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建“项目潮”将至,基建板块值得持续跟踪

我们观察到:

12月7日,《经济参考报》头版刊文指出,鉴于当前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短期内尚离不开作为逆周期稳定器的基建投资,预计明年基建投资增速有望企稳回升,将着力加大基础设施领域的补短板力度。归因来看,本轮基建投资下滑主因是防风险、去杠杆带来的紧信用。

而周五(7日)的行情中,基建、稳增长相关板块表现强势,中国中车一举突破9.00整数关口,力保沪指维持震荡格局。可以认为,政策面年中转向+PPP项目有所放宽大背景下,市场对于基建大板块的追捧并非空穴来风。细分来看,轨道交通装备、西部基建“补短板”两大维度值得后续持续跟踪。

项目大规模落地,基建相关政策悄然变化!

《经济参考报》如此强调基建,并非新趋势。自7月31日政治局会议再次“强调基建补短板”以来,决策层开始将下半年经济工作重心逐步转移到基建投资“稳增长”中。

基建“项目潮”将至,基建板块值得持续跟踪


今年以来,基建数据、A股对应板块表现均弱势,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之前基建资金的重要来源——PPP项目,被决策层下了“紧箍咒”,对应到A股,2017年表现非常火爆的PPP板块标的,例如蒙草生态,股价出现连续大跌。

基建“项目潮”将至,基建板块值得持续跟踪


因此近期PPP政策的放松,可以看成是基建“紧箍咒”放松的重要标志:

财政部PPP中心主任焦小平11月22日在第四届中国PPP融资论坛发表重要讲话,强调了接下来PPP工作的几个要点问题:

1、依法合规的,10%限额以内的PPP支出责任不是隐性债务。

2、10%政府支出责任必须纳入预算,地方政府必须履约。

3、截止10月底,全国2851个县区,仅有6个县区政府支出责任超出10%红线,全国平均政府支出责任只有5%。

4、10%的红线不能破。

5、已入库的PPP项目将不会再有大的清退。

6、PPP是规范政府债务"堵后门,开前门"的重要举措。

我们认为,相关表态明确了PPP融资10%红线公布后的一系列疑问,PPP后续有望成为除政府债券外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项目融资主渠道。

基建“项目潮”将至,基建板块值得持续跟踪


由于地方政府融资项目整体统计数据要到明年初才能看到,因此短期“稳增长”力度,我们先看发改委项目。可以看到,近期发改委基建项目再度迎来密集批复潮:

10月17日,国家发改委还公布了《关于新建上海经苏州至湖州铁路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这一项目总投资367.95亿元,其中工程投资356.25亿元,动车组购置费11.7亿元。

10月30日公布了《关于新建重庆至黔江铁路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其投资估算总额为535亿元,其中工程投资514.1亿元,动车组购置费20.9亿元。

11月19日,国家发改委网站公布了《关于乌鲁木齐机场改扩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内容显示,该项目总投资421.14亿元,其中机场工程投资394.27亿元。

一个月出头时间里,发改委批复了3个投资规模300亿元以上的基础设施项目,合计投资金额达1324.09亿元。10月26日发改委固定资产投资司公布的数据显示,2018年前三季度,我委共审批核准固定资产投资项目147个,其中审批117个、核准30个,总投资6977亿元。也就是说,今年以来国家发改委审批核准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总额超过8000亿元。

基本面:猪周期或将迎来拐点

短期基建板块“起风”,我们认为其持续性值得投资者观察。

发改委项目审批透明、进度可追踪,是市场关注的重点。7-8月,政策初步掉头,根据发改委审批进度规律,4-5个月后的现在,市场可能会迎接项目放出高峰。

A股市场对基建稳增长、发改委审批相关政策相当敏感。7月31日前后,市场获悉相关消息,基建板块即在7月底、8月初出现一轮强势反弹。因此接下来若消息面出现较大变化,市场整体炒作或延续7-8月节奏。

细分来看,基建哪些领域值得机构跟踪?

一是,“乡村振兴”叠加“城镇化”,西部基建“补短板”或再度引发西部“炒地图”行情出现。中西部向来是政策面关注的重点,也是A股市场短线活跃资金关注的重点。我们认为,中西部基建炒作或延续7、8月市场节奏和模式。

二是,轨道交通建设、机车装备,仍将是2019年“稳增长”重要看点。

2019-2020年是“十三五”期间在建国家铁路骨干网以及城市轨道交通项目的通车高峰,届时动车组及地铁采招需求有望大幅提升,设备公司有望深度受益。

基建“项目潮”将至,基建板块值得持续跟踪


近期中国中车、中国铁建等“中字头”轨交类标的表现强势,我们认为,其中或有对于明年轨交业绩整体放量的预期在里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