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真卿和柳公權的楷書都追求雄強沉穩莊嚴之氣,但卻有明顯差別,請談談具體差別在哪?

鴻鵠迎罡


他們的具體差別,從兩個方面來說。

一、用筆的差別

顏真卿楷書用筆,是屬於"外拓"型的,如他的《顏勤禮碑》就明顯具有這個特點,所以是以筋力取勝(見下圖),他的《多寶塔》外拓法還尚未明顯(見下圖)。

柳公權的楷書用筆以骨力取勝,方筆居多,出鋒勁利,折筆處"骨節"明顯,收筆乾脆利落,處處體現"體勢勁媚"的特點(見下圖)。

二、結體差別

顏真卿楷書結體特點是寬博。您看他晚年的楷書作品,這個風格更強烈,造成這個原因,還是因外拓用筆所致,顏字看似平正,實則在平正中求變化,以拙為巧。

柳公權楷書結體的特點是中宮收緊,四周較為開放。如:凡有寶蓋頭的字,都誇張其蓋頭,但並無頭重腳輕之感。凡寫"口"、"日"這樣結體的字,處理成上寬下窄,有緊湊結果的效果。






華夏筆都—鵬譽軒筆莊


顏筋柳骨,這句話是史上哪位書法評論家說的來著?

顏真卿和柳公權的楷書都追求沉穩莊重之氣,但卻有明顯差別,那麼,差別具體在哪呢?下面由小編慢慢道來。




上圖為唐代書法家顏真卿的楷書

顏真卿的楷書雄偉剛勁,沉穩莊重,大氣磅礴,這是顏真卿楷書的獨特風格。他用筆橫輕豎重,筆力雄強而有厚度,在結構上方正茂密,方中呈圓,豎筆向中略呈弧度,剛中有柔,富有彈性,兼以筆畫重,力足中鋒,更增加了氣勢恢宏、圓潤渾厚的美感。

上圖為唐代書法家顏真卿的楷書



顏真卿的楷書筋力豐滿,氣派雍容堂正。柳公權的楷書則偏重骨力勁健,瘦硬通神,其筆法、結構都已達到爐火純青的地步。柳公權是晩唐繼顏真卿之後的又一位書法大家。

上圖為唐代書法家柳公權的楷書

柳公權在追魏、晉,下及初唐諸家筆法,又受到顏真卿的影響,在晉人勁媚和顏真卿楷書雍容雄渾之間,創造了自己的柳派。柳公權道媚勁健的楷書風格,可與顏真卿的雄渾寬裕相媲美,後世人稱顏真卿和柳公權的楷書為“顏筋柳骨”。


上圖為唐代書法家柳公權的楷書

顏真卿和柳公權二位都是唐代的書法大家,他們的楷書都有晉楷和初唐書法家歐陽詢、虞世南楷書的元素,通過融會貫通後各成一派。


中州耕牛堂主


首先要糾正的一點就是,雄強、渾厚、沉穩、莊嚴,是顏體字的特點。並不是柳公權楷書的特點,柳體字挺秀峻利,點畫遒勁,瘦硬有骨力。

這二者並不是同一追求。


顏體莊嚴胸前,結體寬博,以外拓為主。而柳體的結體則結合了歐顏,即有內縮,又有外拓,屬於“二椅子”類的結字,這也是柳體字結構的難點。

要說這二者的主要差距,主要還是在用筆上。


柳體露鋒多,行筆以鋒尖為主,骨力強。

顏體藏鋒多,行筆以鋒毫為主,肉感強。

這二者的差距大概在,柳體主要用筆尖三分之一內,大提按很少,顏體提按行筆的活動範圍在筆鋒的前三分之二,小提按很少。


梁宇航


有人問我,顏真卿和柳公權的楷書都追求雄強沉穩莊嚴之氣,但卻有明顯差別,請談談具體差別在哪?

我認為這個問題還是需要我們去仔細的品評和鑑別,才能夠得出一個結論的。顏真卿和柳公權,他們的書法在外形上的差別,對這方面進行一個仔細的揣摩之後,我們才能形成正確認識。這樣一個考察應該包括書法字形、內在精神氣質等方面。

一、表面差異

從表面上看,顏真卿的書法非常磅礴大氣,給人一種很厚實、踏實的感覺。尤其是顏真卿書法中橫筆畫和豎筆畫,他們之間粗細的對比是非常明顯的。

這樣的一個比較明顯的差異,實際上就是顏真卿書法的一個特色了。

但是柳公權書法中卻沒有這樣的情況,柳公權的書法,無論哪一個筆畫,有多麼細微,都不會達到像顏真卿那樣粗細對比這麼大差異的程度上。

事實上,顏真卿的書法也是有一種非常厚實磅礴大氣的感覺、力量存在的。但是柳公權的書法更多的是把自己的筋骨給外露了出來,而顏真卿的書法是將自己的筋骨向內藏。

你會看到,柳公權書法,在筆畫轉折之處,有非常明顯的疙瘩,這就好像人的關節一樣突出十分明顯,這就是柳公權書法的一個特色。

二、深層次原因

那麼顏真卿和柳公權的書法能夠形成這樣的特色,他們書法風格形成的深層原因究竟是什麼呢?

我認為是和他們的人生經歷以及他們學習的書法的方法上有很大的關聯性。

我們都知道柳公權的書法,實際上,追根溯源,他的書法是源於歐陽詢和顏真卿的楷書書法。

所以你會看到柳公權的書法,有一種非常秀美、端莊而又精細工巧的歐體特色,但是同時也有顏真卿那種陽剛壯美、大氣磅礴的風格力量。

但是柳公權在處理他們兩者書法風格的過程中,不是非常生硬的將他們拼湊在一起,而是很好的進行內化以及外顯。他將歐陽詢的那種勁峭,挺拔之氣,外顯出來,張揚、誇張,形成柳骨,而將顏真卿的磅礴厚重內化內化進去,內涵顏筋。

而作為柳公權師承對象的顏真卿,他的書法來源也是非常複雜的,他的書法除了熔鑄二王一派的帖學書法風格之外,同時又對篆書等書法進行了一個磨合學習,因此,更加成熟而兼具陽剛、柔美之氣。

三、思想行為上的統一

除了上次我們所談到的顏真卿和柳公權他們書法的不同之處,我們還可以看到顏真卿和柳公權他們的書法也有一些相同之處,這就是他們的那種大氣磅礴正義凜然的書法風骨。

而這種風骨,是和顏真卿、柳公權他們特殊的忠君愛國的品格、氣質有很大的關係。

顏真卿,我們都知道,他是一個非常愛國的偉大人士。他在安史之亂中率先起兵勤王,擊退了敵軍的囂張氣焰,然後為唐王朝平定叛亂打下了一個非常堅實的基礎。

柳公權則留下來“心正即筆正”的美談。他們倆在中國書法史上留下了這兩個事例說明了他們為人處事方面的一種精神氣質。而這種精神氣質就會在他們的書寫書法的過程中不自覺的影響到他們書法風格面貌。尤其是當他們想要在書法過程中,表現他們那種偉岸的人格的時候,就會把這種非常正能量的一種人格氣質給展現出來。


松風閣書法日講


顏體是由唐代書法家顏真卿 所創的一種字體,和柳公權合稱為"顏柳",有"顏筋柳骨 "的說法。"顏體"是針對顏真卿的楷書而言的,其楷書結體方正茂密,筆畫橫輕豎重,筆力雄強圓厚,氣勢莊嚴雄渾。

柳體是指唐朝最後一位大書法家、楷書四大家之一的柳公權( 778-865 )地書法作品字的總稱。 柳體取勻衡瘦硬,追魏碑斬釘截鐵勢,點畫爽利挺秀,骨力遒勁,結體嚴緊。"書貴瘦硬方通神"他的楷書,較之顏體,則稍均勻瘦硬,故有「顏筋柳骨」之稱。

顏體寫的過於肥厚,有的字都把格子撐滿,看的有些脹。

柳體以瘦骨見長,字貴瘦硬!(如果一個字寫的軟綿綿的,肥膩膩的那是沒法看的。)

顏真卿寫的《多寶塔碑》、《郭虛已墓誌》、《顏勤禮碑》等寫的筆畫分明,用筆有力度。但是《麻姑仙壇記》寫的筆畫就有扭捏的,不是很乾脆利索。

柳公權寫的《玄秘塔》、《神策軍碑》是臨習楷書很好的範本!寫出來硬勁挺拔,讓人看了肅然起敬!


真善美信望愛


顏真卿和柳公權的書法,被世人合稱為‘顏筋柳骨。’筋骨,就是他們二人書法的象徵。


筋,用現在大家容易理解的話說,就是肌肉。骨的理解比起筋來較直觀,也容易理解。用人體來講,強壯和肥胖我們很容易區別出來。肥胖是鬆弛的肥膘,強壯是剛健的肌肉。顏真卿的字,就是如強壯的糾糾武士,威風凜凜,正氣昂揚。柳公權的字,筋少骨多,好比帥氣的型男,身材驕健。

書法的一個衡量標準,便是骨力。東晉書法家衛夫人《筆陣圖》中這樣寫道:‘善筆力者多骨,不善筆力者多肉。多骨微肉者謂之筋書,多肉微骨者謂之墨豬。多力豐筋者聖,無力無筋者病。’顏柳的書法,被大家用做初學者的入門學習,就是要使初學者建立起書法美學觀念。知道筋書與骨書。從中分清軟弱無力的肥胖和剛健強壯的雄強。



子衿書法


說點白話吧

打個比方,柳更像是中量級的拳擊運動員,肌肉分明,線條有稜角,一眼看上去就令人羨慕或青睞。

相比之下,顏體(中後期的楷書作品)更像是泰森那種重量級運動員,肌肉飽滿,肌肉塊頭大,線條不明顯,看起裡微胖,但那股由內而外的力量也是顯而易見。

比較柳顏,準確的說柳體吸收了顏體的一些筆畫和結體特點,又從中尋找出突破之路,最終形成一派。這在楷書非常燦爛的唐代,在那個高手如雲的唐代,是非常非常不容易的。

我們學書法,不僅要學他們的字,他們的風格,更要學他們學習前人(顏曾經取法於歐陽詢褚遂良張旭),吸收並融入自己風格這種創新精神。


白石書法工作室


一胖一瘦,一個法度嚴謹,一個不拘小節。


幽篁一庭


一肥一廋,一收一放,一方一圓,

一柔一剛,一俊一秀,一肉一骨。


聽雨廬昝小強


顏真卿雄健如泰山,

柳公權險峻如華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