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自己身份證辦的POS機,刷自己的信用卡,有影響嗎?

剛入行的新手總會遇到不少難以應對的問題,比如我們經常會碰到客戶問:“用自己身份證辦的POS機,刷自己的信用卡,有影響嗎?”或許很多業務員甚至是這個行業的從業者都未必能說的清楚,此外我們經常在各種貼吧或者論壇上也能看到類似的問題,而且下面往往都會有不少熱心網友提醒,肯定會被查的,會被降額封卡。而網友們這樣說,大部分原因是對pos機清算流程不瞭解,再加上一點“做賊心虛”的心理作祟。今天我們就來詳細探討下這個問題。

首先我們得明白信用卡刷卡的原理。從用戶角度看我們可以看到的是,當我們的用戶拿POS機刷持卡人的卡,持卡人的賬戶少了對應的金額,POS機打出小票,次日這個錢到賬。而從代理商或者說收單機構方面,我們看不到的步驟是,首先系統終端將信息首先發送到銀聯的平臺,銀聯平臺識別相關信息之後會將扣款信息發送到髮卡銀行,經發卡銀行確認之後,再回發信息至銀聯平臺,銀聯確認之後,會再將已處理的信息發送至前置終端,終端收到確認後的信息,然後打印單據。

傳統T+1模式

刷卡交易以後,資金統一進銀聯備付金賬戶,第二個工作日,銀聯備付金賬戶扣下對應的手續費後再和每臺pos機的結算賬戶打款,這裡需要注意的是由銀聯也可以說是收單機構向結算賬戶打款,也就是說,銀聯備付金賬戶就像信用卡髮卡行和結算銀行之間的一堵牆,彼此信息阻隔了。

此外,作為代理商,我們見到的絕大部分pos機是支付公司的,而信用卡是銀行的,它們分別屬於兩個不同的系統,彼此信息也不相通,支付公司不知道刷卡的持卡人是誰,銀行也不知道pos機的機主是誰。說到這裡,大家應該就會明白,自己的pos機刷自己的信用卡並不會引起銀行注意了。

現在的T+0模式

現在的POS機提現大多是T+0到帳,準確來說是D+S模式,也就是秒到。刷信用卡以後到我們帳上的資金一般是收單機構或其合作銀行先行墊付,而非信用卡髮卡行直接打給我們。

而作為代理商也知道,現在的POS機永遠跟“跳碼”這個詞息息相關,這種情況下,刷卡後系統會自動匹配給我們一個商戶, 比如珠寶店、酒店、餐飲、娛樂等,當然了也有可能是超市,加油站甚至醫院等。銀行和銀聯收到的信息就是持卡人在這些商戶的真實消費,如果是有積分的高消費,對提額很有幫助,如果遇到了醫院,那麼恭喜你可以買彩票了或者把POS機砸了吧。

而如上文中講到的,pos機屬於第三方支付公司,信用卡屬於銀行,彼此之間信息也不通。銀行看不到pos機的具體機主是誰,支付公司也不知道刷信用卡的持卡人具體是誰。此外在“跳碼”的情況下你刷的商戶名本身就和你無關了,那到賬到你賬上更沒關係了。再者,如果你刷的是A銀行的卡,到了B銀行的借記卡賬戶,A銀行難道能查詢到B銀行的賬戶信息麼?當時是不可能的啦。

不過這裡面要注意,你辦的POS機或者說代理商的產品一定要是正規支付公司的產品,否則你就在跟你的“毛爺爺”過不去了哦。

如何不降額

而談到用自己的身份證辦的pos機刷自己的卡,就要考慮到一個問題,如何保證自己在這種操作模式下不降額。而排除卡逾期或者長期不用等情況,如果卡在正常使用的情況下發生降額,那你就要考慮自己的用卡問題了。當銀行懷疑你用信用卡違規套現,這樣的行為一旦被發現,銀行會對你的信用卡做出一個額度的降低,這是銀行對違規套現的一種懲罰!

首先,我們要了解發卡行一般要求信用卡儘量多元化消費,什麼意思呢?多元化就是在不同機器、不同行業的商家上刷卡消費。而作為對信用卡頗有研究的小編覺得,不只是機器不同,最好能銀行POS機和第三方POS機交替刷卡,這樣才能真正意義做到“消費多元化”和“賬單多元化”。不過在小編看來, 大部分持卡人很難做到這一點的,除了平時超市買點東西,KTV唱個歌,看個電影,大部額度是用來套的。而作為從業支付行業多年的小編髮現,絕大部分大額信用卡的現狀是,甚至連真實消費都沒有,完全依賴POS機套現或者所謂的“養卡”。

而很多人卻天真的認為這種“養卡”方式能夠提高自己的額度,以為你這樣的“多元消費”能躲過髮卡行,其實你完全是在掩耳盜鈴,那麼髮卡行為什麼明知用戶在套,卻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呢?很簡單,因為利益。別忘記你刷卡的手續費,銀行是以盈利為目的,大部分都流進銀行的口袋。但是如果你一而再,再而三得持續用同一家的POS機“養卡”,遲早有一天銀行政策收緊,將你當“垃圾用戶”清理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