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是公元前200年,中華5000年,現在是公元2018年,那3000年去哪裡了?

豐調雨順240


這裡提供另外一個視角的回答吧。

在很多書籍中有記載的夏朝,目前還是沒找到過硬的考古學證據。例如在商朝留下的所有文字中,居然還沒能找到“夏 ”這個字,當然了,商朝也不是一下子就能從地下冒出來的,它應該有個前身。

關於商朝的前身,目前找到的最靠譜發現,應該是位於洛陽地區的二里頭遺址了。可二里頭遺址的存在時間,距今也沒超過四千年。還有一千年的時間窟窿,愣就是沒填上、沒找著。

在1959年夏,中國著名的考古學家徐旭生先生,率隊在豫西進行“夏墟”調查時,發現了二里頭遺址,從此拉開了夏文化探索的序幕,直到1977年,夏鼐先生根據當時考古成果,將此文化遺存命名為“二里頭文化”。

從此以後,中國的考古工作者,就對二里頭遺址進行了長期的考古發掘,到目前為止,就連負責二里頭遺址發掘的考古隊長,都已經換交接到第三任了,在此期間也取得了一系列重大考古收穫。

根據現代技術確定的測年結果,二里頭遺址年代分佈約為公元前1750年~公元前1500年(會有點誤差,但不會太大)

這裡發現了中國最早的宮城,至於是否有整個城市城牆,還不知道;最早的“井”字形大城市主幹道網以及最早的車轍,可惜不知道當時用來拉車的,究竟是人還是馬,以及中國最早的鑄銅作坊和綠松石器製造作坊,還有一條中華龍等等。

從考古學的發現成果上看,這些都應當是文明的特性了。可是,直到目前為止,還暫不知道二里頭遺址,究竟是“姓夏”,還是“姓商”。

這裡已經把三千年的空缺,給縮短了兩千年,還剩下這一千,你說該咋辦?


圓創觀點


中國的文明你不能從秦始皇開始算啊,秦始皇統一六國是在戰國末期,戰國之前還有春秋時期呢,還有西周呢,西周之前還有商呢!商是公元前1600年,商之前還有夏呢,夏是公元前2070年,這就有4088年了。

其實很多人覺得三皇五帝只不過是傳說,少有客觀證據,那麼我只是想問,仰韶彩陶文化根據現代科技手段分析,是公元前5000年至公元前3000年,還有紅山文化等等,所以中國的文明起始時間絕對不止5000年,而所謂的5000年是指有王朝統治,從三皇五帝禪讓制到封建王朝,到現在的政治制度,都是有文化制度的文明時期。而文明時期絕對不止於5000年。而且這個5000年只是一種形容,並非真的只有5000年,和龍生九子的九一樣,龍也絕非只有九子,只是九代表多的意思。


老隱隱於巔


許多人企圖抹殺5000年的中華文明史,甚至把許多年的文明當做“神話”來看,那麼,中華文明究竟有沒有5000年之久呢?

早在距今5800年前,在我國的兩大母親河黃河、長江中下游等地區,就已經出現了原始社會的文明跡象。而此後,在距今5300年之前,中華大地上又陸續出現了許多文明的跡象。比如說:

在距今約5200年到4500之間,在長江中下游的良渚遺址,已經發現了初期國家的遺蹟,標誌著這些地區已經進入了早期文明社會。

而在內蒙古的赤峰,還發現了紅山文化時期的陶質人像,這些5000年以前的陶人,代表了當時我們祖先的形象。


真觀歷史課


中華上下五千年說法的標準是一本書------《史記》

以《史記》為標準,《史記》記錄的時間段約為三千年,《史記》成書至今兩千年,所以說中華上下五千年。

後世瞭解歷史的手段主要有兩點,一個是史料,一個是文物。以史書《史記》為標準確立的中國歷史正好為上下五千年,但國外首先大多沒那麼早的歷史記載,無法與我國史料互相印證(我國兩鄰居,日韓早期歷史就是神話,也可以忽略);其次國外很多人認為認為單憑一本書來論斷歷史,不可信。所以一直在否定史記中出現的夏商兩個朝代。

不過因為之後的考古發現的文物完美的證明了古代商朝的存在(尤其是安陽發現了商朝君主的陵墓群,而且數目和史記吻合),完美的打臉了國外學者。但關於夏朝,目前還沒有充足的文物證據佐證史記,所以西方也還沒承認。


依與夢


華夏五千年,怎麼論呢?說說我的看法。

在夏、商、周之前,人言:還有個更早的說法叫:″虞、夏、商、周"。這種說法在古書中記載史伯之言:"夫成天地之大功者,其子孫未嘗不章,虞、夏、商、周是也"。而在戰國末朝的史書中也記載了″虞"所持續的時期:"殷、周七百餘歲,虞、夏二千餘歲......"云云。

無風不起浪,雖記載點滴。我想:"虞"是否是:″夏、商、周"之前的、某一較大的氏族公社,並非以後的較正規的朝代。而是式朝代,又非朝代的″過渡"時期的,較大的氏族群居的、而又有基本制度的,所謂″朝代"。

更有人說,″虞"是五帝時代。但這一時期,五帝的名號以有了完整的記錄,這又是一個疑點。

如果″虞"的純在是事實,那麼,華夏就不止五千年,而可能超越五千年。而以後應排列是:"虞為一玄念,夏商西周聯。東周是兩段,春秋戰國亂。秦統說兩漢,魏蜀吳爭戰。晉分前後邊,南北朝並言。隋唐五代史,宋元明清傳。天下一如此,皇朝到此完。

不知我這樣編一下,可以嗎?


眸子8552


外國人喜歡遠望未來,中國人喜歡研究祖先。


晴空萬里277443531


公元紀年是當今世界通用的紀年制度。它以基督耶穌出生那一年為公元元年,之前的都要公元前。如秦始皇統一六國為公元前221年,就是說秦始皇公在耶穌出生前221年統一六國。而今年是耶穌出生後2018年。

世界各國都有不同的紀年方式。伊斯蘭世界則以伊斯蘭創始人默罕默德的帶領穆斯林從麥加遷徙到麥地那事作為伊斯蘭1年,今年是伊斯蘭曆1437年。

我國是以天干地支為紀年方式。天干地支簡稱為干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總稱為十天干,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叫作十二地支。天干地支組成形成了古代曆法紀年。在民俗學上認為天干對應一些預兆。十干和十二支依次相配,組成六十個基本單位,又形成了一套干支紀法。而使用皇帝年號紀年則是從漢武帝時期的建元年號開始。之前則用帝王的稱號,如周武王XX年,周赫王XX年。

上古歷史商朝的歷史即公元前1600年之後基本都可以確認,而商之前的夏則因為年代久遠,眾多史料湮沒在歷史長河中,而最近的文字記錄也是一千多年後的東周時期孔子所記。至今沒有權威的考據發現在應印證夏的存在。因為缺少更多的實據而文字記載,夏的存在一直被國內外史學所質疑


鋒楓2016


中華文明上下五千年歷史,是根據三皇五帝開始計算的,依據還是官方版本:《史記》和《資治通鑑》。

世界史其實就是一本考古史。中國有文字記載的從公元前841年開始,在以前的歷史都是考古學家的事了。

我們現在討論上下五千年也好,三千年也好。其實中國大地上的人類文明,遠遠超過這個數字。半坡文明,河姆渡文明,藍田文明,紅山文化,等等,有的長達五萬年。

縱觀歷史,人類也就是近四百年才快速崛起。一千年以前,歐洲還是半原始社會呢!


炅爸爸零食連鎖


從夏朝開始,有四千年曆史,加上三皇五帝也沒有五千年。

五千年這個說法是某個名人為了給中國充大而發起的名詞,這人我不點名了。

五千年文明史的說法我是不認同的,挖出頭蓋骨就算文明,是不是在搞笑。


microkof


中國的古文化應該從盤古開天地開始算起,這樣算來就是好幾萬年的歷史。要知道,僅僅從考古發掘的那麼點遺蹟、文物來推斷歷史,是有失偏頗的。任何一種文化都有一個長期的孕育過程,憑文字的產生來判定文明的的起始,也是有失偏頗的,因為語言文字不是歷史文化的唯一載體和標誌。堆石記事、結繩記事、石刻、龜甲同樣也能實現這項功能,只是這種方式不能長期保存。因為在遠古時代,生產技術比較落後,文字還沒有產生,古人的智慧往往是通過口傳心授或者口口相傳的神話故事傳承下來的。按照這個思路來分析我們的華夏曆史,更符合歷史實際。同時我們要明確一個問題,古人的技術落後,並不代表古人愚昧無知,相反,古人的智慧境界,遠超我們現在人類。試想一下,在當時極其惡劣的環境下,還能保持人類的生存繁衍生息,沒有大智慧是很難想象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