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國聯軍戰後,慈禧發起改革,為何選擇資歷不足的袁世凱?

汪有飛


為什麼要選擇袁世凱,首先來看看袁世凱是個什麼樣的人:

袁世凱不是靠讀書、讀死書、死讀書進入官場的人,他是靠在晚晴,利用捐官的形式,進入官場的,具有商人的靈活性;而不是死讀書的人、或者是讀八股文的清流派,光說不練攻擊洋務派、實業派;

袁世凱早年在博取北洋大臣、直隸總督、中堂大人李鴻章的信任,開始在小站練兵,掌握了新軍,擁有軍事實力;

從在派往朝鮮開始,袁世凱不斷地與洋人打交道,與列強打交道,深得洋人器重。

對於這樣一個注重實績、擁有軍事實力、深得洋人信任的袁世凱,正是慈禧晚年進行維新“改革”的最佳人選。


MBA智慧錢大山


題目中這個“改革”估計說的是1905年的丙午改制,當時袁世凱並非資歷不足,而是已經坐鎮北洋,成為了清廷極為倚仗的封疆大吏,而袁世凱集團中,洋務新式官僚人才極多,這就註定了向西方現代化目標邁進的改制,袁世凱的發言權最大,也最為熱心活躍。

1905年5月27日,日本聯合艦隊在對馬海戰中大敗俄國第二太平洋艦隊,日俄戰爭的天平驟然向小島國日本傾斜,從而無意間為已經如火如荼的晚清立憲運動再增一分緊迫,正如徐中約在《中國近代史》中所說的那樣“這是一次日本在與俄國的戰爭中獲取輝煌勝利後產生的戲劇性變化,對許多官僚士大夫和知識分子來說,立憲體制的東瀛小國居然能夠戰勝一個西方的專制大國,這是立憲體制優越性的最好證明。”

1905年6月初期,在張謇等國內立憲派的推動下,袁世凱聯合兩江總督周馥和湖廣總督張之洞,電奏北京,敦請推行立憲政體,同月,袁氏又奏請清廷核准派遣朝廷大員出洋,考察各國憲法,以求資鑑變通實行。次年8月25日,端方等出洋考察憲政大臣與袁世凱會銜上奏“請改定全國官制以為立憲預備折”,然而由於利益與意識形態的截然不同,“立憲”被賦予了不同的意義“慈禧本人將立憲看做安撫公眾而不需真正損害其自身權力的工具,滿族親貴把它看做是重新實行集權和將漢族官僚排擠出權力核心的機會,而地方實權督撫和士紳知識分子則把它看做一條參與中央政治決策的新途徑。1906年初,清廷宣佈著手中央官制改革,以為憲政鋪墊,史稱“丙午改制”:在坐鎮北洋的袁世凱看來,儘管風險巨大,但這完全是一次擴充自己和北洋集團權力,從而徹底操控晚清朝政的天賜良機:在9月2日發佈的上諭中,負責官制改革的編制大臣行列中只有袁氏一名封疆大吏,其餘如張之洞,端方,岑春煊等只能“選派司道大員來京,隨同商議”。他的政敵盛宣懷則在當時的日記中深刻表露出對於袁世凱進京的憂慮:“當七月初前,京津密使往來頻繁,本初(指代袁世凱)向來大權獨攬,所發莫不中的,今立憲二字,上既搖動,以為此種好機會,略一佈置,即可成功。”確實,在“編纂官制館”中,出身北洋集團袁世凱麾下的新型洋務官僚人數極多,慶王奕劻一向是袁氏在朝中的奧援,徐世昌是袁的老部下,端方,那桐也與其交往頻密,而在辦事員中,更是北洋系的天下:孫寶琦,楊士琦為提調,章宗詳,陸宗輿為起草委員…..在這種形式下,袁世凱當然是全力出擊,時人說他“氣概如虹”,“主張最多”,且“全案皆由其一手起草”。9月,慶王奕劻將新官制草案進呈慈禧,其中行政部分提出設立責任內閣:“內閣有總理大臣,各部尚書,亦均為內閣政務大臣….入則參閣議,出則各治部務,如是則中央集權之勢則成。”此案完全按照袁氏之構想擬就,他甚至已經定好了首任內閣名單,慶王為內閣總理大臣,副總理則由清流軍機大臣瞿鴻機和自己擔任,可以想見,對新式政務以及對外交涉幾乎無能為力的瞿氏以及見地中庸,唯袁氏馬首是瞻的奕劻,在內閣中只能坐視袁氏縱橫闔捭;對此,與慶王交惡的瞿氏當然不肯坐以待斃,於是聯合對袁氏等漢族地方督撫極為排斥的少壯親貴鐵良,展開了一系列反擊:首先派出以御史劉汝驥為首的言官,參劾袁氏以及慶王,將其比作鰲拜,隆科多,明珠,年羹堯“四凶”,稱其把持朝政,圖謀不軌;然後再以袁世凱提議遣散宦官為由頭,取得內廷李蓮英的支持;最後,將袁氏在少壯滿族親貴中的得力助手端方調出北京,出其為兩江總督;在各方壓力之下,慈禧也逐漸恐懼袁世凱把持朝政,尾大不掉,開始對其抬出的新官制深感不滿;根據盛宣懷得力幕僚陶湘日記記載,一日袁世凱入宮參見,慈禧問袁氏“官制何以久未定稿?”,袁世凱回稟說“意見分歧,不易一致”;未料想慈禧冷冷地來了一句“那怕什麼,你有的是兵,不會殺他們麼?”猜忌之心,已溢於言表。

終於,在11月6日,內廷奏摺批下,結果大出奕劻,袁氏意料之外:慈禧稱軍機處“每日入值承旨,辦事較為密速”所以“毋庸更改,內閣軍機處一切規制,著舊執行”,對於這項丙午官制改革的最後結果,徐中約在《中國近代史》中的評價是,清廷唯一肯做出的改變就是將傳統的六部擴大為11個具有一些現代化功能的部門,在立憲政體表象背後做出了一次倒退的機構重整,漢族人在高層機關中佔據了不到1/3的職位。在接下來的1907年,“丁末政潮”又使袁世凱失去了更多的權柄——他和張之洞都被北京朝廷調回首都擔任軍機大臣,“雖然這個職位因能夠對皇帝本人提供直接的政治諮詢服務而享用崇高的聲譽,但再也不能直接統領軍隊,這兩個統帥中華帝國最強大軍隊的人,就這樣被明升暗降地剝奪了權力”其後,新成立的陸軍部立刻將袁世凱一手編練的北洋軍六鎮中的四鎮劃歸到自己的直接指揮下;在光緒皇帝逝世後的第二年,朝廷中樞下詔,宣佈皇帝本人是海陸軍最高統帥,攝政王醇親王載灃的皇弟載勳和載濤分別於1910年,1911年擔任了海軍大臣和軍諮使。

然而,正所謂“福兮禍之所伏”,袁氏因其在丙午官制改革中的受挫,逐漸被張謇,鄭孝胥等江浙立憲派士紳視為潛在盟友和未來領袖,甚至梁啟超等因戊戌變法失敗而被迫寓居海外的立憲派也開始與其建立聯繫:1906年,梁啟超,熊希齡等人將“保皇會”改組為帝國立憲公會,就得到了袁世凱,端方的暗中財政贊助。法國著名漢學家孔斐力曾將中國精英按照其權力和社會影響度劃分為國家,省級,與地方精英三類,最後一類缺乏前兩個層次強有力的關係網和跨地區影響力,但能夠在鄉土社會和村鎮上行使權力,為地方官員分擔行政管理責任,並在鄉民和官府之間充當調解人,遺憾的是,他們沒有參與行政的正式法定權力,雖然士紳整體觀念保守,抵制任何可能危及其地位和財富的社會變革,但20世紀最初10年間清政府被時局所迫施行的急速近代化改革為他們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機會;毋庸諱言,正是這個位於晚清地方性社會中堅政治力量的全體的倒向,奠定了晚清乃至民國初年政治格局中“袁進”而“孫退”的趨勢。


晴天有時下豬


清末慈禧經庚子事變後痛定思痛大搞新政。廣度和深度比當年戊戌變法有過之而無不及。

主導新政的主要是湖廣總督張之洞 和時任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的袁世凱,此時袁已是疆臣之首了,改革派領袖在清廷地位相當高了。

袁當過山東巡撫 在義和團的爆發地 很好的管控了義和團勢力,使得山東在北方義和團運動高發地保持了穩定,使得德國沒找到進入山東的藉口。

表現袁是實幹家 ,編練新軍 辦新政搞實業 修鐵路辦警政辦學堂都有一套,不像康有為等人只會誇誇其談.

庚子事變後袁世凱和張之洞上奏朝廷要求開辦新政,提出了切實可行的各種辦法和措施,為朝廷所釆納。

故慈禧同意搞新政 並首先在袁直隸試行,成功後推向全國。故清末新政取得很大突破。




陳哥論史


八國聯軍進入北京後,慈禧太后倉皇出逃,在出逃的路上,慈禧太后頒佈新政上諭,以光緒帝的名義宣佈實行新政,同時與義和團劃清界限。這就是清末新政的由來。清末新政不管從改革的範圍還是改革的力度上來看都要遠遠超過夭折的戊戌變法。

在中國持續了幾千年的科舉在新政時期都被廢除了,而且說廢就廢,這在之前是不敢相信的。

在辦理新政的過程中,慈禧太后任用了一批新的官員,其中就包括了在庚子國變中存留的唯一一支新軍的將領袁世凱。袁世凱在當時已經四十多歲,資歷實際上還可以,並不是如題目中所說的資歷不足。

袁世凱此前擔任過駐朝鮮的軍務督辦,還負責過天津小站練兵,並擔任過山東巡撫以及武衛右軍的統領。軍政兩屆,袁世凱都有所涉及,而且位階並不低,所以資歷還是可以的。

慈禧太后任用袁世凱,一方面源於李鴻章身前的推薦,另一方面則是袁世凱因為戊戌變法時期的告密和庚子國變時期的出色表現而獲得了慈禧太后的賞識。

此後袁世凱一路高升,直至內閣總理大臣。


青年史學家


之前的“戊戌變法”都被慈禧給平定了,為什麼後來慈禧又有搞改革呢?這個改革的前提就是當時大清王朝的格局決定的。在西方人的思維觀念裡當時的中國一直如馬可波羅描寫的像天朝一樣,從那時候就開始垂涎中國這塊“大蛋糕”了。再加上甲午戰爭的失敗,西方就更堅定吃定這塊蛋糕的想法了,然後就藉著鎮壓義和團的名義,實際上來瓜分和掠奪中國。

在八國聯軍戰爭之後,慈禧帶著光緒皇帝返回北京,面對破敗不堪的帝國,心中憤恨不已。誓要奮發圖強,一雪前恥。也就是在這個前提下慈禧萌生了改革的想法。

那麼慈禧為什麼要選擇袁世凱?其實也是無奈之舉。正值用人之際卻無人可用。八國聯軍之後,袁世凱是唯一一支掌握著新軍的軍隊頭領,而且實力並未受損。所以說袁世凱碰巧是當時最合適的人選罷了。





看我風情萬種


慈禧選擇袁世凱不是從八國聯軍進攻中國以後,而是在戊戌變法時期袁世凱的投效。

八國聯軍的時候你發發現一個神奇的現象,所有南方的督撫,實權派,都沒有勤王北京。無論清政府怎麼勒令都沒有用,李鴻章,張之洞理都不理清政府。因為東南互保協議裡面有非常重要的一條:如果清政府滅亡,李鴻章馬上就任中國元首。事後清政府還不得不表揚李鴻章,來維穩局面。從這個時候起,清政府大部分實權派已經離心離德了。而袁世凱不同,在戊戌變法變法的時候已經倒向了慈禧,是相對可靠的人。

雖然康有為到死都百般抵賴圍園殺後這個想法,但是依然有很多認為是確實存在的。當時圍園殺後想調用的兵力就是袁世凱的兵力。

甲午戰爭中國戰敗以後,成了了新軍。總共有三支,袁世凱在朝鮮的時候就被李鴻章看好,當仁不讓的拿到了一支的軍權。當時光緒派的人連夜拉攏袁世凱,表示袁世凱以一敵二沒有問題。

但是袁世凱覺得還是投靠慈禧更靠譜。連夜做火車去和慈禧的心腹榮祿告密。然後慈禧先手發難,百日維新結束。所以袁世凱明顯是站隊慈禧的。

雖然清政府一直防範袁世凱,但是還有比袁世凱更靠譜的人麼?讓南方的漢人督撫到北京來執政,估計一個月後紫禁城要換主人了。

喜歡就關注唄:砍歷史。我是馬砍,每天講點不一樣的故事。


砍歷史


這裡面題主所說的就是著名的晚晴新政那一段了。準確來說,晚晴新政在某種程度上就是戊戌變法的延續,請注意我這個用詞,是某種程度上的延續。比如說創建全新的陸軍,和新式學堂;以及進行新官制的改革,還有各地進行開始設立諮政院,為以後的所謂君主立憲進行鋪墊等。這些都是之前戊戌變法裡面重點強調的,當時卻有操之過急導致整個朝廷局勢不穩,而且操刀之人是實權不夠的光緒皇帝。還有一群幾乎毫無經驗的年輕人在提出各種看似合理,實際不符合當時朝廷情況的建議,再加上各地流言蜚語,導致最後不了了之。

這一次的新政語與上一次內容差距不是特別大,最大的不同就是領導者和執行者發生了巨大變化。領導者這一次換成了實際權利比較大的慈禧太后,執行者則換成了袁世凱。這一點本人馬後炮一句,可惜是李鴻章死的有點早,要不然這一次的執行者很有可能就是李鴻章了;大家不用提張之洞,借用走向共和中的攝政王載豐的一句話:張之洞,你窩在地方几十年是有原因的,沒有李中堂,你連一個鐵廠都辦不好。很明顯張之洞可能根本就不是執掌中抒的那個人,或者說,他可能沒有那麼大的能力。

話題回到袁這邊。題主說,袁的資歷不足,這是有點牽強,其實他的資歷是夠的。首先,不論他在朝鮮那邊表現的怎麼樣,其實平心而論還是不錯,都證明了他洋務能力的不錯。隨後回到國內,通過各方活動,成功拿到了小站練兵的差事,開始了自己新階段的戎馬生涯。在戊戌變法後,又調到山東巡撫出任封疆大吏,期間又開始大規模的行辦洋務。隨後的義和團運動,鎮壓的力度空前在某種程度上贏得了西方列強的好感,最後參與東南互保,把自己又成功的綁在了洋務派的船上。當然了私底下,他也是對於李蓮英和奕匡也是積力討好,讓他們在慈禧面前多說自己好話。

在新政開始的時候,李鴻章去世,朝中最懂得洋務的就剩下明面兒上的張之洞和袁世凱。張之洞的問題已經說過了,根本不在考慮範圍之內。那麼就只剩下一個他了,其實這個位置本來就是他的。

首先最大的優勢,慈禧太后看重他,這是最主要的。

其次,年輕但是老成持重,既有外交履歷,還練過兵,後來也能治理一方,洋務做的也不錯。在西方眼中還是開明派。典型的複合型人才,朝廷中已經找不出第二個了。

最後就是,這次新政實際的另外一個執行人就是奕匡,他的錢包已經被袁的銀子賽的滿滿的,也是大力舉薦袁。

就這樣,在各方勢利的共同推舉下,他很自然的就上位了。


嘉佳小博士


袁世凱和列強關係較好,容易協調各方事宜,袁世凱頭腦靈活,不同於其他封建守舊的人,所以改革用他最合適


陽光沐浴大道


袁世凱在關鍵時刻出賣了光緒,慈禧應該是心裡感激袁世凱的,自然會把重任託付給袁世凱


分享到:


相關文章: