在冒頓單于時代,遭到匈奴毀滅性的打擊,殘部向東逃竄到烏桓山與鮮卑山,成為烏桓與鮮卑兩大支系。

在漠北之戰後,烏桓歸降中國,被武帝劉徹安排在上谷、漁陽、右北平、遼東以北的區域,並置烏桓校尉,專門管理烏桓事務。

烏桓經過數十年的休養生息之後,逐漸強大。崛起的烏桓開始變得自大,既不聽命於匈奴,也不想聽命於漢帝國。匈奴派出一支兩萬人的騎兵,攻入烏桓。正所謂鶴蚌相爭,漁翁得利。西漢大將軍霍光派女婿範明友擔任度遼將軍,率領二萬騎兵出遼東。匈奴主動撤出戰場,範明友遂縱兵攻打烏桓,斬殺六千餘人,其中包括三位烏桓的小王。

到了東漢時期,由於匈奴衰落,烏桓重新崛起。

公元46年,匈奴爆發大饑荒,餓死的人口超過一半。烏桓趁機出兵,席捲匈奴漠南地區。匈奴一潰千里,一時間漠南成為真空地帶。

南匈奴歸附中國後,東漢政府以大量的錢財招降了東北疆的勁敵烏桓與鮮卑。烏桓與鮮卑見錢眼開,願意臣服於東漢帝國。在東漢發動討伐北匈奴的戰爭中,烏桓及鮮卑騎兵成為東漢的一柄利劍。

然而,這把劍是雙刃劍,用得不好時反會傷了自己。在整個東漢時代,烏桓時叛時降,反反覆覆,成為邊疆一大隱患。

東漢時期奉行“以夷制夷”的戰略,在盟友與敵人之間,經常性地變換著角色。東漢政府有時以烏桓、南匈奴的力量來對抗擊鮮卑,有時又以鮮卑的力量來消滅南匈奴與烏桓。此時的鮮卑與烏桓都不是一個真正意義的國家,而是由許多部落組成的民族,有些部落歸附漢帝國,有些則與之敵對。

到了東漢末年,曹操於公元207年發動北征烏桓之戰。此役擊斃烏桓首領蹋頓單于,同時擊斃多名烏桓酋長。烏桓軍隊全線崩潰,二十餘萬向曹軍投降。此後,烏桓便逐漸被邊緣化,最後失去了民族的主體性,一部分融入漢,一部分融入鮮卑了。


君山話史


歷史上的烏桓一直以部落的形式存在,並沒建立真正意義上的國家,而烏桓在歷史上存在的時間相比較其他少數名族更為短暫。所以現在烏桓的後人,已經無從考證,但是可以確定今天的內蒙古錫林郭勒盟中東部、以及赤峰地區是烏桓人最早的活動區域。


烏桓、鮮卑以及後來的蒙古,都是同祖同源於一個叫做東胡的少數民族。戰國時期的東胡與匈奴人並存於漠南草原,後來匈奴人將東胡擊敗,迫使東胡人東遷,並最終分化為烏桓、鮮卑兩個部落。

漢武帝擊敗匈奴以後,將烏桓人南遷於河北北部及山西一帶,並設置烏桓校衛實行管理。而這部分烏桓人為漢武帝攻打匈奴人起到了重要作用,一方面為漢朝偵查匈奴軍情,同時也隨漢軍出征匈奴。

西漢末年,烏桓人在匈奴的脅迫下又歸屬附於匈奴,並且與漢朝對抗。後來匈奴因為災蝗而分裂,烏桓人又趁機脫離匈奴。光武帝時期,東漢對烏桓實行懷柔政策,同時贈予烏桓貴族大量的金銀財物和絲絹製品,於是除一小部分烏桓人投降了本族鮮卑人,其餘全部歸屬東漢,並再次大面積南遷。此後,烏桓人一直與漢朝和睦相處。

東漢末年中原進入戰火紛飛的三國時代,烏桓各部處於各自為政狀態,一部分烏桓人和匈奴人聯合乘機攻打漢朝,另一部分則歸附中原勢力對抗匈奴。官渡之戰,曹操大敗袁紹,後來袁紹之子投奔遼西烏桓。建安十二年,曹操遠征烏桓,並於柳城(今廣西柳州轄縣)大敗烏桓。之後,將烏桓精銳收編擴充自己的勢力,並將數萬烏桓人遷入內地。



公元218年,烏桓聯合鮮卑人發動叛亂,曹操之子曹彰率軍鎮壓,烏桓勢力被消滅殆盡。此後,一部分烏桓人歸屬鮮卑族,其餘一少部分融入漢族。從此,烏桓人被淹沒於歷史的滾滾長河,經過近兩千年的民族變遷、融合,再也無法找到烏桓人的後人了。

感謝朋友點贊、關注!歡迎發表不同看法!


國史春秋


秦末漢初之際,匈奴崛起,在冒頓單于的率領下,匈奴擊敗遠古的東部遊牧民族東胡。東胡人只得北遷至鮮卑山和烏桓山(烏桓山在遼河上游西喇木倫河以北),各以山名為族號,形成了鮮卑人和烏桓人。烏桓人隨水草放牧,以穹廬為室,常向匈奴進貢牲畜、皮革等。

至漢武帝時期,衛青、霍去病統率漢軍屢敗匈奴,烏桓人也終於擺脫了匈奴人。同時漢武帝將烏桓人遷於止谷、漁陽、右北平、遼東、遼西五郡(相當於今天的河北省北部、遼寧省的北部,內蒙古的東南部地區),並設置烏桓校尉,監護烏桓各部不得與匈奴互通。

東漢初年,烏桓趁匈奴分裂之機,大舉進攻匈奴,將其逐出了大漠以南。由於東漢政府對烏桓實行安撫政策,烏桓終臣服於東漢,並將一部分烏桓人南遷至河北北部、山西的中北部、內蒙的鄂爾多斯一帶。而烏桓人原來的居住地則被鮮卑人佔領,留在原住地的部分烏桓人也只能依附於鮮卑。

東漢末年,中原大亂,遼東、遼西等各地的烏桓人趁機作亂,烏桓人的部落頭領蹋頓趁機統一了遼寧一帶的烏桓各部。而身在河北的諸侯公孫瓚時常與烏桓作戰,被美贊為白馬將軍。在袁紹統一河北時,與公孫瓚交戰,烏桓人出兵相助,功勞甚大。自此,烏桓與袁紹交好。

建安十年,袁紹在官渡之戰敗給曹操後病死,其子袁熙、袁尚投奔烏桓蹋頓,形成了殘餘勢力。隨後,曹操在郭嘉的建議下,北征烏桓,在柳城將其擊敗,烏桓首領蹋頓被張遼斬殺,從此烏桓徹底衰落,地位被鮮卑人取代。

五胡十六國時期,烏桓與各族雜居,形成雜胡,其中烏桓與匈奴的混血後代被稱為“鐵弗”,著名的鐵弗人赫連勃勃建立了大夏國。在唐朝時,嫩江以北有烏丸國,相傳是烏桓的後人所建,後被契丹人滅國。

至此,烏桓人在被曹操擊敗後,逐漸的融入到了其它的北方遊牧民族當中,而南遷的部分烏桓人被華夏民族所同化。


跪射俑


烏桓國是漢朝時的東胡部落之一,後來東胡被匈奴滅了分開了兩個,一個是鮮卑,另一個就是烏桓,就像一樓說的,就是東北的一個小國,不過他的烏桓的騎兵還是很厲害的,叫烏桓突騎,可以百度看一看,是一個讓曹操都頭疼的存在,不過還是讓曹操給滅了。


大思糊


除了度娘,在蒙晉交界面處,看到形象卓異的,偶或這個族群的苗裔吧。


衛老東帥


謝謝好友!古代的知識知道太少了!還是向好友們學習吧!


用戶8060272007698


北方遊牧氏族的名字,發家就可以變國名,民族名,柔然,北魏,蒙古,奚,黃頭女真,完全沒有文字,完全是中原人加的叫法


烏陵與土明


烏桓從未建立國家,屬於東胡中的一個少數民族,後來被曹操曹彰鎮壓的很慘,並遷入一部分到了內地。再後來,再後來……,就沒有後來了,已經被各個民族同化了。


虎躍鷹揚1


東漢末年東北小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