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所得稅怎麼扣除?

手機用戶65410720697


個人所得稅扣除標準



關於個人所得稅的扣除標準,實際上現在不好回答,因為《個人所得稅法》實施條例還沒有出臺,具體的扣除標準還沒有正式公佈。現在就根據《個人所得稅法》相關條款,給予簡單回答吧。

新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於2018年8月31日經第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五次會議修訂,《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九號令頒佈的。實施日期是2019年1月1日。

個人所得稅法自1980年9月10日頒佈實施以來,先後經歷7次修訂,新的個人所得稅法更加嚴謹、科學,更加符合我國現在國情。

新法中有關費用扣除按納稅人的不同,分別對應這不同的扣除標準,這裡只介紹與我們個人直接相關的兩類具體規定如下:

一、居民個人的綜合所得:“以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總額減除費用6萬元以及專項扣除、專項附加扣除和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後的餘額,為應納稅所得額。”個人所得稅法第六條的規定。

簡單說就是有中國公民身份證的人,取得的工資、薪金所得;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這4項就是個人綜合所得)。

費用扣除包括3類:

1、固定數額的費用扣除。年扣除6萬元,也就是每月5000元;

2、專項扣除。包括: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失業保險等社會保險費和住房公積金等。

3、專項附加扣除。包括子女教育、繼續教育、大病醫療、住房貸款利息或者住房租金、贍養老人等支出。這裡需要特別說明的是,專項附加扣除國家還沒有出臺具體的規定和扣除標準。

舉例:小張2019年5月取得工資薪金收入:20000元,稿酬收入:2000元,勞務收入:8000元,共計取得綜合收入:30000元。繳納基本養老保險:500元,基本醫療保險:200元,失業保險:50元,住房公積金:850元,共計專項支出:1600元。專項附加支出扣除:8000元。(專項附加支出由於沒有具體政策標準,無法計算,本例虛列)

小張5月份的應納稅所得額:20000-5000-1600-8000=5400元

應納個人所得稅:5400*3%=162元。

個人所得稅一般有用單位直接代扣代繳,綜合所得中的稿酬、勞務、特許權使用費的收入,個人應主動向自己工作單位主動報告,由代扣代繳單位彙總後一起申報納稅;專項扣除一般工作單位會直接在扣除。

這裡特別要說明的是專項附加扣除:發生子女教育、繼續教育的費用,必須向收費單位索要正式發票(收據不行);發生大病醫療費用,必須保留相關醫療機構的費用收據;發生住房貸款利息費用:必須保留貸款銀行利息收據;發生住房租金費用:必須向出租方索要正式發票;贍養老人:需要提供需要相關證明。並按規定時間報送稅務機關或代扣代繳單位審核,如果相關票據和證明不合格,將不能享受專項附加扣除。

二、非居民個人的工資、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額減除費用五千元后的餘額為應納稅所得額;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以每次收入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簡單說就是沒有中國公民身份的人員,取得工資、薪金所得直接扣除每月5000元的費用後直接繳納個人所得稅,沒有專項和專項附加扣除等。

以上介紹的兩種納稅人的個人所得稅費用扣除,包含了大家所關心的個人部分的費用扣除。除此之外,還有經營所得是指個體工商戶或個人經營者的;財產轉讓所得是指個人財產買賣;利息、股息、紅利是指個人存款、投資、入股分紅所得。等國家出臺具體實施細則後再具體介紹吧!


秋實金蛋


我在瀋陽,我們這裡個人所得稅分兩種,一種是工資收入類的個人所得稅,一種是非工資類的。

工資收入類的就是5000的免徵額,具體細節在網上都能看到。

非工資類的其實就是說不是在職職工,沒有按月領取工資的人,免徵額每月800元,超出的部分按照20%徵收。例如你出租一套住房,每月房租一千元,其中800免稅,剩餘200要繳納40元所得稅。或者你打零工,每月3000元,那就要繳稅(3000-800)×20%=480元。而且沒有任何可抵扣項,比如你自己繳納社保也不可以抵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