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華鎮:兩代人的“白桔情緣”

黄华镇:两代人的“白桔情缘”

黄华镇:两代人的“白桔情缘”

曾經有一篇讚美黃華的文章寫到“如果你不能嫁給一個人,你便嫁給一座城—黃華”,可筆者在走村入戶期間卻發現她不但嫁給了這座城,而且嫁給了這座城裡的一個人,她就是我們的“桔子姐姐”——何偉。

黄华镇:两代人的“白桔情缘”

何偉的父親叫何崇貴,是永善縣農業局的工作人員,1990年縣農業局要在黃華開展水果科技示範戶產業,何崇貴被派到黃華鎮黃葛村金家溝社任農業技術指導員。此次工作經歷,成了何崇貴同志人生的轉折點,何崇貴同志憑著自己專業的敏銳性,剛來到黃華就發現這是一個寸土寸金的地方,這裡土壤主要以沙土土質為主,光照時間充足,夏季平均光照時間每天8小時左右,很適宜種植水果。這裡給了何崇貴同志靈感,也給了他一個施展才華的舞臺。劉達祥家是金家溝的種植大戶,也是此次科技示範戶對象之一,為了工作方便,剛到金家溝何崇貴就入住在劉達祥家裡,以便開展指導工作並進行技術交流。

黄华镇:两代人的“白桔情缘”黄华镇:两代人的“白桔情缘”

最開始黃華的桔子主要是以老紅桔為主,為了擴大市場,提升桔子品質,增加群眾收入,通過何崇貴同志與劉達祥以及當地農民的多次實地考察與實驗,終於通過嫁接的方式試種出了10多種橘子品種,經過無數次的篩選、實踐與市場考察篩選出了白桔、紐荷爾與臍橙三種優質桔類,一直廣泛傳播至今,給當地群眾的生活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之前這裡的畝產收入只有不足5000元,種植白橘豐產後畝產收入戶均達2-3萬元,群眾得到了實惠,收入增加了,生活條件有了較大的改善,種植白桔已經成為了該區域群眾致富增收的主要手段。

黄华镇:两代人的“白桔情缘”

由於有著相仿的年齡、相仿的興趣愛好與相仿的奮鬥目標,何崇貴和劉達祥便成了工作中的好搭檔,生活中至交好友。上一輩的緣分便隨之延續到了下一輩,何崇貴的女兒何偉與劉達祥的四兒子劉應雄也因從小就喜歡在寒暑假跟著父親在田間地頭奔跑,受到環境與氛圍影響,他們也被橘子的文化深深地吸引,有了共同的語言與興趣愛好,從此便建立了深厚的感情,最終走進了婚禮的殿堂。

黄华镇:两代人的“白桔情缘”

至今,何偉家現在種植白桔年收入已達30萬元左右,一家四世同堂尚未分家,其樂融融,靠著白桔的收入這個四世同堂之家已經供養出三個大學生,另外有一個在雲天化讀高三的學生。

黄华镇:两代人的“白桔情缘”

“我不後悔從縣城嫁到黃華,真的,我喜歡黃華這個地方,喜歡這裡的人,喜歡這裡的風土人情,更喜歡黃華的白桔。它是我父親和前輩們的心血,我們會一直將這個種植技術傳承下去,帶動周邊的鄉親們走上富裕之路,不給政府拖後腿。我們的白桔不但黃華乃至永善縣範圍內都可以供應,只要快遞能到的地方我們的白桔都能夠到達。”何偉幸福地說道。

﹌﹌﹌﹌﹌﹌﹌﹌﹌﹌﹌﹌﹌﹌﹌﹌﹌﹌﹌﹌﹌﹌﹌﹌﹌﹌﹌﹌﹌

編審/陳洪 校對/楊豔 編輯/馬進榮 王銚

投稿/[email protected]

黄华镇:两代人的“白桔情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