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次A股牛市的爆發都有哪些特徵?

愛啃麵包的大叔


太陽底下沒有新鮮事,縱觀歷次A股牛市爆發前都會有下列特徵:

1、成交量萎縮,表現就是沒人看股票,沒人關注股票了。

2、技術面上經歷了長期的下跌走勢,形成了大級別的盤背,也就是在月線圖上出現了買點。

3、月線圖上回調到了200月線附近,這樣至少會有反彈

4、政策面上開始支持股市

綜上所述,現在的股市應該處於爆發前,所以大家耐心等待就是了!先等待大盤站上5月線再說!!當然了激進的可以建倉了!!


大牛市大牛股


在2000年之後,截止目前,大A股共有過兩次大牛市,一次是2007年的6124點牛市,一次是2015年的5178點牛市。

這兩次牛市啟動之間都經歷過兩年上下的震盪磨底走勢的沉澱,繼而才引爆牛市強勁的上攻,2007年大牛市更是上漲超過了5倍。

從啟動時間來看,2007年啟動於2005年,啟動點是998點,上漲到2007年的6124點才累積了超過5倍的漲幅。

從牛市的驅動因素來看,2007年大牛市得益於股改大利好的驅動,2015年大牛市則得益於新政利好。

綜上所述,可以看出牛市要啟動必須經歷過磨底階段,也必須有利好驅動才能啟動,幾乎可以說是缺一不可。

關注傑克,讓你從股市小韭菜,變成炒股老司機!文中內容僅供學習交流之用,不構成投資建議!感謝閱讀,歡迎點贊評論,有投資疑問可私信互動交流。

傑克財富


充沛的資金、政策的支持、政府的支持、低估值、經濟基礎

一、低估值

低估值是牛市的必要條件,有句話叫做橫有多長豎就有多高,5倍的市盈率漲10倍也只有50倍的市盈率,30倍的市盈率漲1倍就60倍了,所以,低估值是牛市的必要條件之一,估值不夠低,後面的資金就不敢衝。

二、政府的支持

一定要有高層的支持,認為股權市場是有利於實體經濟發展的,沒有這點認可,大資金不會進來,大資金不進來,普遍的資金就不會進來。

三、政策的支持

口號還需具體政策支持,具體政策出臺,有利於資金進入,有利於各方參與者的入市和交易。

四、充沛的資金

充沛的資金是必須具備的條件,股市就是資金池,沒有源源不斷的的資金入市,是不可能漲起來的,股市越漲,股價越高,交投越活躍,需要的資金也是水漲船高,因此,需要有源源不斷的充沛資金流入。

五、實體經濟向好

實體經濟持續向好,不一定是高峰,但是一定是過了經濟低谷,持續往上走了,實體經濟向好,企業的業績改善,盈利能力增強,市盈率被業績攤薄,同時經濟向好,居民收入提升,荷包更鼓,有錢投資股市。

過往的兩次牛市

過去15年A股經歷了兩次牛市:

第一次是2005年到2007年兩年的時間,這一次是滿足了以上5項條件的所有,因此造就了有史以來最大的一輪牛市,經濟方面經過1998年之後的國退民進的改革,以及2001年加入WTO後的紅利,經濟持續向好,企業盈利能力很強;同時股市經歷了4年的熊市,股價屢創新低,估值非常便宜;政策方面2005年實現了股權分置改革,可以說是有史以來股市最大的一次改革了;國家對股市寄予厚望;央行屢次降息降準,流動性充足,五項條件都具備了,所以催生了一波最大的牛市。

第二次是2014年到2015年,持續1年的時間,股市自2009年之後一路走低,熊市了5年時間,估值較低;改革牛的政策吹風;國家的支持股市為改革貢獻新力量;央行降息降準,融資融券的開放,資金變得充沛,唯一缺的是第五項,這輪牛市時間持續特別短;

你們認為牛市還需具備哪些條件了,當下是否具備這些條件了?未來什麼時間會具備這些條件了?歡迎留言討論。

我專注小微企業和創業團隊的股權設計和激勵,業餘愛好搏擊

諮詢請私信


壹號股權


牛市的本質是流動性,而合理的流動性是關鍵。而形成合理流動性的方式只有兩個。

1、在沒有新增流動性的情況下,資產的價格要足夠低,從而讓現有的流動性的比價增加。

2、相對低的資產價格,有新的流動性的注入。

所以,大家非常關注的指標,在底部來說就三個,一個是存量資金,一個是增量資金,還有一個就是資產價格。

存量資金的博弈,要資產價格足夠低才可以,比如2005年的998點。那個時候的價格足夠低,雖然沒有大量的流動性注入,但是,能夠形成一輪牛市。2012年底創業板的牛市形成也是如此。

要說,流動性注入的牛市,那就是2008年底的動作了。那時候,股價跌的很快,但是很明顯資產的價格還是不夠低的。但是,有增量資金開始入場了。全球都在量化寬鬆。這個注水牛也就來了。

再來說一個技術上的特徵。牛市是什麼呢?大多數人賺錢的市場階段,就是牛市。

所以,毫無疑問,首先得是多數人開始賺錢了。也就是在所有人的持倉成本當中,和當時的股價相對比,出現了大比例的獲利盤就是。什麼叫大比例,至少是70%以上的人甚至80%以上的人剛剛開始賺錢。這時候牛市就來了。

2005年的牛市,2008年的牛市,2015年的牛市都是如此。甚至部分板塊的局部牛市,都是這樣的。只要大家都開始賺錢了,牛市就來了。

我是張貴傑,專注研究主力行為,機構博弈,散戶心理。原創文字,心血書寫,請您關注,轉發,點贊。請關注我,盤中最新解讀,主力行為分析,市場機構博弈,趨勢熱點研判,盡在掌握!


張貴傑


放量,縮量,放量,縮量,放量,縮量,持續放量。



於文澤


實際上,回顧我國股票市場的歷史,我們不難看出稱得上牛市的應該只有07~08年和14~15年這兩次行情。而有效拉昇的行情可以看做7~8次。當然這裡不該否認,我國資本市場的高波動性以及其帶來的投機性。這都充分的說明了我國股市的投資者結構存在很大問題,我們不做贅述。

通常我們會聽到一個有趣的言論,便是經濟的十年週期性,無論是回顧其他國家經濟危機的根本起源還是我國經濟週期的走向脈絡,目前都是符合這一規律的。然而,我本人對其是並不贊同。首先我並不否認經濟本身有周期性的存在。但研究表明,經濟危機的爆發更多的來自於事件的疊加和推演,而非時間。其次我們可以看到,這週期性中所謂的十年,實際上很貼合各國銀行,貨幣亦或是金融週期的。這些行業本身的週期性來自於事件推演,也便疊加了經濟的週期屬性。比如,日本的金融海嘯,香港的經濟危機,美國次貸危機等等。看似是十年一次,然而究其背後原因,都不難看出資本炒作帶來的風險釋放。

我們知道,影響股市的因素有很多。貨幣,國有經濟基本面,貿易,地緣政治,投資者情緒等等。事實上,這些因素除經濟基本面這一決定性因素以外,每一種都不構成長期影響。當然,我國資本市場則更加容易受到這些因素影響,這裡也不能不排除我國股市對於政策的解讀更加的過度。然而單純的政策引導恐怕也很難長期影響股市。所以我們看到過去的兩次所謂的牛市都是以一地雞毛為代價而草草結束的。而那7~8次的大行情也都是僅僅是因為事件的影響而帶來的非理性拉昇。這裡我們無法否認我們的市場依舊不成熟,無論是投資者還是市場管理者尚都處在一個成長的過程中。

那麼不難看出無論是兩次所謂的牛市還是那幾次不太像樣的拉昇大行情,或多或少都和某些特定事件相關聯,而唯獨真正的缺少了經濟基本面的支撐。無論是07年的股市改革帶來的牛市,還是14年資金槓桿的准入,都來自於長期熊市帶來的股市融資作用的喪失之後,政策決策帶來的資金流動性的有效放大,股市長期下跌後帶來的充分投資價值因素疊加之後所引發的全民連鎖反應。

實際上,我們應該清醒的認識到一點,無論政策導向如何,無論流動性如何充分,市場如何具備投資價值。如果沒有有效的經濟基本面支撐,投資者結構沒有一個合理的構成,那麼我們的投資環境依然面臨著很嚴峻的挑戰。那麼無論行情如何美麗,投資都無從談起。因為一個高波動性的股市,它本身是鼓勵投機行為的。

我們看到,隨著兩會上管理者提出了慢牛以及經濟轉型的決策,我想未來我國一定會走出一次或者多次真正的牛市,它一定是建立在經濟基本面支撐之上的,否則一切都只是曇花一現而已。


醜鑑人生by


當大家都在談論牛市要來的時候,說明熊市還沒有走完。只有大家不在關心股市了,徹底放棄了,覺得沒有希望了,牛市就有可能悄悄來臨了!

目前,政策在推升牛市,可牛市就是遲遲不來,直到大家都認為,牛市不可能來了,完全失去信心了,那麼,這時就很可能成了牛市的起爆點。

具體表現為,大多數個股,股價持續下降,成交清淡,缺失短線賺錢效應。


生命力25394751


都是有很多韭菜可割的時候,2015年牛市讓散戶加槓桿等於給韭菜打了920,然後把韭菜連根拔了。

現在韭菜可能還沒發芽,下次牛市的韭菜一個是銀行保險非保本理財的十來萬億,這批資金一定是牛市頂接盤的資金,一個是靠擠出炒房客的資金,其它韭菜可能一下子長不起來的。


晟晾


牛市?可笑,市場資金就那麼多,以前上市公司幾乎固定就那麼幾家,當然熊轉牛容易,現在你還用以前的一套分析,簡直笑掉大牙👿兩市現在多少垃圾股進去了,你又不是傻子沒看見麼?大部分公司就懷著進市等解禁然後賣掉自己的股票瘋狂套現😏小散%90以上鉅虧,那些垃圾公司連年虧損居然沒有被退市,新股不斷髮行,導致兩市資金越來越分散,小散越套越深,哪裡來的資金在拉牛市,!簡直就是胡說八道,兩市起碼三分之一股變成仙股,或者這三分之一退市的時候牛市才有可能驅動👿


大吉大利200773798


2018年12月10日【342期】

一、【大盤節奏】 一句話概括目前大盤:短線指數窄幅振盪,整體處於箱體整理中,市場進退表現得比較糾結反覆,短期仍存在回補下方缺口的可能,再蓄勢挑戰2690點和上衝2820預期;中期維持中級上漲行情。

二、【風口排序】 1、底部碎陽溫和放量蓄勢品種 2、科創類(創投獨角獸影子股) 3、中小創成長品種 4、科技板塊(自主可控) 5、錯殺的優質醫藥標的

三、【操作策略】 1、上週走勢基本是一個衝高然後逐步消化的過程,做多動能不足和新的板塊熱點不明顯,在下方缺口牽引下指數還會反覆,本週2580-2600區域仍視為短線低吸點,隨後振盪上揚,預計週一仍會有下探動作,關注力度作好買入準備。 2、指數利用回踩進一步化解上方壓力釋放利空風險,構建堅實的底部基礎,成交量萎縮到千億以下,做空動能嚴重不足,整體籌碼已經有效穩固,外圍市場的影響力不斷削弱,而且A股每次歷史大底,往往都會有相當長時間持續反覆振盪的過程,因此中期維持明確看好的觀點不變,短線關注底部形態較好相對抗跌的熱點板塊進行低吸高拋,中期繼續看好科創類,調整充分的細分行業龍頭的小白馬和中小成長股,底部趨勢蓄勢個股持股待漲。 3、中國移動召開了“5G創新合作峰會”,詳細闡述了“智慧5G”、“先機5G”及“絢彩5G”三大項目及行動計劃,宣佈在17個城市全面啟動面向商用的5G測試,將於2018年底推出首批5G終端芯片,2019年一季度推出首批5G終端;將通過首期100億元總計300億元的5G聯合創新產業基金,對5G創新應用進行戰略扶持。繼續看好5G相關標的。 4、聯採辦負責人就國家組織藥品集中採購試點答記者問稱,此次國家組織藥品集中採購擬中選藥品價格平均降幅達到52%,展示了聯盟採購、帶量採購的力量。對於藥品生產企業來說,當期非利空、長期是利好。帶量採購大大降低了藥品進入醫院的成本,此外聯盟採購顯著降低了其市場推廣成本,通過規模效應降低了藥品的單位生產成本。這些因素可以對沖藥品降價的影響,給中選企業帶來實實在在的好處。關注相關中選藥企的低吸機會。 5、政治牛大趨勢維持原有觀點不變:未來上證指數重返2820點,完成大底構築,創業板後期站穩1420點則同樣可以宣告大底構築完成,階段性休整之後準備迎接二浪上升行情,目前仍處於築底階段。 6、截止目前,依據中國證監會網站數據,年內104家IPO過會,250家失敗(192家撤材料、58家否決)。如此算來,今年IPO實際成功率只有29.38%。確實不到30%! 股贏家格雷厄姆說,這裡的教訓似乎是,股市上的任何賺錢方法,只要它容易理解並且被許多人採納,那麼,這種方法本身就會因太簡單、太容易而無法持久。斯賓諾莎得出的結論既適合於哲學,也適合於華爾街:”所有美好的東西,都是既罕見又複雜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