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原這裡開了一家超市,買東西不要錢!

“三件套籃子3分,一個鍁頭2分,一袋洗衣粉1分……”鎮原縣平泉鎮文窪村扶貧愛心超市買東西不要錢,只用積分。貨架上各種生活用品擺放得整整齊齊,每種貨物上方都用標籤“明碼標分”。

镇原这里开了一家超市,买东西不要钱!

文窪村扶貧愛心超市於2018年8月開業,營業時間為每月的15日和28日,所供貨物均為農戶日常用品,價值在6元至500元之間,貨物價格與市場價格一致,不隨意標價。貨物通過社會各界捐贈、募捐資金購買,不使用村委會辦公經費,不給農戶增添負擔。村民通過參與義務勞動獲取積分,積分由村民小組長和村委會主任共同記錄,村組建立積分臺賬。積分執行每小時6元工資標準,勞動者每工作1小時積1分,積分下限1分,不設上限。參與勞動人員積1分及以上,便可到愛心超市兌換相應的物品,勞動者可根據自身積分情況兌換貨物,大小件貨物自主選擇。

镇原这里开了一家超市,买东西不要钱!

據平泉鎮文窪村副支書王建軍介紹,文窪村扶貧愛心超市是由駐村工作隊第一書記許懷剛和平泉鎮選派村黨支部書記鄭永剛倡導辦起的。主要是針對一些貧困群眾自身存在的脫貧動力不足、意願不強、積極性不高等問題,以“以獎代補、多勞多得”的方式,引導貧困群眾自主勞動來賺取積分,喚起貧困戶主動脫貧的責任與信心。通過愛心超市的設立,鼓勵群眾積極參與村集體公益事業,達到自己動手,豐衣足食,扶貧扶志的目的,進一步增強群眾集體榮譽感。

镇原这里开了一家超市,买东西不要钱!

“扶貧愛心超市不僅通過以工代賑的形式調動廣大村民參與集體勞動的積極性,而且是我們激勵村民小組長、村幹部擔當作為,調動他們工作積極性的一種手段”。文窪村黨支部書記鄭永剛說。“以前號召村民打掃衛生,喊破嗓子沒有人動,現在不僅把自家庭院打掃得乾乾淨淨,連村組道路也都掃了,積分制發揮了大作用。”平泉鎮文窪村副支書王建軍指著貧困戶路喜芳整潔的院子說。

“今年的兩費收繳任務,我已經完成了,剛剛用20個積分兌換了一個枕巾、一個被套,這些質量都不錯,家裡也用的上。”剛剛從扶貧愛心超市出來的平泉鎮文窪行政村黎明自然村村長王立生笑著說,“扶貧愛心超市激活了貧困戶脫貧的內生動力,轉變貧困群眾“等、靠、要”思想,實現了“要我脫貧”為“我要脫貧”的轉變,它的設立對於我們這些村幹部也是一種鼓勵,讓我們更有信心帶領大家脫貧致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