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中外真正算得上“挽狂瀾於既倒,扶大廈之將傾”的人物有哪些?

用戶57821970939


在歷史上,一旦事態到了無可挽回的時候,總會出現這麼一個“超人”,歷史因他而改變進程。這種“挽狂瀾於既倒,扶大廈之將傾”的歷史人物非常之多。比如田單、劉秀、謝玄、陳霸先、郭子儀、孟珙、于謙、曾國藩等等。每個人的評判標準不一樣,每個人的“超人”也都不一樣。

炒米跟大家聊一聊曾經一個手無縛雞之力的書生”拯救“南宋,甚至促成了金朝皇帝完顏亮被殺的故事。


這個故事的主人翁叫虞允文,唐朝名臣虞世南的七世孫,紹興24年(1154年)的進士,做過中書舍人(負責起草詔書的,皇帝的秘書,蘇東坡也做過這個職務)。

虞允文運氣不算好,秦檜活著的時候,一直沒出過頭。一直等到秦檜死後,再慢慢的往上爬。

結果紹興30年(1160年)10月被委任出使金國。彼時“海陵王”完顏亮經過10年勵精圖治,鼓勵農業,整頓吏政,厲行革新,完善財制,大力推廣漢化,遷都燕京,極度加強中央集權,意圖統一華夏。

虞允文看到金輪在運糧和造船,臨走的時候完顏亮還故意跟允文說,我要到洛陽去看看牡丹花。警覺的虞允文意識到戰禍將不可避免了。

於是虞允文回去後,立刻跟朝廷反應,讓朝廷注意武備,加強淮(水)、海(州)地區防禦。


但是,由於此前秦檜等主和派支持持金宋和議,主戰派如岳飛等被清算,導致了已經金宋之間十餘年未曾打過仗了,邊備實際上已經形同虛設了。

紹興31年(1161年)7月,完顏亮從燕京(北京)遷都汴京(開封);9月,委任李通為大都督,在淮水上架設起了浮橋;10月,完顏亮統兵40萬,號稱百萬,從渦口渡淮。中興四將之一的劉錡因為生病,回到了揚州,王權直接就放棄了廬州(合肥),所以完顏亮一路特別順利,基本上沒有打,因為當地的宋朝士兵早就跑掉了。

趙構知道這種情況,啥都不說,收拾細軟,捲起鋪蓋就打算乘船下海了,這對於趙構而言,簡直就是輕車熟路,因為真的不是第一次。趙構你自己跑了不要緊,但是你跑了南宋就沒了,還有一堆人跟著你混,藉著你的名義吃飯呢,他們是不能讓你亂跑的。

經過緊急磋商之後,一幫老人精們忽悠了一個耿直的文官葉義問去江、淮督師,為了忽悠葉義問,特別弄了個小旗子,上面寫著八個大字“義問到處,如朕親行”,大致意思跟尚方寶劍差不多吧。但是至於有用沒用,其實連趙構自己心裡都沒底。反正把他忽悠走就對了。但是葉義問是個文官,本不懂兵,於是就把虞允文給他一同派過去,做他的參謀,誰讓你虞允文在趙構面前露過臉呢?



紹興31年(1161年)11月,完顏亮率大軍兵臨採石(馬鞍山),同時派出一支部隊去爭奪瓜洲(揚州市邗(hán)江區)。

這時,由於一個生病,一個逃跑,於是南宋朝廷便命令成閔取代劉錡,李顯忠取代王權,分別指揮作戰。

當時王權的部隊正駐紮在採石,但是李顯中還沒有來,王權就已經又跑掉了。虞允文代替葉義問,到採石去勞軍,發現將士們都三零五散的解鞍束甲坐在路邊休息,毫無鬥志。的確,主將都跑了。還指望當兵的打什麼仗麼?再看江對面,金軍已修築起高臺,插著各種顏色的旗幟。密密麻麻,一眼根本望不到邊。

這種情況是讓人絕望的,連南宋那些赫赫有名的武將們心裡都沒有底,嫌自己的腿太短不夠長,逃命跑不過來。而虞允文親自視察江面,整肅部隊,得眾1.8萬人,差不多是完顏亮部眾的一個零頭。

面對絕望得有氣無力的宋軍將士們,虞允文大呼,你們還能往哪裡跑?大家忘記靖康之恥了嗎?

大丈夫,死則死耳。金人不習水性,我們還是有希望勝利的。雖然可能說得連自己都不信,但是士兵們的確無路可退了,再往南退能退到哪裡去了?渡過了長江,金人的馬可比自己的雙腿快多了,自己只能被趕到海里餵魚。於是立陣備戰。但是很顯然,就是打不過金兵,金兵的人多嘛。

完顏亮也親自督戰,允諾到達南岸者給一兩黃金。很快就有七八十艘敵艦衝到了南岸。虞允文也急了,於是他跑進軍陣中,拍著戰將時俊的脊背說,好好打,打勝了,我收你為乾兒子。

一個文官願意收一個當兵的底層武將為兒子,是多麼大的榮耀啊。於是,時俊大為感動。揮舞著雙刀向前衝殺過去。將士們也鼓足勇氣跟隨在他的後面,同敵拚搏,硬是打到黃昏,將敵人的兵力全部壓制了回去。

戰爭陷入了膠著的狀態,誰也不願意鬆手。然而就在這時,奇蹟又再次發生,從光州敗退回來的宋軍路過採石,突然發現這邊正在鏖戰,受了滿肚子金軍氣的宋兵,立刻投入了戰鬥。結果金軍懵了,以為宋軍的大部隊來增援了。結果鬥志盡喪,此戰大敗。半夜金人偷襲,竟也被虞允文料到,結果兩路夾擊,運用大量火器,燒燬敵艦300首。

因為此前一路打得實在太順利,現在又遭此大敗,金人也在懷疑是不是自己進入了口袋陣。於是完顏亮寫信給王權,結果餘允文回信,王權已經被正法了,現在在指揮作戰的是新任將領李顯忠。完顏亮急了,趕緊的跑了,跑去了瓜州和另外一支部隊匯合。



如果完顏亮知道自己只是在跟一個手無縛雞之力的文官在打仗,而且對方只有18000人。知道真相的他估計也會吐血而亡。

但是虞允文很快意識到京口(鎮江)準備不足,於是不當自己調了16000人趕赴京口,還上書趙構,讓他不要亂跑,趕緊下令讓其他的大軍向京口集結。

結果等虞允文到了京口的時候,楊存中、成閔、邵宏淵等集結起來的部隊已不下於20萬人。面對此等場景,完顏亮事實上已經沒有機會吞掉南宋了。但是完顏亮仍然不甘心,宋軍兵多艦少,完顏亮覺得自己還是有機會的,但是完顏亮手底下的人可不這麼認為,此前在採石一戰,仍然心悸有餘。屬下要撤兵,完顏亮要進攻,矛盾不可避免的發生了。結果完顏亮竟然被他的屬下刺殺了。

原本完顏亮是在這一次是完全有機會直接通過渡江,來吞併南宋的。結果他碰到了虞允文,不但沒有實現它統一華夏的願望,反而還把自己的小命搭進去了,並最終影響到了金國的國運。

在前線武將都在躲避戰爭,南宋全國上下都已經失去信心,坐等滅國的時候,忽悠幾個文官去勞軍,結果使得劇情反轉,挽狂瀾於既倒,扶大廈之將傾,使南宋又得延祚118年,最終金朝滅了,南宋還未滅。


炒米視角



1934年10月,中央蘇區的第五次反圍剿失敗,被迫撤離根據地,開始漫漫征途。不知道去哪、不知道怎麼走、不知道有沒有明天。就這麼出發了,八萬大軍帶著理想和信仰,去尋找美好的明天。

經過一路的慘敗,八萬大軍只剩下三萬,終於在1935年1月到達貴州。

這個時候的革命,是個什麼情況?

全國的蘇區,百分之九十都失敗了;全國的白區,百分之百都失敗了。唯一的火種,就是這區區幾萬人。況且,久經考驗的革命領導都在這支隊伍裡。

如果在貴州被一網打盡,那後果都不用想象了。



就在這時,大家在貴州遵義開了個會。總結了過去的經驗和教訓,批判了軍事上的錯誤,選舉了新的領導人。

這才是“奉命於危難之間”。

他充分發揮了自己的雄才大略,帶領這支殘兵敗將走出了失敗的陰影,到達了最合適的終點站——陝北。

在這塊黃土地上,他重新整合了隊伍。從此,這支隊伍告別了失敗,從勝利走向勝利。打敗了日寇、反動派,平分了土地,改造了國家,重新塑造了國家和民族的性格。

這才是真正的“挽狂瀾於既倒、扶大廈於將傾”。


溫乎


偉大領袖毛主席絕對算得上一位。20來歲,毛主席就胸懷大志,在橘子洲頭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抱著樂觀堅定的信念,投入到革命之中。領導秋收起義,創建井岡山革命根據地,建立中華蘇維埃政府,領導5次反圍剿的勝利,帶領隊伍長征,四渡赤水,強渡金沙江,爬雪山過草地,創建延安根據地。之後運籌帷幄,指揮三大戰役和渡江戰役,創建中華人民共和國。這一路走來,艱難險阻重重,危機四伏,甚至可以說經常在鬼門關前走,但最終贏得了革命的勝利。這得是什麼樣的人,才能將一支弱小的,初期才萬餘人的隊伍帶領的殺出重圍,直至消滅老蔣的百萬精銳之師啊!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多麼自信!斯人已逝,然而歷史終將永遠銘記他們(那些可愛的人)


花間悟道


全世界首推毛主席。首先在大革命失敗後,領導了秋收起義,起義失敗後把部隊拉上井岡山,建立了第一塊實際意義的革命根據地,直接或間接的領導了四次反圍剿的勝利,因中央錯誤的邊緣化毛主席導致第五次反圍剿失敗,紅軍迫不得已開始艱苦卓絕的兩萬五千里長徵。湘江戰役後,中央紅軍從出發時的8萬多人銳減到3萬來人,按當時中央的路線走紅軍就會陷入重圍而導致全軍覆沒,這時毛主席不計個人得失,舌戰群雄最終意見獲得支持,紅軍也擺脫了覆滅的危險。後來在毛主席的領導下紅軍一步步走出困境轉危為安,再後來就走了浩浩蕩蕩的百萬雄獅過長江,建立新中國,抗美援朝,也就有了我們現在的幸福中國!


種花郎君


鄧小平也算得上一位“挽狂瀾於既倒,扶大廈之將傾”的偉大人物。文革之後,鄧小平復出,當時的中國在經歷文革的十年浩劫,不僅經濟大廈搖搖欲墜,人們的思想信仰大廈也搖搖欲墜。是鄧小平以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的巨大勇氣領導中國經歷了一場思想和國家政治經濟的全面革命,力挽狂瀾,撥亂反正,使中國人的思想、政治和經濟大廈逐漸回覆穩固,並領導了當今世界上一場最為波瀾壯闊的社會政治、經濟發展的大變革,讓中國社會從此經歷翻天覆地的偉大變化,讓中國從站起來向富起來、強起來的征程中不斷闊步前進,一躍而為世界第二大國。


萬里江山入夢來


鬧革命 秋收起 井岡山 根據地 四渡赤水 用兵如神 過草地 爬雪山 到延安 打日本 力挽狂瀾 建立新中國





67303184883942


挽狂瀾於既倒扶大廈之將傾,這句話說的就是偉大領袖毛主席。


中國革命曾經遭遇了3次大危機,但都被毛主席化解,中國歷史上能夠做到三次力挽狂瀾的,恐怕只有偉大領袖毛主席了。

1,第一次力挽狂瀾。

1927年中國革命走到了十字路口,國民革命軍總司令蔣介石和國民黨高層汪精衛先後背叛革命,大肆屠殺共產黨人,白色恐怖瀰漫全國,中國革命面臨失敗危險。於是我黨組織了3次大起義,分別是南昌起義,廣州起義,秋收起義。這三次起義都瞄準了中心城市南昌,廣州和長沙,都遭到巨大失敗。

相對而言,毛主席帶領的秋收起義隊伍最少,但保存下來的最多,毛主席帶著不足2000人轉移到井岡山,建立起根據地,挽救了革命挽救了黨,打開了土地革命新篇章。

毛主席創立的“農村包圍城市”戰略,成了中國革命的總戰略,這是中國革命史的大創舉。


2,第二次力挽狂瀾。

1935年,8萬中央紅軍從瑞金出發,開始戰略轉移,到年底,經歷湘江血戰後的紅軍只剩下不到3萬,而敵人是有著飛機大炮的國民黨40萬大軍。1936年,遵義會議召開,毛主席再次成為紅軍的總指揮,受命於危難之際,毛主席如何扭轉敗局?

毛主席指揮了四渡赤水戰役,掌握了戰場主動權,強度金沙江,飛奪瀘定橋,爬雪山過草地,飛越臘子口,最終到達了陝北根據地。

如果沒有毛主席用兵如神的軍事智慧,紅軍和革命的命運不堪設想。


3,第三次力挽狂瀾。

1941年,中國的抗日事業迎來巨大轉折點,那就是珍珠港事件,這一戰,把美國拖入了對日戰爭,抗戰勝利只是早晚問題,自此,蔣介石終於公開向日本宣戰。

蔣介石雖然口頭上向日本宣戰,但行動上積極反共消極抗日。皖南事變9000新四軍沒有死在抗日戰場,卻死在了友軍槍口下。在陝北,胡宗南所部40多萬人對陝北進行軍事上圍困進攻,經濟上封鎖禁運。

在這種極度困難的情況下,毛主席在延安開展了大生產運動和整風運動。大生產運動實現了自己動手豐衣足食打破了國民黨的經濟封鎖,而整風運動把我黨建設成了空前團結的學習型戰鬥型政黨。


毛主席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戰鬥的一生,是為人民服務的一生。

永遠懷念偉大領袖毛主席!


歷史知事


偉大領袖,當之無愧

我繪製的水墨國畫肖像作品,歡迎點評。



洛陽水墨肖像李潮革


毛主席才是真正挽狂瀾,救中國的偉人。他第一個提出中國共產黨既為人民謀幸福,就必須要有人民的軍隊——槍桿子裡面出政杆的卓越理論;他第一個創立了井崗山革命根據地,並創建了第一支打著中國工農紅軍旗幟的人民武裝隊伍;他用兵如神,第一、二、三次反圍剿完全依賴他的謀略,從弱到強,勝利輝煌。遵義會議更是黨心民心強烈呼喚毛主席出來領導瀕危的紅軍隊伍,而那些精英人物自愧不如毛主席,轉而支持和輔助毛主席。是毛主席領導,才有了新中國,有了人民當家作主最民主的政治治國體制,而後才能夠創造當時最貧困的新中國完全打敗抗美援朝戰場上的美帝等十七國侵略者聯軍的驚世奇蹟。毛主席領導第三世界革命潮流,創立的”劃分三個世界”偉大理論,在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引發了世界範圍內被壓迫和被奴役的殖民地國家爭獨立爭自由浩浩蕩蕩的巨大革命洪流。中華人民共和國恢復在聯合國的常任理事國地位就是得益於第三世界國家支持才勝利成功!毛主席在治國建設中,建立了完整的民族工業體系,對農村實現了集體合作化,大修水利。發展了軍隊強軍建設,次次都打敗了侵犯祖國領土安全的外國軍隊。特別提出的是,毛主席提出並實現了核彈、氫彈試驗成功,實現了人造衛星上天。毛主席才能力挽狂瀾,讓一個人口大國、貧窮大國在短短二十多年時間內,實現了民心凝聚、生活改善,工農科技醫療教育國防軍工等等都走上了強國行列!

縱觀世界,唯有毛澤東,才配得上第一位偉人的稱呼!


湘水南雁


古今中外的歷史上真正做到挽狂瀾於既倒,扶大廈之將傾的人,當屬偉大領袖毛主席!

腐朽落後閉關鎖國的清朝政府,坐井觀天、狂妄自大、整天以天朝上邦自詡而不睜眼看一看世界的變化。最終使得中國無論是在軍事能力還是在科學技術方面都遠遠落後於工業革命後的西方列強國家。

清朝乾隆皇帝80大壽時,當時的工業強國英國曾主動的派出使團出使清朝,一方面為乾隆皇帝慶壽,另外一方面則是想要建立東西方的經貿往來關係。但是狂妄自大的乾隆皇帝根本沒有把當時的工業強國英國放在眼裡,而是把別人當作邊陲小國對待。甚至給英國國王下了一道聖旨,至今這道聖旨依然存放在英國的博物館裡。令今天的人讀起來感覺真的是貽笑大方。滿清政府就在這樣的虛無縹緲的美夢中不斷沉睡,直到這一天的到來。

1840年,因林則徐在廣東組織了虎門銷煙,英國在華的不道義的貿易收入受到了嚴重的影響,進而英國派出軍艦對清政府宣戰,原本英國議會對於是否與東方強國中國宣戰一直心有餘悸。但是戰爭的結果卻讓我們大跌眼鏡,清朝政府面對僅有幾千人的英國軍隊卻遭遇了慘敗的結局。並且根本無法阻止英國軍隊在中國的海域和陸地上肆意橫行,這一事件的發生使得當時的西方列強都認清到了清政府的軟弱無能和腐化墮落。從此中國成為了西方列強瓜分和侵佔的對象。中國也有封建社會,進入到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社會,開啟了中國近代史上近百年的屈辱歷史。


後來中國人嘗試了種種拯救中國的方式。有以李鴻章,張之洞為代表的洋務運動,有以太平天國為代表的農民起義。有以康有為,梁啟超為代表的維新變法。也有以袁世凱,黎元洪為代表的北洋軍閥。同時也要以孫中山蔣介石為代表的地主階級革命者。但是歷史的發展告訴我們,這些運動和勢力都沒有真正的將中國從腐朽落後、被人欺凌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中解救出來。

1893年12月26日。在湖南有一個孩子降臨在了這個世界上。他的父親給他取名為毛澤東。誰也沒有想到,這個新生的嬰兒將來將會拯救中國並且帶領中國人走向民族獨立的道路。

毛主席作為無產階級革命者,身上帶有著大無畏的革命精神。從秋收起義到會師井岡山,再到瑞金根據地。後來經過四渡赤水,翻越雪山過草地,最終實現會師陝北的長征。並且在延安生根發芽,最終從這裡開始瞭解放全國的歷史使命和革命進程。終於在1949年建立了新中國,並且將反動派趕出大陸。實現瞭解放全體中國人,建立民族獨立的人民共和國的歷史使命。

毛主席及其家人為了中國的革命,做出了巨大的犧牲,奉獻了十幾條鮮活的生命。但是毛主席一生不改初心。真正的踐行了為人民服務,大公無私的革命精神。

再有13天便是偉大領袖毛主席誕辰125週年的日子。在這裡讓我們提前說一句:

偉大領袖毛澤東主席永垂不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